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74条结果

  • 痛风肾的早期有哪些症状”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晚期痛风性肾病:浮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等更加明显,并可出现贫血。最突出的表现是肾功能不全的加重,尿量逐渐减少,尿素氮、肌酐进行升高,出现明显的氮质血症。最后发展为尿毒症、肾功能衰竭,只能依靠人工肾维持生命。
    景子洋 主治医师 2018-08-28 19:42:12
  • 病理基础。造成血尿酸升高的原因有三:1.体内嘌呤分泌代谢,即内源性尿酸生产过多;2.高嘌呤食物的分解代谢,即外源性尿酸摄入过多,如食入过量富含嘌呤的食物(内脏、鱼、瘦肉、豆类等);3.肾脏排泄尿酸能力降低。中医学认为,痛风的病因病机是在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情况下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日久痰浊淤血互结,痹阻经络、血脉而致。痛风肾损害是怎样发生的:痛风肾损害主要表现为痛风性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尿路结石。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尿酸盐结晶在肾小管及肾间质沉积,并引起炎症反应,或尿酸结晶沉积在集合管、肾盂或输尿管,尿路阻塞,引起尿潴留而造成肾病。要防止尿酸结晶在肾脏沉积造成的肾损害,关键在于控制高尿酸血症。临床所见
    景子洋 主治医师 2018-08-28 19:43:04
  • 2. 多在夜间发作,鉴别诊断不难  近年来,因我国整体人群嘌呤摄入量增高,痛风性肾病这个曾经不常听说的疾病呈现上升的趋势。如不及时医治,痛风性肾病可引发严重后果,欧洲透析移植协会报道终末期肾衰由痛风所致者占0.6到1.0%。一般来说,临床经验足够的情况下,痛风性肾病并不容易误诊。痛风性肾病的明显特点就是尿酸水平升高,间质性肾炎的主要表现为肌酐高,如果两者兼而有之,则需要进一步地明确是否由于饮食中的嘌呤过高引起还是遗传性尿酸重吸收过高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有时会与外伤性或者其他关节炎混淆。痛风性关节炎往往夜间发作,并且多为单个关节发作,多发作于第一跖趾关节。因此痛风性肾病在鉴别诊断上并不太难。对于
    景子洋 主治医师 2018-08-28 19:52:32
  •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过高,尿酸盐在血中呈现过饱和状态后沉积于肾组织,特别是肾髓体和锥体部而导致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出现蛋白尿、夜尿增多、渗尿等,晚期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痛风临床非常常见,现代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有关,很多青少年也会出现痛风,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代医学治疗痛风主要采取改善生活方式,严格低嘌呤饮食,降低尿酸等,常用的药物有碳酸氢钠等,急性期常用解热镇痛药,如依托考昔等,有一定疗效。中医认为痛风性肾病属于中医学“痹证”,“石淋”、““腰痛”、“水肿”等范畴。《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云:“肾客沙石,肾为热所乘则成淋,肾虚则不能制石”。痛风性肾病的基本病机始终是
    郭富彬 主治医师 2018-11-26 08:55:28
  • 痛风性肾病简称痛风肾,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 痛风性肾病在西方国家常见,国内以北方多见,无明显的季节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9:1,85%为中老年人。尿酸性肾病如能早期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控制高尿酸血症和保护肾功能),肾脏病变可减轻或停止发展。 尿酸性肾病(痛风肾病)即血液中尿酸盐浓度增高达到过饱和状态,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而引起病变。尿酸性肾病组织学特征表现为肾间质和肾小管内出现尿酸盐沉积,可见双折光的针状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造成其
    景子洋 主治医师 2018-08-28 19:32:41
  • 门诊上,经常会遇到许多痛风反复发作的患者,痛风发作时十分痛苦、疼痛难忍,为了止痛,常常会连续服用一些消炎止痛药。殊不知,痛风本身就会影响肾脏,加上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加重了肾功能的损害。这类患者,往往来肾病科就诊检查,才发现肾功能异常,但其实,肾功能的损害早已存在,就是所谓的“痛风性肾病”。“痛风性肾病”也称为“高尿酸性肾病”,是指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于肾脏所致的肾脏损害。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可伴有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血及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直至发展成终末期肾病痛风性肾病
    任飞 主治医师 2020-09-18 11:25:25
  • 痛风科专家朱建福介绍说在生活中痛风患者越来越多,而痛风带来的伤害也不断的折磨着痛风患者的身心,痛风患者的症状也有很多,那痛风性肾病痛风的症状吗?下面就请专家为我们介绍一下吧:持续性高尿酸血症, 20 %在临床上有肾病变表现,经过数年或更长时间可先后出现肾小管和肾小球受损,少部分发展至尿毒症。尿酸盐肾病的发生率仅次于痛风性关节损害,并且与病程和治疗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尿酸盐肾病与痛风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无关,即轻度的关节炎病人也可有肾病变,而严重的关节炎病人不一定有肾脏异常。早期有轻度单侧或双侧腰痛,嗣后出现轻度浮肿和中度血压升高。尿呈酸性,有间歇或持续蛋白尿,一般不超过 ++ 。几乎均有
    痛风病专家朱建福 健康号 2018-01-22 16:02:19
  • 5.建议老人每半年查一次尿酸  痛风性肾病治疗的难点总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点是患者不能自觉地控制饮食,就是管不住嘴;第二点是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不足,症状不发作的时候,会忽视对疾病的控制,患者依从性下降,不像糖尿病宣教比较多,患者比较关注。事实上痛风性肾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仅仅表现为尿酸水平升高,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痛风性关节炎。另外痛风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因此为了及早发现痛风,老年人最好能做到半年一次定期复查尿酸。另外,老年人往往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的疾病,服用各种药物,这在治疗中也是需要注意的。要分清病情的轻重缓急,另外注意各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
    景子洋 主治医师 2018-08-28 19:58:18
  • 痛风性肾病-饮食注意1、低嘌呤饮食:平时采用低嘌呤饮食。宜选含嘌呤低的食物,如面粉、洋葱、水果、牛奶、鸡蛋等;禁用含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大脑和各种肉汤、肉汁、沙丁鱼、凤尾鱼、鲭鱼、小虾、扁豆、黄豆及菌藻类;粗粮、菠菜、花菜、蕈类、扁豆、禽畜肉类等食物含嘌呤,应谨慎选择。2、多饮水:每天的饮水量应达到2500~3000毫升,多吃含水分多的水果和食品,通过增加尿量来帮助肾脏排出尿酸,减轻尿酸对肾脏的损害。3、限盐:限制钠盐,以每天2~5克为宜。4、多吃碱性食物:蔬菜、水果属碱性食物,碱性环境能提高尿酸盐溶解度,且这类物质富含维生素C,能促进组织内尿酸盐溶解,有利于尿酸排出。一般每天进食蔬菜
    景子洋 主治医师 2018-08-28 19:46:49
  • ,损伤阳气,亦不宜吃大量温热的食物,导致阳气升发太过。痛风性肾病患者要注意春季的生活起居,饮食宜清淡为主。如果过食肥甘厚腻食物,容易诱发痛风,加重肾脏损害。 什么是痛风?什么是痛风性肾病呢?痛风,是遗传性或获得性因素引起长期的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遗传因素为嘌呤代谢催化酶缺陷所致。痛风多发于男性,女性痛风多为绝经后妇女。由于嘌呤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的产生,大量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腔,导致关节红肿、皮温升高、疼痛剧烈,好发于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也会在关节附近、皮下、耳廓产生痛风石。痛风性肾病,又名高尿酸肾损害,是由于尿酸结晶沉积在肾间质,会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出现
    任飞 主治医师 2020-04-20 17:26:57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