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4条结果

  • Coats病是多发于青少年男性的一种眼底病,此病尽管发病率不高,但是按照传统办法治疗结果却是“十人九盲”。那么为什么呢?Coats病的主要眼底改变表现为:异常的视网膜血管扩张,特别是在第二分支后的毛细血管及异常血管引起的渗出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根据病情疾病被分为5期(Shield分期):1期:仅存在血管迂曲扩张;2期:血管迂曲扩张伴渗出,其中2A:渗出未累及中心凹,2B:渗出累及中心凹;3期:出现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其中3A:不完全视网膜脱离,3B:视网膜全脱离;4期:视网膜全脱离伴青光眼;5期:病变进行至终末期。传统的治疗是针对视网膜异常血管进行激光治疗,但是一旦由于异常的血管渗漏形成
    李晓明 副主任医师 2018-07-14 02:36:20
  • 答:Coats病是一种严重的视网膜血管异常性疾病,病因不明,大多数发生在小男孩,因此而致盲的不少。因为孩子小,检查治疗不合作,是重要的原因,也有的家长比较马虎,不太关注孩子的眼睛或视力,等到视力很差了才来看,晚了。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陈有信该病我们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激光,但部分患者渗出和水肿很厉害,甚至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这类患者治疗非常棘手。我们治疗了一些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药物、采用光动力疗法、激光、TTT联合治疗的办法,成功治愈了不少患者。为这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Coats病治疗前Coats病综合治疗后
    陈有信 主任医师 2018-07-03 17:01:04
  • 1.小儿白瞳孔常见哪些疾病? 瞳孔“乌黑”,用放大镜观察瞳孔区时透明。当瞳孔后面的组织产生混浊或机化形成膜样组织时,瞳孔区内可看到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反射称为白瞳孔。临床医学称之为白瞳症。常见的小儿白瞳孔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外层渗出视网膜炎(Coats病)、原始玻璃体增殖症、晶体后纤维增生症。转移性眼内炎、先天性白内障、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先天性视网膜皱襞、玻璃体动膜残留、玻璃体出血机化,另外还有Norrie病(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灰白色隆起,脑听力退行性变性)、Krause综合征(与遗传有关,双眼小眼球,视网膜出血,残存玻璃体动脉,视网膜发育不全,漏斗样脱离,并发白内障,发育青光眼
    兰守夕 主治医师 2018-08-03 17:15:18
  • 荧光素是一种无毒的染料,经外周循环进入眼底循环后,吸收特定激发后可以发出荧光,从而把眼底的血管染色,拍照后即得到了眼底荧光造影图像。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主要分为轻、中、重三类。轻度有恶心呕吐;中度有晕厥、体温升高、局部组织坏死等,发生率低于1%;重度的有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循环障碍等,其发生率极其罕见。总体而言荧光造影是相当安全的诊断。所以,很多患者听说造影要打针注药,害怕的不敢做造影,这是没必要的。 那么哪些病需要做眼底血管造影?顾名思义,只要和眼底血管病变相关的疾病都建议做一个造影检查,如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脉络膜新生血管
    邹宸 主治医师 2017-08-24 17:14:14
  • 、多发性硬化、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9) 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如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Coats病)。 (10) 老年性黄斑病变(ARMD):通常有长期存在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M)。 (11)其他:眼内肿瘤,高血压,结缔组织病,常染色体遗传性CMR等。 (12)假性黄斑囊样水肿:FFA无渗漏。如烟酸性黄斑病变(用相对高剂量的烟酸治疗高胆固醇时)、连锁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Goldmann-Fvare病、视网膜前膜形成。 检查 (1) 病史:近期是否有内眼手术史,糖尿病史,以前是否有葡萄膜炎或眼部感染,夜盲或眼病的家族史,是否有用药史,包括局部使用肾上腺素
    曾海 主任医师 2017-04-10 14:08:04
  • 白瞳症是指瞳孔里发白,在暗处有时像猫眼一样闪光,好像什么东西都看不见。小儿白瞳症多见于以下情况。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发生在眼底视网膜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眼肿瘤中占第一位,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常为单眼,也有双眼发病。该病与遗传有关,也有人认为与病毒感染因素有关。该病一般分4期,即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期、转移期。在眼内期时,瞳孔里出现白瞳症,瞳孔区在暗处出现白光或黄光,称为“黑朦猫眼”,这种肿瘤恶性程度很高,它迅速增长,很快导致眼压增高而进入青光眼期,此时眼球胀痛伴同侧头痛,患孩烦躁不安,由于婴幼儿眼球壁甚薄,在眼压增高的情况下,眼球膨大,继而穿破眼球壁,向外扩展蔓延进入眼外期,最后经
    兰守夕 主治医师 2018-08-03 17:13:55
  • 一、发病机制本病发生于孕期短(小于36周),而出生时体重较轻(低于2000g)的早产儿,尤以与出生时合并呼吸障碍综合征而有大量吸氧有关。当吸氧时,氧张力高,致视网膜血管收缩和闭塞。停氧时,氧张力降低,视网膜血管缺血致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周边血管尚未抵达锯齿缘即已终止发育,形成了平行于锯齿缘的一分界线。在此界线与锯齿缘间则形成无血管的透明条带区。继之因视网膜血管增生变宽加厚形成视网膜内嵴,为灰白色环形条带区。嵴前后的新生血管生成并伸入玻璃体内。二、诊断(一)I临床表现依据本病的发展而将临床现象分以下三期: 1.急性活动期新生血管形成伴纤维组织增生。可导致渗出或牵拉黄斑视网膜脱离。按国际分期
    曾海 主任医师 2018-06-19 17:43:48
  • 很少再有视力下降。据报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可达21%绝大多数见于30岁之前。有作者将本病分为3期:1.第1期 用间接检眼镜加巩膜压迫检查,可见颞侧周边部视网膜受压处及其周围苍白视网膜血管无异常。视网膜亦无渗出改变。2.第2期 颞侧视网膜自赤道部至锯齿缘出现新生血管。视网膜及其下方渗出。局限性视网膜脱离,颞侧纤维血管膜牵引视网膜血管,形成黄斑偏位。3.第3期 病变进一步发展,发现牵拉视网膜全脱离。视网膜及视网膜下有大量渗出。并发症:可并发白内障虹膜萎缩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眼球前段病变。治疗及预后本病尚无有效治疗。预后的优劣,决定于病变程度和病情是否进展而异。病变区早期激光光凝,有望阻止病变
    兰守夕 主治医师 2018-08-03 17:28:14
  • Shield教授从眼底照片及眼部B超的不同表现,讲解了需要同视网膜母细胞瘤相鉴别主要其他疾病,如Coats病和永存增生性原始玻璃体(永存胚胎血管)。之后讲解了视网膜母细胞瘤按照ABCDE顺序的国际分类方法。A组:small≤3mm;B组:bigger>3mm;C组:内生型(contained seeds);D组:弥漫型(diffuse seeds);E组:外生型(extensive)。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化疗   经静脉化疗主要用于化疗诱导使用,较少出现并发症;经动脉化疗反应会比较激烈,且起到直接投递作用;经玻璃体腔化疗用于化疗诱导失败后才考虑,并且会导致玻璃体种植转移的风险;曾经的结膜下化疗已经被淘汰
    袁一飞 副主任医师 2018-03-23 16:45:00
  • 感谢您的分享
    曾海 主任医师 2017-11-20 11:18:17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