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9条结果

  • 产科抗磷脂综合症的标准治疗是小剂量阿司匹林和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如果标准治疗仍然妊娠失败,欧洲风湿病学会建议可以考虑羟氯喹,小剂量激素,治疗量低分子肝素和丙种球蛋白,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均无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简单说,就是这些治疗的有效性并不肯定
    姚中强 副主任医师 2021-09-28 14:14:32
  • 国外一项试验研究了玻璃体内注射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白塞氏病相关复发性色素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纳入15名正发作单侧复发性后色素膜炎白塞氏病患者,给予单次玻璃体内英夫利昔单抗(1 mg/0.05 mL)。分别于基线时、治疗后第1、7、30天时评价最佳矫正视力、前房细胞数、玻璃体混浊和眼后节炎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姚中强本实验未观察到眼睛和眼外不良反应。基线时最佳矫正视力(平均最小分辨角度的对数视力)治疗7天后显著改善,治疗30天后继续改善 (均数为 0.30; P < .0001)。直到治疗后30天,可见前房细胞数和玻璃体混浊度明显下降(both P < .0001),并且对视网膜血管炎(P = .0001)和视网膜炎症 (P = .001) 均有显著改善。虽然11患者中9个黄斑囊样水肿持续存在, 但是,随访结束时,黄斑中央厚度从基线时的434mm降到39mm (P < .0001)。有4名患者基线时并未给予全身治疗或者免疫抑制治疗,随访过程中也没有增减全身治疗,这些患者也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治疗。这些结果提示,眼内局部产生的或者在局部起作用的肿瘤坏死因子,或这两者都在白塞氏病相关的复发性色素膜炎中起重要作用;当全身给药有禁忌或者不可行时,可以考虑玻璃体内英夫利昔单抗注射治疗。 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确定哪些病人局部治疗优于全身治疗。引自:Smith RM, Jones RB, Guerry MJ, Laurino S, Catapano F, Chaudhry A, Smith KG, Jayne DR. Rituximab for remission maintenance in relapsing ANCA-associatedvasculitis. Arthritis Rheum. 2012 Jun 21. doi: 10.1002/art.34583. [Epub ahead of print]
    姚中强 副主任医师 2020-04-01 10:51:44
  • 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慢性疾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和眼部病变为特征。白塞病发病率不高,大众对其认识甚少。在我国北方,该病患病率不低于14/10万。由于白塞氏病好发与中国人、伊朗伊拉克人等国,又被称为丝绸之路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姚中强  口腔溃疡通常是白塞病的首发症状,与一般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并无太大区别。溃疡呈多发性(一般为3~5个),常累及软腭和口咽,有剧痛。开始为“小结节”,很快发展成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溃疡,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楚但不整齐,深浅不一,溃疡底部可有浅黄色覆盖物,周围可见红晕。与此同时,80%的白塞病患者合并有生殖器溃疡( 男性患者主要发生在阴囊和阴茎部位,女性患者主要发生在阴唇、阴道和子宫颈),一般比口腔溃疡深而大,数目少,疼痛剧,愈合慢。   除溃疡外,该病还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如眼球(前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可以累及眼睛各层)、关节(50%的患者有关节炎)、 神经系统 (5%的患者有神经系统病变)、心脏(瓣膜损害、心肌炎、心包炎)、血管(血栓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大小各级血管的炎症、血管瘤)、胃肠道(消化不良、便秘、胃肠道溃疡、胃肠道穿孔)、肾脏(肾小球肾炎 、淀粉样变)、皮肤(结节红斑样、痤疮样、丘疹样皮损)等。
    姚中强 副主任医师 2020-04-01 10:51:34
  • 家庭运动项目1.胸大肌牵拉运动:类似扩胸运动,拉紧至胸前紧绷即可,维持30秒后放下,然后手肘开合张开活动5下,反复上述动作5次,早、晚各一回。2.脊柱关节活动:类似伏地挺身,但腹部可着地,双手撑直,维持30秒后放下,然后以屈膝爬行姿势练习脊柱拱起凹下活动5次,反复上述动作5次,早、晚各一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姚中强3.腰侧肌群牵拉运动:侧躺于棉被堆上,维持30秒后坐起,身体的对侧再倾斜活动5下,反复上述动作5次,早、晚各一回。4.背肌肌力训练:俯卧于床上,将头与上身抬起,缩下额,维持10秒后休息,反复上述动作15次,早、晚各一回。5.良好坐姿练习:双脚踩踏于地面、腰椎挺直、挺胸、双肩后缩移平、缩下颚、眼睛直视前方,维持30秒后休息,反复上述动作5次,早、晚各一回。6.良好站姿练习:双脚靠拢、双膝夹紧、接着夹紧臀部、缩紧小腹、挺胸、两肩后缩移平、缩下额,眼睛直视正前方,维持30秒后休息,反复上述动作5次,早、晚各一回。
    姚中强 副主任医师 2020-04-01 10:50:45
  • 强直性脊柱炎在国内外都存在大量的误诊,以至于延误了及时的治疗,造成脊柱畸形,生活质量低下。因此,要做到以下4个“早”。 早发现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往往忽略了自己身体出现的亚健康情况,即使有些小的毛病,也不会去医院就诊,而是在家胡乱吃些药物,“挺过去”。小的毛病不在乎,也不当回事。直到自己不能抵抗后,到医院检查时,才知道身体出现大问题。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有问题及时就医,不要因为小病酿成大祸。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疑似患者,或者有家族遗传史的朋友,一旦出现腰部疼痛、腿部疼痛、骶髂关节疼痛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姚中强 早诊断 早诊断和早治疗是相辅相成的,及时发现后,就要到医院进行诊断,片子检查、实验室检查。很多患者怕花钱,多不进行系统检查,这就容易导致误诊或者因为诊察项目不够,无法确诊;又因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和一些慢性病如类风湿等疾病很相似,没有经验的医生容易造成误诊的现象,耽误治疗时间。 早治疗 一旦确诊后,要及时治疗,不要自暴自弃,不进行治疗。这样对病情的控制是很不利的,不仅耽误了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机,更是为患者今后的生活蒙上了阴影。 早期坚持治疗 很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认为早期疾病,只要通过治疗控制后,不疼了就可以停止治疗了,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早期强直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而且治疗时要做到药量足、疗程足、坚持治疗,坚持锻炼。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强直脊柱炎的发展,恢复正常生活。
    姚中强 副主任医师 2020-04-01 10:50:25
  • 目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姚中强研究他汀类使用和巨细胞动脉炎的相关性;比较使用他汀类和不使用他汀类的巨细胞动脉炎患者临床特点和病程有何不同。方法:此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我们复习了1998-2008年间活检确诊的巨细胞动脉炎患者的病历记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我们比较了巨细胞动脉炎患者和随机选取的非巨细胞动脉炎者使用他汀类的频率,两组间性别、年龄、日历年匹配。摘录确诊日、指示日及随访中他汀类使用情况。收集巨细胞动脉炎患者确诊时及其后随访时的临床治疗。结果:纳入594名患者,其中 297名颞动脉炎患者 (73% 女性),确诊时患者平均年龄为75岁。颞动脉炎组患者指示日他汀类使用率18.1%,而对照组为33.3% (p < 0.001)。与不使用他汀类患者相比,即使用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整后,使用他汀类患者发生巨细胞动脉炎的风险依然是比较低的 (OR 0.31, 95% 可信区间0.15-0.6, p < 0.001)。巨细胞动脉炎患者中,使用他汀类的和不使用他汀类的两组间主要临床表现和急性时相蛋白无差别,复发率、激素减量情况和总生存率均无差异。CONCLUSION:使用他汀类的患者发生巨细胞动脉炎的风险相对较低,但是他汀类使用并不能改变疾病表现及病程。引自:Schmidt J, Kermani TA, Muratore F, Crowson CS, Matteson EL, Warrington KJ. Statin use in giant cell arterit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J Rheumatol. 2013 Jun;40(6):910-5. doi: 10.3899/jrheum.121150. Epub 2013 Apr 1.
    姚中强 副主任医师 2020-04-01 10:49:08
  • 除了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还会损伤心脏,心、肺、神经、肾、眼、皮肤等都可以发生因类风湿引起的病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外的表现,是类风湿关节炎病情严重或病变活动的征象,有时在关节病变出现之前,关节外的全身其他症状就已经非常突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姚中强全身其他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间质性肺炎(肺泡之间的组织发炎),可形成肺气肿、肺纤维化,最常见的症状是静态或活动后,引起的呼吸困难和呼吸急促。此外,类风湿关节炎还可发生陈旧性粘连性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和全心炎等。若发生全身其他症状者,病情都比较严重。有内脏损伤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死亡率比无关节外表现者高一倍左右。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有感染、心血管和肾脏疾病。一般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病变只会致残,罕有致死。
    姚中强 副主任医师 2020-04-01 10:48:19
  • 巨细胞动脉炎的职业和社会经济学危险因素-瑞典全国住院患者研究 摘要:    目的: 社会-经济学和职业因素可能参与免疫介导疾病的发病。我们仍然不明确巨细胞动脉炎发病中是否存在此类危险因素。这是第一个旨在研究社会经济学因素及职业因素与巨细胞动脉炎住院之间的相关性的全国性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姚中强方法:获取1970-2008年期间瑞典全国所有第一次住院时以巨细胞动脉炎为主要诊断的患者的数据,构建瑞典出院普查数据库。计算不同职业人群的标化发病率(SIRs)及其95%可信区间。根据瑞典53种工种名称,把患者分为1970、1980和1990三组。结果:50岁以上患者中,3293名男性患者和
    姚中强 副主任医师 2020-04-01 10:48:10
  • 肿瘤坏死因子α是风湿病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称为类风湿发病的中心罪犯。肿瘤坏死因子α主要的生物学作用包括:导致关节炎症和软骨破坏;诱导其他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介导感染和败血症,参与肿瘤监视等。 肿瘤坏死因子α阻滞剂可以通过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特异性结合而阻断肿瘤坏死因子α生物活性的发挥,从而达到控制炎症、持续缓解病情的目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姚中强 目前研究比较多的肿瘤坏死因子α阻滞剂有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和阿达木单抗。肿瘤坏死因子阻滞剂以其起效快、疗效卓越、能延缓骨质侵蚀及较少不良反应获得了美国药品与食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含幼年
    姚中强 副主任医师 2020-04-01 10:47:12
  • 2011年9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强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应该变传统“尽人事,听天命”的观点,强化“目标治疗”的概念。 “目标治疗”即在治疗前根据患者疾病程度、实验室化验指标等,评估病情活动度,通过规范治疗,使患者病情达到临床完全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姚中强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为0.2%~0.36%,患者约500万名,而一项覆盖我国多所三甲医院风湿免疫专科的调查显示,在首次就诊的患者中,规范使用过抗风湿药物(DMARDs)的患者比例仅为44%,相当多的患者长期应用所谓的“偏方”或滥用抗生素。 根据最新一版《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2010)》的规定,当患者未患活动性血管炎、心包炎等疾病,并达到下列指标中的5项或5项以上且连续2个月的,即可视为临床缓解。这些指标包括:患者晨僵时间低于15分钟、无疲劳感、无关节疼痛、关节无压痛、无关节或剑鞘肿胀,ESR(魏氏法)女性小于每小时30毫米、男性小于每小时20毫米。
    姚中强 副主任医师 2020-04-01 10:46:2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