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83条结果

  • 3、乙肝病毒感染导致胆石症发病率增高的发病机理乙肝病毒感染导致胆石症发生的确切机理不明,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病毒的直接侵害作用:乙肝病毒除了能造成内微胆管炎症外,也能造成胆囊及外胆道系统的损害,引起病毒性胆管炎、胆囊炎,胆道系统的感染性炎症为胆泥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2.胆汁分泌异常:肝细胞受乙肝病毒侵害后,分泌功能发生改变,分泌的病理性胆汁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和胆红素,合成蛋白及胆酸障碍,胆汁不能正常排泌,胆汁成分发生改变而促进胆泥形成。3.胆囊动力学异常:肝病时胆囊收缩功能降低和胆囊排空反射障碍致使胆汁不能及时排空,造成胆汁淤积容易形成胆泥。4.免疫损伤:病毒抗原引起抗原抗体反应
    赵刚 主任医师 2023-12-09 09:01:53
  • 胆石症形成基本因素为胆汁淤滞,胆汁理化性质改变及胆道细菌感染,其中胆汁理化性状改变是基本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胆石症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张新力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各型乙肝患者中,重型肝炎、肝硬化、乙肝全组、慢性肝炎组的胆石症患病率分别是非乙肝组的4.4,3.1,2.5,2.3倍。乙肝在我国发病率很高,且近年来,胆石症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1、乙肝病毒感染与胆泥形成之间的关系过去,人们认为乙肝病毒是专一性嗜病毒病毒的复制和所引起的细胞损害局限于肝脏。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乙肝病毒可以在外组织尤其是胆道系统存在并引起免疫损伤,不仅能造成胆道炎症,而且使胆汁滞留、代谢发
    赵刚 主任医师 2023-11-30 09:31:26
  • 再去就诊病情已经进展至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了。再者由于对乙肝的恐惧认为病毒携带者不可以结婚。目前可以明确的是病毒携带者可以结婚,但婚前必须检测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即“两对半”,如均阴性,就必须注射乙肝疫苗,待产生抗体后就可以结婚了。2.乙肝携带者是指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水平高于检测值,组织无明显炎症,影像学检查也未发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这部分人群不需要治疗,可以象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不应该受到歧视,但要注意平时作息要有规律,避免劳累,饮食以清淡为主,尤其是不要饮酒,最重要的是需要每隔6-12月去查一次肝功能/病毒载量/彩超等,发现肝功能异常要及时治疗。乙型肝炎患者是指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水平
    周朝晖 主任医师 2021-08-18 09:30:46
  • 原创 沈军 复旦儿科感染 2024年07月13日 18:35 上海 背景: 1. 2022年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5.6%; 2. 2020年我国孕妇HBsAg阳性率5.4%; 3. 目前我国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为24%和15%; 4. HBV感染存在家庭聚集性。 2024年成人乙肝筛查主要的建议: 1. 成人应普筛乙肝,一生至少一次; 2. 乙肝高危或暴露人群应定期筛查; 3. 妊娠时尽早测HBV指标; 4. 筛查乙肝三项指标:HBsAg、抗-HBs、抗-HBc,三项均阴性需接种乙肝疫苗,HBsAg和抗-HBc任一阳性需就诊; 5. 乙肝阳性需长期随访管理
    沈军 主任医师 2024-07-16 21:42:12
  • 临床表现往往提示肝病较重,根据肝功能测定,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穿刺)结果,我们可以评判慢性乙肝的严重程度,事实上评判肝病严重程度是一复杂的问题。三、抗病毒指征。目前乙肝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DNA升高)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1、肝功能反复异常,谷丙,谷草转氨酶异常或和胆红素升高,提示肝脏有活动性炎症,或经过保降酶治疗后仍然无法正常者。2、不管肝功能是否正常,肝脏彩超或者弹性测定提示有纤维化的表现。3、活检(穿)提示炎症程度较重(G2)或者有纤维化(S1)者。4、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年龄30岁的乙肝患者,应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有可能感染
    张顺财 主任医师 2021-01-13 09:55:26
  • 正常:患者的肝脏生化学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均恢复正常水平,这表明肝脏的炎症得到了控制,肝脏的代谢、解毒、合成等功能得以良好维持。4.肝脏组织病变改善:通过影像学检查或活检等方法,可以观察到肝脏组织的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减轻或消失,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基本恢复到健康状态。此外,有的患者在达到功能性治愈时,还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抗-HBs),这是免疫系统对病毒产生反应的一种表现,意味着患者对乙肝病毒有了一定的抵抗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达到了功能性治愈,患者细胞核内的病毒也可能未被完全清除,因此仍存在复发的可能。但需要注意的是,乙肝临床治愈并不等同于完全彻底治愈。因为乙肝病毒具有嗜性和
    刘黎黎 主治医师 2025-01-06 17:33:39
  •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是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导致的疾病。传播途径。HBV的传播途径是经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和性接触传播。在我国以母婴传播为主,占新发感染的40%-50%,多发生在围生期,通过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或体液传播。母亲HBeAg阳性、HBVDNA水平高者更易发生母婴传播。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传播。疫苗接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剂,按照0、1、6个月的程序,即接种第
    奚肇宏 主任医师 2023-10-30 15:50:44
  • 小三阳就没事,其实是一个认识误区,病毒阳性小三阳的危害越来越受到肝病专业医务者的重视。小三阳也只是反映感染乙肝病毒后机体的乙肝免疫标志物状态,同样不代表病情轻重。其临床意义可以归纳为:恢复期、传染性弱、长期持续易癌变。3、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俗称大二阳。是乙肝五项中的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阳性,相比乙肝大三阳只是少了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肝脏损坏严重、症状明显,是大二阳共同的特点。大二阳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因此,大三阳变大二阳后,如果转氨酶升高且
    叶臻 副主任医师 2019-08-18 16:22:04
  • 结果,我开具了生长激素注射液处方,指导家长在家进行皮下注射,每周5次。治疗初期,每3个月复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及IGF-1水平,以调整药物剂量,目标是使生长激素峰值水平达到正常范围、IGF-1处于参考范围内。2. 优化乙肝治疗:与感染科我协作,评估现有抗病毒治疗方案,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治疗药物或剂量,以进一步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3. 营养干预与生活方式调整:建议增加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D的摄入,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以改善全身状况,为身高增长创造有利条件。治疗效果与预后经过1年的规范治疗与随访,艺辰的生长激素峰值水平上升至15ng/mL,IGF-1水平亦恢复正常范围。同时,他的生长
    生长发育 健康号 2024-04-24 21:56:43
  • 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指征 并非所有乙肝阳性患者都需要立即接受抗病毒治疗。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包括: 1. HBVDNA载量:HBVDNA是病毒复制的标志。通常,当HBVDNA载量高于2000IU/mL时,提示病毒在体内活跃,可能需要治疗。 2. 肝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可以反映肝脏的炎症和损伤情况。持续性ALT升高通常提示肝脏有炎症,可能需要抗病毒治疗。 3. 肝脏病理变化:通过肝脏活检或无创性肝脏硬度测定(如FibroScan),可以评估肝脏的纤维化和炎症程度。如果发现有明显的肝纤维化或肝硬化,也提示需要治疗。 4.
    刘黎黎 主治医师 2024-09-03 19:21:01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