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2016年03月02日 721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中国老年人群最常见的急性视神经疾病,以无痛性视力下降伴视盘水肿为特征。

一、病因学及流行病学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被认为是后睫状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影响远端视神经所致。发病率在50岁以上人群约为2~10人/10万人,平均发病年龄为55~65岁。

视神经的血液循环系统

       重要危险因素包括:(1)解剖学因素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表现为小杯盘比和小视盘,即先天性异常视盘或“高危视盘”;(2)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小血管疾病和凝血系统病变、大出血、严重低血压、白内障或颈椎手术。


高危视盘:小杯盘比和小视盘

视乳头的解剖结构

二、临床特征

       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诉无痛性视力下降,但有时亦可无症状。视力下降范围很大,可从20/20伴部分视野缺损,直至光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很少会导致患眼无光感。

       体征包括:(1)视力下降,约1/2患者视力优于20/64,约1/3患者视力低于20/200;(2)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3)色觉障碍;(4)前段视路视野缺损,多为水平缺损;(5)视盘水肿(弥散或节段)、充血,常见火焰状出血;(6)对侧眼高危视盘。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对侧眼高危视盘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盘水肿伴出血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水平视野缺损

三、治疗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尚存在争议,没有最佳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治疗措施。视神经管减压术不但治疗NAION无效,反而增加视力损害风险(I级证据)。大剂量激素治疗可改善急性期NAION的视功能(II级证据)。神经营养治疗可改善慢性期NAION视功能(I级证据)。抗凝治疗可降低高危眼的发作风险(II级证据)。

四、病程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力损害可在发病即达极致,亦有35%患者视功能在随后的数日或数周内继续恶化。

       大约40%患者最终视力可自行恢复3行以上。视盘水肿可在数周内消退,代之以视盘萎缩伴有盘沿小动脉变细。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盘萎缩及水平视野缺损

       对侧眼发病风险12%~40%,同一眼复发概率小于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