找到494条结果

  •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中国老年人群最常见的急性视神经疾病,发病突然,功能损害严重。遵循国际推荐的循证医学证据,按照规范的诊疗流程,可以达到改善功能的目的。 针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盘水肿),判断临床征象是否典型。如果临床征象不典型,如年龄小于40岁、双眼同时发作等,需要排除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等情况。如果临床征象典型,则需要排除巨细胞动脉炎,实验室指标为血沉、C反应蛋白。 如果排除巨细胞动脉炎,确诊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需要根据发病的不同时期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目前的研究证实,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病理机制是
    程金伟 副主任医师 2016-04-06 14:03:13
  • ,幕下肿瘤两侧大致相同。额叶底部肿瘤直接压迫同侧视神经引起原发性萎缩,对侧因颅压增高引起视乳头水肿视乳头水肿可在较长时间不影响视力,随着视乳头水肿的加重,出现生理盲点扩大和视野向心性缩小及乳头继发性萎缩。一旦出现阵发性黑蒙,视力将迅速下降,要警惕失明的危险,需及早处理。传统的体格检查同样适用于胶质瘤患者,查体时一定要进行眼底检查以确认有无视乳头水肿。 4. 癫痫。 癫痫发作多由于肿瘤的直接刺激或压迫引起,发生率约30%。一般生长缓慢的低级别胶质瘤如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瘤以癫痫80%,其次是额顶叶、顶叶、颞顶叶、颞枕叶。为首发或主要症状,生长快的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癫痫发生率低。癫痫
    贾栋 副主任医师 2015-05-14 10:40:42
  • 颅内肿瘤亦称脑肿瘤,其病因至今不明,肿瘤发生自脑、脑膜、脑垂体、颅神经、脑血管和胚胎残余组织者,称为原发性颅内肿瘤。由身体其它脏器组织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称为继发性颅内肿瘤。 脑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下述四个方面的病理生理过程是颅内肿瘤导致颅骨内压增高并逐渐加重的原因:肿瘤体积超过颅内压调节代偿能力;肿瘤周围反应性脑水肿;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静脉回流受阻。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主症",也是颅内肿瘤的主要临床症状。  1、头痛:约见于80%的病人,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不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凡能加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均可使头痛加剧。  2、呕吐:与饮食无关
    赵子仪 主任医师 2017-03-18 10:01:16
  • 听神经瘤晚期小脑桥脑角综合征及后组颅神经症状肿瘤体积大时,压迫脑干、小脑及后组颅神经,引起交叉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发音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食呛咳等。发生脑脊液循环梗阻则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或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李忠喜 主任医师 2017-02-27 17:37:30
  • “大夫,我头痛,会是脑子里长肿瘤吗?”这是门诊经常遇到的问题。今天我们来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哪些头痛应该怀疑脑肿瘤? 一般来说,隐袭出现的、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应该怀疑脑肿瘤的可能。 尤其是老年人新出现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应该及时进行脑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或MRI检查,以明确有无脑肿瘤。 但是,并非所有的脑肿瘤病人早期都有头痛。 头痛症状出现的早晚除了与肿瘤的大小有关外, 还与其生长部位密切相关。 中脑导水管附近的肿瘤,即使很小,因为影响了脑脊液循环,头痛也会很早出现的。 脑肿瘤常见的表现有哪些? 头痛、呕吐、神经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
    郭生龙 副主任医师 2018-08-13 09:45:11
  • 相关性视神经炎”收入院。查体:视力:右0.04,左0.05。双眼瞳孔正圆,直径:右4mm,左3mm,右眼瞳孔敏感性差。右眼RAPD(+),相对定量log0.9。右眼视盘边界不清,左眼视盘边界欠清。 辅助检查:FM-100错误评分:右252,左328。头颅MRI(-), 血清AQP-4(-),免疫抗体、自身抗体五项、自身免疫谱均(-)。P-VEP双眼P100潜时延长明显,波幅略下降。ERG(-)。视盘OCT:双眼视盘轻度水肿。黄斑OCT(-)。视野改变不明显(敏感度略下降)。 入院后针对患者病情,确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经过治疗11天,双眼视力均提高至1.0。双眼视盘水肿减轻。 出院后5月23日
    李晓明 副主任医师 2018-07-14 02:43:51
  • 。   2.视力进行性减退、视神经乳头水肿、复视、斜视,难以用眼疾病解释。   3.成年人无原因地突然发生癫痫,尤其是局限性癫痫。   4.有其它部位如肺、乳腺、子宫、胃肠道的癌症或肿瘤手术史,数月、数年后出现颅内压增高和神经定位症状。   5.突然偏瘫昏迷,并有视乳头水肿。   临床检查诊断颅内肿瘤:   包括全身与神经系统等方面。神经系统检查注意意识、精神状态、颅神经、运动、感觉和反射的改变。需常规检查眼底,怀疑颅后凹肿瘤,需作前庭功能与听力检查。全身检查按常规进行。   除血、尿常规化验检查外,根据需要进行内分泌功能检查,血生化检查。
    张洪钿 副主任医师 2017-01-18 09:48:48
  • 脑积水形成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和眼底视盘水肿等。本组头痛占76.6%,呕吐占95%,视盘水肿占72.1%较小的儿童可有颅缝裂开其中呕吐最为多见可为早期的惟一临床表现除颅内压增高外肿瘤直接刺激第四脑室底的迷走神经核也是产生呕吐的重要原因之一呕吐多见于早晨同时常伴有过度换气。儿童病人出现视盘水肿者较成人为少,这可能因为儿童期的颅内压增高可通过颅缝分离得以部分代偿,在成人几乎皆有视盘水肿。小脑损害征  主要为小脑蚓部损害引起的躯干性共济失调,病人轻重不同地表现步态蹒跚,步行足间距离增宽,甚至站坐不稳及站立摇晃,Romberg征阳性因肿瘤的侵犯部位不同而表现有所不同,肿瘤侵犯小脑上蚓部时病人
    匡山 主治医师 2018-11-01 11:27:36
  • 。 高危视盘:小杯盘比和小视盘 乳头的解剖结构 二、临床特征 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诉无痛性视力下降,但有时亦可无症状。视力下降范围很大,可从20/20伴部分视野缺损,直至光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很少会导致患眼无光感。 体征包括:(1)视力下降,约1/2患者视力优于20/64,约1/3患者视力低于20/200;(2)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3)色觉障碍;(4)前段路视野缺损,多为水平缺损;(5)视盘水肿(弥散或节段)、充血,常见火焰状出血;(6)对侧眼高危视盘。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对侧眼高危视盘
    程金伟 副主任医师 2016-03-02 12:03:39
  • 见于大脑半球。肿瘤好发于儿童,WHO分级为Ⅰ级。 临床表现:一般病程较长,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视神经型:单眼视力受损,伴无痛性突眼,可有不同类型的偏盲、斜视及视神经萎缩。 交叉型:双侧视力受影响,视盘水肿、斜视、视神经萎缩及头痛。 下丘脑型肿瘤:多有内分泌紊乱、间脑综合征、Frolich 综合征与性早熟。直径50px以上的肿瘤可引起脑积水。 脑干型肿瘤:以肿瘤平面交叉性瘫痪为主要表现。 大脑型肿瘤:可出现癫痫、颅内压增高症状及局灶症状。 小脑型肿瘤:以走路不稳等小脑型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
    张华 主任医师 2016-01-08 09:41:08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