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713条结果

  • 来自安徽的患者朋友,42岁,2年前左侧眼眶内的软骨肉瘤,在合肥某大医院切除,后经过50Gy的放疗后再次复发。辗转来我处就诊。发现肿瘤主要位于鼻腔筛窦内,已经侵犯与眼眶。骨质缺损,MRI检查(略)提示硬膜受侵,但似乎未侵犯脑组织。同样我们判断虽然眼眶的内骨壁破坏,但似乎未侵透眶骨膜。见图1.CT显示肿瘤的位置及范围手术采用经鼻内镜手术肿瘤切除,手术当中见前硬膜大部完整,部分硬膜已经缺损,脑组织暴露;肿瘤同眶骨膜关系密切但未侵入眶内。手术完全切除肿瘤,同时在鼻内一期重建的硬膜缺损。手术后影像见图2:可见鼻(筛窦)、以及眼眶壁的肿瘤已经完全切除!!!图像上可见区域重建
    张维天 主任医师 2018-07-20 19:23:11
  • 涉及的常见疾病有垂体瘤、鼻咽癌侵犯、中耳癌、范围广泛的中耳炎、鼻窦恶性肿瘤侵犯等;罕见疾病包括颈静脉球体瘤、脊索瘤、听神经瘤,都是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手术过去曾被视为禁区,随着医疗设施发展、技术水平提高,经耳、鼻、咽途径到达清除病灶成为可能,并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临床表现(1)垂体瘤:共同症状有头疼、视力下降、视野缩小。依据肿瘤分型不同分别出现闭经、泌乳、更年期提前、不孕;男性性功能减退;生长迅速、肢端肥大即手指、脚趾、鼻尖等部位粗大;向心性肥胖、顽固性高血压等。(2)侵犯的恶性肿瘤:共同症状可有长期鼻涕带血、鼻塞、颈部无痛性迅速
    张皓 主治医师 2017-11-15 16:44:54
  • 重建是颅底肿瘤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后遗留的骨质、硬膜及局部软组织缺损,会增加术后脑脊液漏、内外感染及脑膨出的发生。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和方法进行可靠、持久的重建可提高疗效。自2003年6月至2007年8月, 我们行前侧颅底肿瘤切除及重建14例,报告如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伊志强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男7 例, 女7例,年龄1.5-67岁,平均37.7岁。 2.病理类型:脑膜瘤4例,神经鞘瘤2例,造釉细胞瘤2例,肉瘤2例,滑膜软骨瘤病2例,神经纤维瘤1例,软骨母细胞瘤1例。 3.肿瘤侵及部位及手术入路:肿瘤侵及前及鼻窦3例,侵及侧及中窝11例
    伊志强 主任医师 2019-11-14 16:03:56
  • 扁平颈区较常见的先天性骨畸形,常与颅底凹陷症并发。扁平单独存在时一般不出现症状。 从临床上来看,先天性凹陷易累及小脑、脑干及前庭功能。患者此时可表现为四肢运动及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出现眩晕、眼震及第Ⅸ、Ⅻ对等脑神经受损的症状与体征。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脊髓功能障碍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扁平的检查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断层摄片及CT扫描有助于了解病变部位骨性结构的形态、相互关系,帮助医生确定其发育缺陷;CT脊髓造影有助于了解神经受压的部位和程度;MRI除能够了解患者畸形导致神经受压的部位和程度外,还可以观察神经结构内部的病损状况
    李维新 副主任医师 2016-08-31 15:41:18
  • 如果出现脸麻、耳鸣、眼花、吞咽困难,饮食呛咳,声音嘶哑等症状是一定要提高警惕,预防颅底肿瘤。颅底肿瘤是指和其相邻近结构,有些肿瘤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通过裂孔,或破坏骨质后,在内生长。因此部分瘤体位于内,而部分瘤体位于外。  症状表现:颅底肿瘤种类较多,临床上以前、中和后三个范围划分。  1、前肿瘤  起源于额骨的骨软骨瘤和成骨肉瘤、前脑膜瘤,以及起源于鼻腔内的恶性肿瘤较为常见。早期可有嗅觉减退或丧失,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精神症状,癫痫发作;眶沟通的肿瘤可有眼球突出、复视和视力减退或失明等。  2、中及海绵窦区的肿瘤  颞下窝肿瘤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19-07-22 14:08:32
  • 患者,男,25岁。前额部钝痛,右眼轻度外突。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贺晓生CT:前中线区域大片状钙化,延至后组筛窦、眶、前床突、鞍背等区域。(图1-3)诊断:骨异常增殖。分析:本病见于青年期多见,与颅骨异常发育有关,女性多于男性,以一侧或双侧骨受累为主。颞、眶者受累多见,患者颞部、眶部外突变形,眶管狭窄,眼球被挤出移位,视力受影响;中线区域骨异常增殖,双侧视神经管和双眶管受挤压,可致眼球移位变形以及视力明显受损。本病治疗极为棘手。由于骨异常增殖范围广,涉及,邻近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手术切除皆为困难。骨异常增殖向侧方发展者,如侵至颞骨和眶外侧壁和视神经管者,可手术
    贺晓生 主任医师 2020-07-16 11:12:26
  • 患者,男,25岁。前额部钝痛,右眼轻度外突。CT:前中线区域大片状钙化,延至后组筛窦、眶、前床突、鞍背等区域。(图1-3)诊断:骨异常增殖。分析:本病见于青年期多见,与颅骨异常发育有关,女性多于男性,以一侧或双侧骨受累为主。颞、眶者受累多见,患者颞部、眶部外突变形,眶管狭窄,眼球被挤出移位,视力受影响;中线区域骨异常增殖,双侧视神经管和双眶管受挤压,可致眼球移位变形以及视力明显受损。本病治疗极为棘手。由于骨异常增殖范围广,涉及,邻近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手术切除皆为困难。骨异常增殖向侧方发展者,如侵至颞骨和眶外侧壁和视神经管者,可手术切除病变骨,解除视神经压迫,扩大眶管
    贺晓生 主任医师 2019-08-23 12:29:51
  • 脑膜瘤又称嗅沟脑膜瘤,占内脑膜瘤的4.45%,多见于30-50岁中年,女性多于男性,多呈球形生长,可为单侧或双侧生长,临床症状主要有嗅觉障碍、颅内压增高、视力减退、癫痫和精神异常等,嗅觉障碍也常被误诊为“鼻窦炎”而延误诊断。  肿瘤可累及鸡冠和蝶骨平台的任何区域,是前窝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因为肿瘤位于前,额叶在功能上属于“哑区”,多数患者就诊发现肿瘤时瘤体多已巨大。  如何治疗?  手术是治疗前脑膜瘤特别是巨大前脑膜瘤的唯一有效方法。  由于脑膜瘤位置深在,显露困难,为尽可能增加显露而又不增加对脑组织的牵拉,手术入路的设计必须尽可能接近病变区域,尽可能使瘤基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19-08-06 10:44:58
  •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间断性头晕半年,视物不清嗅觉障碍20天”入院外院磁共振提示前巨大脑膜瘤,脑膜瘤的基底部主要位于前,考虑嗅沟脑膜瘤,肿瘤周围额叶脑组织明显肿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陈鑫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我们在显微镜下做了脑膜瘤切除,术中额窦打开,我们用骨腊封闭,防止术后脑脊液鼻漏,我们术中将水肿脑组织仔细保护起来,减少进一步损伤。脑膜瘤予以分次分块切除,以下为全部的切除标本。术后CT发现术区无出血,脑膜瘤全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5天顺利出院。术后病理提示脑膜瘤WHO 1级,后续无需进一步放疗。手术心得:前脑膜瘤中,嗅沟脑膜瘤较为常见,基底部多位于前,嗅神经多
    陈鑫 副主任医师 2018-07-13 15:02:57
  • 颅底肿瘤也属于颅内肿瘤,治疗方式要依据病情、身体状况、家庭要求等综合因素合理选择,目前以手术为主,关于其术前明确诊断尤为重要,关于肿瘤位置与临床诊断特点,总结以下内容:  颅底占位性病变  1、要点:分前、中及后病变  (1)前病变常起自头颈部肿瘤直径扩散或侵犯;最常见的鼻窦肿瘤(如成人的鳞癌和儿童的横纹肌肉瘤)。骨纤和畸形性骨炎均累及,但骨纤更容易侵犯面骨和前骨质,典型的骨纤在平片或CT上呈磨玻璃样改变,MRI上T1、T2均为低信号。  (2)中央区病变常起自头颈部(如鼻咽鳞癌)。外原发肿瘤常转移至中央区。常见的海绵窦占位包括神经鞘瘤、脑膜瘤、转移瘤及动脉瘤。脊索瘤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0-02-13 14:11:25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