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淳的发布

  • 专家简介:方淳,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国内较早从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专家,是国际上具备颅内血管覆膜支架血管重建技术为数不多的神经介入专家之一主持完成脑血管疾病血管内介入微创治疗累计超过2千例次,擅长各类血管性病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尤其擅长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的脑血管病和超早期脑梗死,颅内及颈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

  •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0,36(05): 433-445一、背景颅内动脉瘤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3%~5%,患者每年发生动脉瘤破裂的概率约为095% [1] 然而,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其致死率可达40% [2] 因此,对于颅内动脉瘤的及时干预非常重要当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被国际未破裂颅内动脉...

  • 专家简介:方淳,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国内较早从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专家,是国际上具备颅内血管覆膜支架血管重建技术为数不多的神经介入专家之一主持完成脑血管疾病血管内介入微创治疗累计超过2千例次,擅长各类血管性病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尤其擅长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的脑血管病和超早期脑梗死,颅内及颈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

  • 专家简介:方淳,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国内知名脑血管病介入专家,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突出贡献专家、优秀中青年专家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介入科主任, 擅长各类血管性病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尤其擅长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的脑血管病和超早期脑梗死,颅内及颈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在脑卒中急救和预防治疗有很深造诣据了解,颅内动脉...

  • 拓展阅读 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采用以往常规的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或者其他介入治疗的方法,术后的复发率很高而颅内血流导向装置(PED)是用来治疗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革命性介入产品,国外PUFS研究术后三年的动脉瘤造影随访动脉瘤闭塞率达到934%通过植入到所累及的病变动脉后使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缓慢的在动脉瘤内形成血栓,并使得内膜上皮攀爬到支架表...

  • 1、脑动脉瘤介入手术后,大腿穿刺点需要制动8个小时,并用弹力绷带施加压力包扎24个小时意识恢复清楚便可以将床头摇高15˚,可以吃软烂的食物,不吃牛奶、豆浆等容易产气的食物,不吃冷的、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多喝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头部疼痛在术后不会马上消失,颅内出血需要一段时间的吸收,如果再次出现剧烈的头痛就要警惕动脉瘤破裂再次出血2、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后,部分患...

  •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适用于:1巨大的、手术难以切除或手术难以接近的动脉瘤(如海绵窦段、眼动脉起始部、椎基动脉系统的动脉瘤)2高龄或全身其他系统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3手术夹闭失败者4梭形宽颈或无颈动脉瘤、囊状动脉瘤5除禁忌证以外的一切动脉瘤,均可首先采用栓塞治疗,在栓塞不成功时,仍可考虑手术治疗禁忌症1很小的动脉瘤2小而宽颈的动脉瘤3动脉瘤颈狭窄球囊难以通过为可脱性...

  • 颅内动脉瘤是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有:开放性手术治疗(夹闭治疗等)、血管内介入治疗(弹簧圈,血流导向装置, 液体栓塞剂,支架等)、保守治疗并控制危险因素等开颅手术:1、颅内动脉瘤颈夹闭术:根据动脉瘤的朝向、动脉瘤颈的长短等选择合适的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常用方法2、动脉瘤包裹术:如果患者瘤颈比较宽、梭形动脉瘤等不宜夹闭,可以采...

  • 脑动脉瘤是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引起的动脉局部异常扩张看上去就像血管上长了一颗气球,里面充盈着血液,是一种脑血管病,虽然名称叫做动脉瘤,但其实并不是肿瘤、不会扩散,也不需要放疗、化疗多通过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CT血管造影术CTA发现

  • 脑动脉瘤患者要戒烟,避免加重脑血管病的风险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防止血压波动,增加颅内动脉压力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日常要自我监测血压,尽量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对于未进行手术的患者,要定期复查,通过CTA或MRA密切观察动脉瘤的大小和形态变化手术的患者要积极进行康复锻炼,尽快恢复功能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