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26条结果

  • 话说动静脉畸形原创: 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Lyu, Ping(吕平)动静脉畸形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异常连接,绕过了毛细血管系统。此血管异常因其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常为动静脉畸形)而众所周知,但也可出现于任何部位。尽管许多动静脉畸形没有症状,但它们可导致剧烈的疼痛或出血或其他严重的医疗问题。 动静脉畸形常是先天性的并属于一种发育综合症(胚系突变累及某些基因,导致控制信号传导的Ras亚家族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改变)。动静脉畸形的遗传传递模式未知。动静脉畸形通常未被认为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除非在某种特定的遗传性综合症的背景下。 症状体征 依畸形部位而不同。大略近百分之九十的动静脉畸形患者无症状
    吕平 主任医师 2019-11-03 22:07:35
  • 什么是静脉畸形静脉畸形是最常见的脉管畸形,1.“前世”:被称为海绵状血管瘤,是胚胎时期静脉发育异常产生的静脉血管结构畸形。2.“今生”:病理上表现为扩张的血管腔窦,静脉畸形通常以单一的静脉结构组成,但是也可以和毛细血管或淋巴管组成混合的静脉畸形。3.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可以从局部的皮肤静脉扩张,局部海绵状肿块,到累积多组织和器官的混合类型。通常出生时即存在,大部分可以被发现,少部分在幼年或青少年时才被发现,头面部多发,四肢和躯干次之,生长速度和身体发育同步,不会自行消退,男女发病没有区别。4.如何发现呢?家长看这里:如果孩子出现莫名其妙的疼痛、或者皮肤上出现下图所示的肿胀,就要提醒各位
    徐伟洋 住院医师 2021-12-05 07:53:04
  • 动静脉畸形是组成颅内动脉和静脉系统连接的血管异常,他们之间缺乏毛细血管床。大约有2%的病变为多发,其余为单发。男女发病率相当。动静脉畸形是青少年非创伤性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而且动静脉畸形是导致小于20岁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或死亡的主要原因。动静脉畸形可表现为癫痫、头痛、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血,甚至威胁患者性命。临床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现:多数可根据临床表现明确诊断如:年龄、搏动、皮温高、病变周围静脉扩张、溃疡和出血;CT 明显强化团块CTA (CT的血管造影)MRA(MR的血管造影)MRI 流空效应DSA (数字减影的血管造影)异常血管团、回流静脉早显、 供血动脉增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汪小勇 主治医师 2019-06-20 15:15:27
  • 切除,则残留的血管畸形及丰富的吻合血管易复发。如彻底切除血管畸形,创伤大,易导致局部缺损畸形,也影响容貌及功能,修复困难。激光照射穿透深度有限,适合治疗表浅病变,对于巨大以及组织深部的静脉畸形则无效。硬化治疗静脉畸形,由于治疗方法简单、起效快,局部无创伤,不发生严重坏死,可重复注射,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正不断的得到推广。对于大面积或合并凝血功郜章碍的静脉畸形,可同时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胡靖 主治医师 2021-09-26 16:40:29
  • 静脉静脉,旧称海绵状血管瘤,为静脉血窦形成的团块。栓塞硬化、激光,电化学或手术都是治疗选择。但对于粘膜或浅表静脉畸形,激光治疗是首选,可以避免幼儿全麻,并且不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仅局限于皮肤或粘膜损伤,可自愈)。最常用激光类型为长脉宽1064nm激光。下图:幼儿,口角静脉畸形,激光治疗一次后两个月,病灶大部消退。治疗时间约5分钟。
    陈辉 副主任医师 2021-01-05 17:03:47
  • 动静脉畸形是由于胚胎期脉管系统发育异常而导致动脉和静脉直接吻合所形成的血管团块,内含不成熟的动脉和静脉,动静脉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直接交通,没有毛细血管。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中,动静脉畸形相对少见,仅占1.5%左右,口腔颌面部是最好发的部位,占50%,其次是四肢和躯干。尽管动静脉畸形是先天性疾病,但仅有约60%是在出生时即被发现,其余在青春期或成年后才逐渐显现。动静脉畸形以往称为蔓状血管瘤,畸形血管团内有动静脉瘘形成,尤其瘘口大者,病灶内血流阻力降低,血流量增大,造成供血动脉增粗、增多、扭曲,并窃取大量邻近正常组织供血(即为“盗血”现象),以满足 病灶的高流量血供。回流静脉主要为颈外静脉和颈内
    汪小勇 主治医师 2019-12-18 09:42:50
  • 黏膜颜色正常;表浅病损则呈现蓝色或深紫色。 其边界不清,扪之柔软,可被压缩,有时可扪及静脉石。当患儿哭闹或头低于心脏平面时, 病损区明显充血膨大; 恢复正常位置后,肿胀随之缩小,恢复原状,称为体位移动试验阳性。静脉畸形多在出生时发现,病损体积不大时,一般无自觉症状。 如继续发展、增大,可引起颜面、唇、舌等畸形及功能障碍。 如遇外伤、继发感染、病变突然内出血或体内激素水平改变, 则可引起疼痛、肿胀、甚至出血。 发生于咽旁、舌根、软腭的静脉畸形,可伴有吞咽、语言及呼吸功能障碍。静脉畸形可发生于肌组织内(如颞肌、咬肌、舌 肌 ), 称 为 肌 间 静 脉 畸 形 (intramuscular
    汪小勇 主治医师 2019-06-11 09:07:54
  • 表面皮肤温度明显高于正常皮肤;3、CM在下肢呈相对静止增长,且皮下未见明显静脉曲张,而KTS一般增长速度较快,皮下可见迂曲扩张的静脉丛;4、CM对皮下软组织无明显影响,而KTS常伴有软组织肥大,造成患肢明显增粗;5、CM对骨组织无影响,而部分KTS伴有骨增粗增长,造成患肢肢体明显增长;6、37%的KTS患者伴有患者疼痛症状,而CM无症状;7、KTS常伴有其它脉管畸形(淋巴管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可鉴别;总结:单纯性下肢CM几乎是呈静止发展,KTS发展迅速,其危害性远远高于CM,所以如何区分下肢微静脉畸形和KTS是非常重要。特别是早期的KTS与CM的鉴别,必要时我们需要通过CTA、MRA来
    汪小勇 主治医师 2019-05-31 17:24:03
  • 2002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明确了推广脉管畸形的新分类,推荐使用:微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淋巴管瘤畸形,混合型等五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第一类:微静脉畸形。过去亦称葡萄酒色斑或鲜红斑痣。由于支配血管壁的神经元发育不完全,导致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扩张,形成微静脉畸形。1)病史与体检:于新生儿或婴幼儿体表皮肤可见红色斑痣。多发于颜面部,常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分布,口腔黏膜较少,与皮肤表面平,边界清楚,外形不规则,大小不一,从小的斑点到数厘米,大者可以扩展到一侧面部或越中线至对侧,以手指压迫病损,表面颜色褪去,解除压力后,血液立即又充满病损区,恢复原有大小和色泽。2)分型
    汪小勇 主治医师 2019-08-20 11:30:23
  • 治疗,全力配合治疗。治疗过程:在预约好治疗日期,门诊完善术前检查后入院,第二天就安排入介入室行介入治疗。孩子全麻下,穿刺股动脉,把导管置入左下肢血管行造影术中造影看到特别明确的动静脉畸形体征——迂曲供血动脉、早显引流静脉,我们采用经皮动脉注射硬化栓塞剂治疗病灶。手术时间不长,约大概半小时,回病房后患儿卧床 12 小时,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术后病灶皮温明显下降,无压痛,无水泡坏死,下地活动良好。顺利出院。白箭头示大腿背侧皮下多发血管,符合动静脉畸形的CT表现红色箭头示术中血管造影明显能看到动静脉畸形病灶的异常染色,在经动脉硬化栓塞剂注射后病灶异常染色消失。 动静脉畸形诊断与治疗(临床问与答)1.
    申刚 主任医师 2022-05-17 16:40:55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