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 | 上海同济医院方淳:人生就是一次无心插柳
2021年02月18日 805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文章转载自:问健康
专家简介:方淳,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国内较早从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专家,是国际上具备颅内血管覆膜支架血管重建技术为数不多的神经介入专家之一。主持完成脑血管疾病血管内介入微创治疗累计超过2千例次,擅长各类血管性病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尤其擅长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的脑血管病和超早期脑梗死,颅内及颈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在脑卒中急救和预防治疗有很深造诣。
采访笔记
“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用这首歌,诠释他对理想的态度,想必是准确的。
同济医院影像科副主任,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方淳。擅长复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从仁济到六院,到东方,再到同济。他说,每一步都离理想更近一些。问及他的理想,他说自己也说不清,就是做那些对的事,一直做下去,不后悔。
当初没能进入心仪的外科,他有过很强的失落感。可是,现在做介入手术,每天五六台,全国各地到处跑,他已经是介入治疗“脑卒中”的公认的高手之一。“每次手术要背铅衣,三十斤重,每次脱下,身上全湿透。”
当初进影像科,他觉得是第三现场,但是,“国际上医疗最新的技术,总是影像技术,后浪很快超越前浪,永远充满新奇。”如今,他乐此不疲,他看过的影像,数以万计。
他相信一万次的理论,“第六感有时候会很强烈,不过,都是在无数次经验的基础上。”他读片的时候,抿着嘴,目光如炬,“有人说像福尔摩斯,是的,从无数根脑血管里找出有问题的那一根,有点要嗅觉,更需要定力。”。
“从没想过能走多远,每天都有压力和难题,尤其是之前基础薄弱,宣教不足。”他说,每天考虑最多的,是三五个月,甚至三五年后,这个科室的使命与前程。
“人生就是一次无心插柳。”临别,他这么说。
初出茅庐
“How many roads must aman walk down,before they call him aman?”正如鲍勃迪伦的歌中所唱,医学路向来都并非坦途,很多医生数十年的努力下来,其中的艰辛困苦,实在是不足外人道。
方淳也曾经是一名“追梦人”,他跟随着身为心外科医生的父亲的脚步,少年时期就一只脚跨入了医学的道路上。然而很多事情并不能总是遂人心意,在结束五年的本科阶段后,一心想进外科的他却发现,自己面临的是医院的外科科室人员都已经饱和的窘境。迷惘中,人力资源部主管为他指了一条路:你去搞“介入”吧。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即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介入治疗的切口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如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等。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
那时的介入治疗,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概念。但是方淳听人介绍说,介入治疗会是第二个“外科”,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可是进入了华东医院之后,他却发现自己又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介入科只是放射科下面的二级学科,而且由于是新兴技术,大家都在学习阶段,根本没有相关的老师来教他。
一直到两年后,他才得到机会去当时介入做得最好的中山医院去学习,算是初出茅庐。后来又到了华山医院,第一次接触到了脑血管造影。再回到华东医院后,他看着面前全国最好的影像设备,惋惜虽有良弓却没有力士能够挽弓射雕的现状,怀着学习的渴望,他又想离开了。
渐入佳境
这次他的下一站是仁济医院。机缘巧合之下,他认识了仁济医院蓄意进取的影像科主任陈克敏教授,还有影像学方面的元老之一徐惊伯教授。所以在仁济的五年间,他可以说是真正找到了施展的舞台。影像科接收新鲜事物的比其他任何一个科都快,世界在变,它马上就变了。他可以接触到最先进的东西,看最先进的文章,和老一辈人之间的差距缩短得很快。
方淳在这五年里打了很好的基础,血管介入方面,当时他们与血管外科合作,他的手术量已经达到上海前三位。
“当年我们的工资加奖金大概是700块一个月,很多同学跳槽到药厂,工资是三四千。这个差距是很大的。但我还是坚持白天做介入,晚上看片子,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过来的。想要真正学会一样东西,那你必须多付出一点吧。”
当时方淳的老师陈克敏教授,是很严谨的一个人。他白天有很多行政事务在忙,晚上还是留下看片子,勤奋程度是下属的标杆。那时方淳写的第一篇文章,写完以后给陈教授改,拿回来一看,他无地自容——从头到尾满纸被修改过。这对他起了很大的鞭策作用。
方淳在仁济医院度过了从住院到主治医生的阶段。2001年,他再次调动来到第六人民医院,一待就是十年。这十年也是介入手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国内有了正规化的培训和门诊,也有幸得到了国内知名神经介入元老之一专家李明华教授指点,十年间从单纯的放射科介入大夫,转型成了一个神经介入科大夫。
2004~2005年,方淳与另外一个医生合作,成立了六院第一个介入病房,到2006年发展为19张床位的独立病区,专业的团队。六院李明华教授领衔的“神经介入中心”,在华东地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经过2005年晋升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随后美国一流的脑血管介入中心学习,师从国际著名神经介入专家,技术日趋成熟,逐渐成为了中心的中流砥柱,很多在那里受过培训的学生,现在都是各大医院的中坚力量。
多学科合作
2010年,方淳的下一站是东方医院。开始他担任放射科副主任,主管介入;一年以后,成立了神经介入专科,脑血管介入独立成科,这在上海是第一家。
回首过往各个阶段的历程,他在六院的十年,是在脑血管领域的业务和人际的不断积累,到了东方医院,是业务的进一步积累和成熟阶段,还有管理能力的提升。而在同济医院,他对疾病各方面的认识,应该是有所变化的。
“到了现在,我们应该注重,面对疾病,手段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手段组合的治疗。一种技能包打天下,是有局限性的。多学科合作,是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他现在需要带好一个团队,建设好一个科室,这是不一样的发展挑战。开始的时候,东方医院的介入手术量几乎是零,而在方淳的带领下,就诊人数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前两年已经连续保持每年500台左右脑血管介入手术量。得到了学界的认可,获得了多项的学术任职包括国家级学会委员和上海市专业学会的主任委员等。
如今,他带着新的想法来到了同济医院,迎接新的挑战。他觉得自己到达了一个瓶颈,如果在瓶颈处耗下去,他不愿意,所以他到同济医院来完成一个新的目标:组建一个多学科合作的脑血管介入治疗团队。
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团队,以前很多事情方淳都可以不用管,但是现在要从头开始培养人员。在早期的时候,设备,各方面的人员组合,队伍的建设,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作为一个主任,累是不可避免的。他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候是下了手术台,病人没事了的时候。其他时候,都会有无形的压力在肩头。压力来自于责任,正如超级英雄的注解一般:“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方淳有时候会自嘲说,自己可能是跳槽最多的一个医生了,有可能是因为想法多了一点。接下来他将会遇到充满挑战的自己。但是他一点都不惧怕挑战。介入这一行里面的手术,他都尝试过了,最先进的技术也都掌握了。他有自信,有体力,有能力,还可以再去做一些更大的事情。他的目标是做成一个以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合作,脑卒中做得最漂亮的一个团队。而他自己,只是当中一份子,在里面默默地尽自己的努力。
每一天手术台下来,脱下三十斤重的铅衣,背后的汗水都湿透了他的手术服。介入放射科医生现在都被叫做“铅衣人”,为了防止受到辐射,不得已必须要穿着它。但是还是会受到一些辐射的损伤吧?这就没有办法考虑了。
方淳说,既然走上这条路了,那就要继续走下去。铅衣不是那么好背的,穿上铅衣的每个医生,都是战士。
口述实录
《问健康画报》: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概念是什么?
方淳:神经介入脑血管治疗,就是利用血管内导管技术,在脑血管造影(DSA)的支持下,对脑、脊髓血管病变进行治疗。这是一个高精尖的技术。其实脑血管病是个常见病,这些病人都在我们身边。通常经过内科治疗以后,病人好了出院,但是根据卫计委的统计,大多数病人都会在五年之内复发,因为没有治除病根。9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是动脉瘤的破裂,除了被动地等待“定时炸弹”病人发病,关键是“治未病”,给高危因素患者提前做影像学检查,从而避免无法挽回的后果。
《问健康画报》:怎么防止脑中风?
方淳:预防很难,有一级预防,二级预防,过程非常复杂。通过饮食等高危因素的控制是最简单的一些基本方法。对于已经产生狭窄病变的患者来说,要把它提前筛查出来,不要等发病再做治疗。先通过药物治疗,必要时介入治疗,来防止急性发病。已经发病的时候,要尽快抢救,时间就是大脑。
《问健康画报》:你经历过的比较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方淳:有时候尽了全力去救治病人,但是效果不好。这不是说我们不愿意去尽力治疗,而是我们的认识有局限性的。介入影像在不断更新,不断发展,新的事物出来以后,虽然可以看到希望,但是缺乏大众病例的一些经验,必然会碰到一些新的问题。新的问题发生以后,在你没有找到解决办法的时候,其实是非常遗憾的。
《问健康画报》:看片子的时候,有没有其他人忽略的细节被你发现了?
方淳:应该不少。在东方医院的时候,有过一个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在其他医院治疗时,诊断是明确的,但是却越治越重。两三个月后,他来到了我这里。在确定了诊断无误的情况下,我们给他做了第二次治疗,术后恢复相当好,所有症状都减轻了。后来总结发现,是第一次手术时忽略了一些细节,在不能判定明确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把常规的一些手术通路毁掉了。
《问健康画报》:你在看着片子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方淳:片子是可以发掘患者的疾病根源的有效手段之一。一些患者经过内科治疗以后,去做一个血管检查,就会发现,单纯的药物治疗可能会预测了他的远期。影像学医生其实有一种预测性,所以影像科随着医学发展越来越重要了。
《问健康画报》:如何练就一双带有第六感的慧眼?
方淳:就是从实习医生、住院医生开始,几万张片子看下来。单纯看片子也是有局限性的,还要结合临床才能让你的诊断效率提高。还有心性很重要,心必须静得下来,才能在这张片子里面找到别人找不到的东西。现在影像科信息量是很大的,有一层一层的断面,不同的切面,不同的序列,如果你不能静下心来把这些都阅读完,那肯定会有疏忽的。
做多了以后肯定会有第六感的,一种敏锐性会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产生。在寻找病因的过程中,你就像个侦探一样。但是线索往往很多,脑血管有多少条,它就有多少条线索给你。要把这些线索一个个去梳理,才能找到你最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