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医生头像

武娜

主治医师

适应症:

2型糖尿病

疗效:

治疗糖尿病效果好。副作用小。 详情

安全性:

较安全,低血糖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使用便捷性:

处方药,皮下注射。

禁忌
对本品中活性成分或其它成份过敏者。 低血糖发作时。
不良反应
一般来讲,与其他的胰岛素制剂一样,低血糖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当胰岛素的给药剂量远高于其需要量时会发生低血糖。而临床试验及上市使用后的观察结果表明,低血糖发生频率随着患者人群和治疗方案而变化。因此,没有低血糖发生频率的明确数据。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意识丧失和/或惊厥和暂时性或永久性脑功能损害甚至死亡。 下列不良反应按照发生频率和系统器官类别进行分类,其中发生频率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分类:十分常见(≥1/10),常见(≥1/100且<1/10),偶见(≥1/1,000且<1/100),罕见(≥1/10,000且<1/1,000),十分罕见(<1/10,000)及尚不明确(难以根据现有数据给予评价)。 
1.神经系统异常 
十分罕见:外周神经病变 对血糖控制的快速改善可能会引起急性神经痛,这种症状通常是可逆的。 
2.视觉异常 
①十分罕见:屈光异常。胰岛素治疗的初始阶段,可能会出现屈光不正。这种现象通常为一过性的。 
②偶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血糖控制的长期改善可以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的风险。然而,施以急剧性改善血糖控制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能会暂时恶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皮肤及皮下组织异常 
偶见:脂肪代谢障碍。注射部位可能会发生脂肪代谢障碍(脂肪萎缩和脂肪增生)。这一情况通常是因为在相同部位多次注射,未在注射区域内适当轮换注射部位所致。 
4.全身不适和注射局部异常
①偶见:注射部位反映。胰岛素治疗时,可能会发生注射部位反应(如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疼痛和血肿)。大多数该种反应通常为暂时性的,在继续治疗的过程中会自行消失。 
②偶见:水肿。胰岛素治疗的初期有可能出现水肿现象。这种现象通常为一过性的。 
5.免疫系统异常 
偶见:风疹,皮疹。全身性过敏反应的症状包括全身性的皮疹、瘙痒、出汗、胃肠道不适、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心悸、血压下降以及昏晕或丧失知觉。全身性过敏反应有可能危及生命。
主治功能
用于治疗糖尿病。
用法用量
个体胰岛素需要量通常在每日每公斤体重0.3-1.0国际单位之间。当患者在胰岛素抵抗时(处于青春期或肥胖状态),每日的胰岛素需要量可能会增加。而当患者体内残余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时,每日的胰岛素需要量可能会减少。 由医务人员来决定每天注射一次或几次。本品可单独使用或与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在强化胰岛素治疗当中,本品可用作基础胰岛素治疗(晚上和/或早上注射),配合短效胰岛素(餐前注射)使用。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良好的血糖水平控制,可以有效延缓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建议对血糖水平进行密切监测。
注意事项
1.胰岛素注射剂量不足或治疗中断时,会引起高血糖(特别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易发生)。高血糖的首发通常在大约数小时到数天内逐渐出现。症状包括口渴、尿频、恶心、呕吐、嗜睡、皮肤干红、口干、食欲不振和呼吸出现丙酮气味。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出现高血糖症若不予以治疗,最终可导致具有潜在致命性的酮症酸中毒。 
2.胰岛素给予量远高于需求量时,可导致低血糖。 漏餐或进行无计划的、高强度体力活动,可导致低血糖。 血糖控制有显著改善的患者(如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其低血糖的先兆症状会有所改变,应提醒患者注意。 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时,可能不出现一般的低血糖先兆症状。 
3.患者换用不同类型或品牌的胰岛素制剂的过程,必须在严密的医疗监控下进行。以下方面的变化均可能导致所需胰岛素剂量改变:药物浓度、品牌(生产商)、类型(短效、双时相、中效或长效等)、来源(动物、人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和/或生产工艺(基因重组、动物源性的胰岛素)。 患者换用本品时,可在首次给药时,或者在开始治疗的几周或几个月内进行剂量调整。 与所有的胰岛素治疗相同,可能会发生注射部位反应,包括疼痛、瘙痒、皮疹、肿胀和炎症。在注射区域内持续更换注射部位可以帮助减少或预防这些反应的发生。这些反应通常会在几天到几周内消失。因为注射部位反应而停止使用本品的情况极为罕见。
4. 少数从动物源性胰岛素转用本品且发生过低血糖的患者报告:使用人胰岛素时发生低血糖的先兆症状与使用动物胰岛素时的先兆症状不同或比较不明显。跨时区的旅行可能会打乱患者以往进餐和用药规律,因此事先应咨询医生并获得相应的指导。本品不能用于胰岛素输注泵。本品中所含的间甲酚,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 
5.运动员慎用。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 低血糖症可能会损伤患者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在这些能力异常重要的情况下(如在驾驶汽车和操作机械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风险。应特别提醒患者注意避免在驾驶时出现低血糖,尤其是低血糖先兆症状不明显或缺乏及以往经常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在上述情况下,应首先考虑患者能否安全操作。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