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705条结果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会导致鼓膜穿孔、脓液流出,从而耳痛、发热等症状明显缓解。当出现耳内疼痛剧增,发烧、畏寒、呕吐、抽搐、腹泻和脑膜刺激等症状,听力明显下降,内耳检查可见耳鼓膜全部呈红色,变厚而且向外膨出,正常辨认标志已无法分辨;甚至可见鼓膜有细小穿孔,但是脓液不能轻易流出,乳突部压痛明显。提示脓液引流不畅,需要行鼓膜切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正侬
    陈正侬 主任医师 2018-07-20 15:03:53
  • 一、咽鼓管感染  止呼吸道感染后,鼻咽部分泌物可因擤鼻、吞咽及呕吐等进入鼓室,也是造成中耳炎最多见的途径。小儿发病率高的原因:  1、易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和肺炎等,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发炎;  2、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相对短而直,比较水平,分泌物易于经此管道进入鼓室;  3、小儿多仰卧吮乳,特别是人工喂乳时,呕吐物和多余的乳汁甚易流入鼓室;  4、小儿多患增殖体肥大和管周淋巴结炎,易阻塞咽鼓管口,妨碍引流而致发炎;  5、小儿处于萌牙期,经常食欲不振,局部肿胀,局部肿胀,抵抗力减弱,易于感染其他疾病;  6、先天性唇裂、腭裂致腭咽功能不良,易引起咽鼓管感染,而鼓室内粘膜下胚组织
    段海静 主治医师 2018-08-13 16:51:03
  • ,以保持血内高浓度,最少应用一周以上。亦可服用中药,切忌用药量小,时间短,更换频繁,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使病程延长,或形成隐蔽性中耳炎,一时好转,短期内又再度恶化。如治疗恰当,85%~90%病人在两周内中望痊愈,小穿孔可能愈合,听力恢复正常。大穿孔中以进行手术修补。
    段海静 主治医师 2018-08-13 16:51:49
  • 学习了
    肖武 主治医师 2018-01-14 20:57:06
  • 一、尽早足量应用抗生素或者其它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力求彻底治愈,鼓膜穿孔后可以取外耳道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二、鼻腔使用减充血剂,比如盐酸赛洛唑啉,收缩鼻腔粘膜,以利于恢复咽鼓管功能。三、鼓膜穿孔前,可以外耳道滴“2%苯酚甘油”滴耳,可以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但是在穿孔后停止使用。四、鼓膜穿孔后,先用3%双氧水或者硼酸水彻底清洗外耳道脓液,然后擦干,滴入滴耳剂,比如0.3%氧氟沙星滴耳液,当脓液减少后后可以用甘油或者酒精制剂滴耳,如3%硼酸甘油。五、炎症完全消退后,穿孔大部分可以自愈,如果流脓停止,鼓膜穿孔长期未愈者,可以行手术修复鼓膜。
    肖武 主治医师 2018-01-13 22:03:22
  • 谢谢分享
    肖武 主治医师 2018-07-04 12:52:53
  • 谢谢分享
    肖武 主治医师 2018-01-14 21:07:05
  • 分泌性中耳炎是造成儿童听力下降最常见的原因,大约90%的儿童曾患有分泌性中耳炎,多发生在出生后6个月到4岁之间。大部分孩子的病情在3个月内可以自然痊愈,但也有些孩子的病情可以持续时间很长,甚至达到1年以上。分泌性中耳炎通常并没有什么症状,有时在医院检查其他疾病或者查体的时候偶尔发现患有分泌性中耳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李庆忠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中耳腔内出现液体,没有发热、耳痛、耳流脓症状。中耳腔内的液体可以像水一样稀薄,颜色通常有点淡黄。如果时间长,也可能会非常粘稠,橡胶水一样。分泌性中耳炎病因是什么?急性中耳炎(耳朵痛、发热)患儿痊愈以后,可能会迁延不愈形成
    李庆忠 主任医师 2018-08-07 10:21:57
  •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关于中耳炎的分类有很多。为了规范这些分类,同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耳科组2012年制定了最新的中耳炎临床分类:一、分泌性中耳炎二、化脓性中耳炎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①静止期;②活动期三、中耳胆脂瘤四、特殊类型中耳炎1.结核性中耳炎2.AIDS中耳炎3.梅毒性中耳炎4.真菌中耳炎5.坏死性中耳炎6.放射性中耳炎7.气压中耳炎
    王利一 主任医师 2020-03-02 13:09:31
  • 这是不了解中耳炎治疗近况的缘故,以往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传统的中耳炎也就是现在的慢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少数行乳突根治术开放引流通道以防并发症。目前由于显微技术的发展,一些中耳炎是完全可以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的,治疗慢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型中耳炎常用的术式是鼓室成形术,可以彻底清除病灶又可听骨重建鼓膜修复达到根治和提高听力的效果,有经验的医师中耳炎的复发率可以控制在5%以下。传统的中耳炎治不好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治疗不能彻底根除炎病灶,鼓膜不修复易中耳鼓室进水化脓发炎,乳突根治术仅起到部分清除病灶和开放引流通道的作用,治愈的效果差,不易干耳仍易流脓,当然对预防
    雷小东 主治医师 2017-07-14 07:41:53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