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妊娠期糖尿病
2020年10月15日 805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全世界共有4.15亿成年糖尿病患者,相当于每平均11人就有一个糖尿病人。在这其中有一类特殊的人群,那就是“糖妈妈”。孕妈妈患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孕前就患有糖尿病的准妈妈,妊娠期体内糖代谢出现变化,血糖控制更加困难,更易出现胎儿先天畸形,孕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发病均可增加。另一种,是怀孕期间出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
Q: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A:妊娠糖尿病是指在怀孕前未出现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妊娠期间首次发生糖耐量异常的概率约为1%-3%。“糖妈妈”也会出现“三多”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但妊娠期间食量增大、尿频是常有的症状,所以也经常被忽略。
Q:妊娠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A:对于胎儿来说,随母体血糖的升高,出现巨大儿的风险大大增加,民间讲的“生个大胖小子”其实并不算健康,胎儿肥胖近期来看可能增加难产和分娩损伤的风险,远期还可能增加出生后肥胖、糖尿病的风险。另外,胎儿在体内为适应高血糖的环境,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也相对增加,出生后没有高血糖的供给,很可能出现新生儿低血糖的情况。对母体来说,巨大儿可能出现难产、分娩损伤等近期危害,远期危害可参照其他糖尿病患者。
Q:哪些人容易出现妊娠糖尿病?
A:妊娠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年龄偏大、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病史或巨大儿分娩史、妊娠早期空腹尿糖反复阳性等。
Q:如何诊断妊娠糖尿病?
A:妊娠糖尿病筛查一般在孕24-28周进行,即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前禁食至少8h,试验前连续3d正常饮食,即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g,检查期间静坐、禁烟。检查时,5分钟内口服含75g葡萄糖的液体200-300ml,分别抽取孕妇服糖前及服糖后1、2h的静脉血(从开始饮用葡萄糖水计算时间),并测定血糖水平。诊断标准如下:
正常范围 空腹血糖<5.1mmol/L
服糖后1小时<10mmol/L
服糖后2小时<8.5mmol/L
可以发现,对于孕妇来说,血糖的要求其实比非妊娠人群更加严格。
Q:如何预防成为“糖妈妈”?
A:首先,注意餐次分配,少食多餐,可将每天应摄取的食物分为5-6餐,避免晚餐与隔天早餐的时间相距过长,所以睡前可以补充一些点心(但是如果第二天要去产检查空腹血糖的话,那就不要吃夜宵了)。其次,饮食以清淡为主,控制植物油及动物脂肪的用量,减少油炸、油煎的烹调方式,尽量用蒸、煮、炖等方式。还要注意多摄入膳食纤维,包括粗粮、蔬菜、水果等,但对于水果来说还是需要限量,特别是含糖分高的水果。
Q:如果发现妊娠糖尿病该怎么办?
A:若发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饮食、运动控制以及用药,平时加强自我血糖监测。另外,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准妈妈,在早孕期就可进行空腹血糖的筛查,以求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