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马来酸依那普利口腔崩解片

的介绍
各期原发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各级心力衰竭对于症状性心衰病人,也适用于:提高生存率;延缓心衰的进展;减少因心衰而导致的住院;预防症状性心衰对于无症状性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适用于:延缓症状性心衰的进展;减少因心衰而导致的住院;预防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冠状动脉缺血事件,适用于: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所导致的住院。

相关标签: 高血压 盐酸贝凡洛尔片 米诺地尔 阿司匹林肠溶片 心功能不全 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控释片 呋塞米 利血平 卡托普利

专家解读
医生头像

宫雪

医师

适应症:

高血压、心衰、肾性高血压

疗效:

本品属于ACEI类药物,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具有显著疗效,患者的依从性好。 详情

安全性:

眩晕和头痛是本品常见的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能有头昏、头痛、嗜睡、口干、疲劳、上腹不适、恶心等不良反应。

使用便捷性:

本品携带方便,温水冲服即可。

禁忌

1、症状性低血压。

2、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

3、肾功能不全。

4、过敏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5、用膜翅目动物的毒液脱敏时的过敏样反应。

6、血液透析的病人。

7、咳嗽。

8、手术/麻醉。

不良反应

1、晕眩和头痛是较常见的副作用。2%~3%的病人报告感觉疲乏和虚弱。少于2%的病人报告发生其他副作用,包括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晕厥、恶心、腹泻、肌肉痉挛、皮疹和咳嗽、肾功能障碍、肾衰和少尿罕见。

2、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有报道在面部、四肢、唇、舌、声门和/或喉部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但罕见(请参阅注意事项)。

3、在临床对照实验中或药物上市后发生的极罕见副作用有:

(1)心血管系统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可能继发于高危病人的血压过低(请参阅注意事项)胸痛;心悸;心律失常;心绞痛;雷诺现象。

(2)胃肠道系统肠梗阻;胰腺炎;肝功能衰竭;肝炎-肝细胞性或胆汁郁积性;黄疸;腹痛;呕吐;消化不良;便秘;厌食;胃炎。

(3)神经系统/精神方面抑郁;精神错乱;嗜睡;失眠;神经过敏;感觉异常;眩晕;异常梦。

(4)呼吸系统肺浸润;支气管痉挛/哮喘;呼吸困难;流涕;咽痛和声嘶。

(5)皮肤多汗;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Steven-Johnson综合症;毒性表皮坏死松懈;天疱疮;瘙痒;荨麻疹;秃发。

(6)其他阳痿;潮红;味觉改变;耳鸣;舌炎;视觉模糊。

曾报道一种具有部分或全部以下症状的症候群:发热、浆膜炎、血管炎、肌痛/肌炎、关节痛/关节炎、抗核抗体阳性、血沉增快、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白细胞增多,也可出现皮疹,光过敏及其他皮肤病的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上实验室标准参数的重要改变极少与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相关,但有血尿素和血清肌酐升高、各种肝的酶类和/或血清胆红质增高。这些常在停用后恢复。也曾发生过高血钾和低血钠。还曾报道过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降低者。自马来酸依那普利上市后,曾报告少数病例发生中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和粒性白细胞缺乏,不能排除这些情况与马来酸依那普利的使用有关。

主治功能

1、各期原发性高血压。

2、肾血管性高血压。

3、各级心力衰竭对于症状性心衰病人,也适用于:提高生存率;延缓心衰的进展;减少因心衰而导致的住院。

4、预防症状性心衰对于无症状性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适用于:延缓症状性心衰的进展;减少因心衰而导致的住院。

5、预防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冠状动脉缺血事件,适用于: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所导致的住院。

用法用量

本品的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因此餐前、餐中或餐后服用均可。本品为口腔崩解片,将本品置于舌上,约半分钟左右药片崩解完全,吞咽即可,不需用水送服,口舌略加运动可以加速药片崩解,进一步缩短服药过程。

原发性高血压根据高血压的严重程度,起始剂量为10毫克至20毫克,每日1次。对轻度高血压,建议起始剂量为每日10毫克。治疗其他程度的高血压,起始剂量为每日20毫克。常用维持剂量为每日20毫克,根据病人的需要,可调整至最大剂量每日40毫克。

肾血管性高血压因这类病人的血压和肾功能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特别敏感,应从较小的剂量(如5毫克或以下)开始治疗。然后根据病人的需要再对剂量加以调整。对于多数病人,服用20毫克本品,每日一次可收到预期的疗效。对近期使用利尿药治疗的高血压病人,建议慎用此药。

与利尿剂联用治疗高血压开始服用本品后,可能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对近期用利尿剂治疗的病人这种可能性更大。因这些病人可能有血容量不足或失盐,因此建议慎用。在开始服用2~3天前,应停用利尿剂治疗。如不可能,应从小剂量(5毫克或以下)开始,以确定其对血压的起始效应,然后根据病人的需要对剂量加以调整。

注意事项
1.症状性低血压 
症状性低血压极少发生于无并发症的高血压病人,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的高血压病人,由于利尿剂治疗、饮食限盐、透析、腹泻或呕吐等而致血容量不足,则较有可能发生低血压(请参阅药物相互作用)。在无论是否伴有肾功能不全的心衰病人中,曾观察到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心衰程度较重的病人,发生的可能性最大,这从用大剂量利尿剂、低血钠或机能性肾功能不全就能反映出来。这类病人应在医疗监测下开始治疗,而且每当调整马来酸依那普利或/和利尿剂的剂量时,都应密切随访观察。同样的处理也适用于患缺血性心脏病或脑血管病的病人,因为在这些病人中血压下降过多可能导致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如果出现低血压,病人应仰卧,必要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短暂性低血压反应并不是继续用药的禁忌症。通常在扩充血容量后,一旦血压上升,便可给药。 一些血压正常或偏低的心衰病人,服用后,可能出现全身血压进一步下降。这种作用是预料中的,且通常不必因此而停止治疗。如低血压出现症状,则有必要减少剂量和/或停止使用利尿剂和/或本品。 
2.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 
与所有的血管扩张剂一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于左心室流出道梗塞的病人时,应该谨慎。 
3.肾功能不全 
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始治疗后发生的低血压,可使一些病人的肾功能进一步受到某些损伤,已有报道这种情况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但通常都是可逆的。 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可能需要减少剂量和/或减少用药的次数(请参阅用法用量)。一些双侧肾动脉狭窄或独肾且肾动脉狭窄的病人,曾出现血尿素和血清肌酐增高,通常停止治疗可获逆转;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更是如此。 某些以前没有明显的肾脏疾病的病人,当同时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和利尿剂时,通常有轻度和一过性的血尿素和血清肌酐的升高,可能需要减少剂量和/或停用利尿剂和/或马来酸依那普利。 
4.过敏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据报道,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马来酸依那普利)的病人,偶有报告发生面部、四肢、唇、舌、声门和/或喉的血管神经性水肿者,这可在治疗期的任何时间发生,这时应立即停用本品,并给予适当的监护,以保证在病人出院之前症状完全消退。尽管抗组织胺药物对解除症状很有用,但当肿胀局限于面、唇部位时,一般可以不经治疗而消失。 血管神经性水肿伴有喉部水肿可能导致死亡。当水肿发生在舌、声门或喉部时,可能引起气道阻塞,应立即给予适当治疗,包括诸如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溶液(0.3毫升~0.5毫升)和/或立即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 据报道,与非黑色人种相比,黑色人种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造成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生率要高。 有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无关的血管神经性水肿病史的人,在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时,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危险性可能增高。 
5.用膜翅目动物的毒液脱敏时的过敏样反应 
当用膜翅目动物的毒液对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的病人进行脱敏时,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过敏样反应,这种情况较罕见。在每次脱敏前,暂时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避免这一反应。 
6.血液透析的病人 
用高透量膜(如AN69)进行透析的同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的病人,曾报告过有这类过敏反应发生,对这类病人应考虑用另一类型的透析膜或用另一类的降压药。 
7.咳嗽 
据报道, 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引起咳嗽,其特点是无痰、持续、停药后可能消失。在鉴别诊断咳嗽时,应考虑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引起咳嗽的可能性。 
8.手术/麻醉 
对于正在进行的大手术或使用可能引起低血压的麻醉药物进行麻醉的病人,依那普利阻断由于代偿性肾素释放引起的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如果发生低血压,且考虑是上述机制所致,则应扩充血容量加以纠正。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