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杏林】夏日养生·艾灸很好

2021年05月05日 1025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夏日养生·艾灸很好

         文/谢宁会

      笔者在养生馆从事传统中医健康养生工作多年,在熟练掌握推拿、按摩、刮痧、针灸、拔火罐等各种中医药疗法的同时深入研究艾灸疗法,无论寒、热、虚、实病症,内、外、妇、儿各科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艾灸疗法情有独钟。

        一灸,二针,三用药,艾灸疗法产生于远古时代,当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我们的祖先就主动将火用于治疗疾病,艾灸疗法一直存在于人民生活中,艾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曾经有一段时间国人淡忘了它,人们说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近年来,随着老百姓养生意识的日益增强,国家的大力支持,艾灸疗法重新回到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艾草又称“医草、灸草”为北半球一广布野草,在我国广为生长,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诗经·王风》中就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记载。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在其长诗《离骚》中也提到艾,云“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说到屈原,自然会想到端午节,我国民间自古至今就有在端午节“门前悬艾,以禳毒气”的习俗。现代的研究已经从多方面证实了古代艾叶“避邪”的认识是有科学道理的,艾叶确实能够抑制或杀灭瘟疫流行的“邪气”—细菌和病毒。艾叶在全国上下的应用自古至今是十分普遍,“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可见民间对艾叶治病作用是十分肯定的。其作为药物正式记载首见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利、吐血、、、;他对艾叶功效的描述是后世一直所遵循的主要应用功效。“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巨额之阳气,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火灸,能透诸经除百病”清代吴仪洛在其《本草从新》中详细论述艾与灸的功效。

        艾草,我国处处有之,艾绒易得,易燃而不松散,热力深厚,渗透力强,持久而温和,气味芳香,醒神;艾绒的种种优点,使得其成为灸疗的最主要材料。艾灸疗法,概而言之,是以利用艾绒等物燃烧生热、灼烫或熏熨人体穴位经络为主要形式的一类治疗方式。艾与灸已是浑然一体,艾灸时产生特殊的“药气”加上热刺激,由灸穴的皮肤及随呼吸被人体吸收,能够起到广谱抗菌、抗病毒、杀灭微生物及改善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有直接“驱邪”的效应,还具有温阳通络、散寒止痛、扶正安神、止血安胎、防病保健等功效。

       灸法种类众多,常用艾灸疗法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其中艾炷灸又分为直接灸(瘢痕灸、无瘢痕灸)和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艾条灸又分为悬起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和实按灸(太乙针灸、雷火神针灸)。

        艾灸疗法治疗要诀:1、初病灸局部,久病重整体:于患病初起之时,邪正相争的一般局限局部为主,此时仅施灸于患处、局部腧穴,往往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感冒初期艾灸大椎穴,能够明显减轻头痛、发热、肌肉酸痛等临床症状;久病则病已传化,阴阳失和,此时艾灸治疗需要重视整体配穴,灸通脏腑经络,调整阴阳,达到从根而治的目的。2、灸法宜早,宜恒,宜通腑气:有病需早治,《千金方》就记载:“凡卒患腰肿、跗骨肿、痈疽、疖肿、风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在身体初觉不适就能够进行艾灸治疗,有“立愈”之功;而一些陈年慢病、老病、痼疾,艾灸治疗又应持之以恒,论持久战,医者和患家双方都要长期艾灸的心理准备,艾灸治病不单要解除可见的症状,而且要以除病根、健身为目的,促使健康长久;久病常致脏腑气机呆滞,艾灸治疗每有必要先通其腑气,促使胃肠的消化、吸收、排泄功能趋于正常,机体气血生化有源,体内的积滞及病理产物易于化解、排出,各种病症随之能解、好转,如各类慢性疾病的灸治过程中增加中脘,足三里等穴位以增强脾胃运化功效;3、灸贵有序,急者为先:施灸一般按照先上后下,先阳后阴的次序进行;在慢性病灸治过程中出现外感,二便不通及水肿等“急症”时,应该先灸治急症。

        常规灸量的把握也是临床应用艾灸疗法要注意的重要内容。一是腧穴的选择宜适量,一般精选2~3穴;一是壮数和时间宜适度,麦粒灸每穴每次2~8壮,温灸每穴每次15分钟左右;再有就是根据病情把握疗程。

        艾灸治疗过程中常产生三种不同灸感:第一阶段为灸火循经,多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三种火热感现象,表明体内的经气被激活起来;第二阶段为正邪相争,多表现为酸、麻、胀、痛、痒等灸感,表明体内的经气被激发与病灶的邪气相互斗争;第三阶段驱邪外出,多表现为风、寒、凉、冷的灸感,表明体内的经气充裕,开始将病气逐出体外。灸感因人而异,不同体质感觉不一,“气至”为要。

        艾灸疗法适用病症十分广泛,内、外、妇、儿各科的急慢性疾病,不论寒热虚实、表里阴阳都有艾灸疗法适宜症。从功效作用可归纳出如下几方面病症:1、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适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酸麻胀痛病症,如风寒湿痹、痛经、闭经寒疝腹痛等病症;2、疏风解表、温中散寒,适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及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病症;3、温阳补虚、回阳固脱,适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元阳暴脱之症,如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休克、虚脱等病症;4、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适用于治疗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及崩漏日久不愈等病症;5、消淤散结、拔毒泄热,适用于治疗外科各种疮疡初起及瘰疠等病症,还可用于疮疡溃久不愈,有促进愈合,托毒生肌的作用;6、灸补丹田之气,延年益寿,无病常灸,可使气血充沛,经脉畅通,从而达到强身健体、调和气血、排毒养颜等疗效。

        艾灸疗法原本是古代民众医疗实践的产物,并无高深及神秘可言。早在晋隋时期著名医家陈延之在其《小品方》中便指出“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为师解经者,针灸随手而行;非师所解文者,但依图详文则可灸;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逐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艾灸疗法简便易知,艾灸疗法的普及不但是可行的,而且很有必要。普通民众都可学习以自灸,促使民众积极参与自我保健、治疗的实践中来,从而有助于纠正在医疗活动中患者过于依赖专业医生的被动局面,在预防保健、常病治疗、病后康复等方面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日养生在于养阳,养阳的首选生活方式是:阳光与自然汗出;养阳的首选保健方式是:艾灸,以热养阳,健康久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