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水散辅助治疗结核性胸水的研究项目简介
2014年12月18日 748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目前,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率亦不容乐观,在我国,结核更是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机制有两种,一即结核菌代谢产物到达胸膜引起的胸膜炎,在胸水中一般找不到结核菌,若治疗及时有效则预后良好不易复发;二则为结核菌到达胸膜引起的胸膜炎,在胸水中可找到结核菌,胸部可发现胸膜上多有结核病灶(又被称为胸膜结核),胸腔镜检查则见胸膜上的黄白结节、红斑以及广泛的粘连,对病损处尤其是肋脊角区域进行咬检行结核菌培养,可获得100%组织学上的准确度与76%培养阳性率。王志刚等对62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结核分支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总耐药率为19%,初治耐药率为18%,复治耐药率为40%。这些耐药病例的存在为结核性胸腔积液(TPE)的治疗带来了难度,实践证明,即便是敏感病例,胸膜结核的存在也使的临床上出现了大量难治性TPE,TPE的并发症如:胸膜肥厚、结节、粘连、局限性渗出、脓胸、自溃性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亦随之增多,给病人的给身心带来严重伤害。
多年来我们治疗TPE一直采用与肺结核相同的标准化疗方案,即2HRZE(S)/4HR,我们临床观察发现有40%以上的病人在疗程结束不能治愈,胸膜肥厚发生率达50%;急性渗出期一般加用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但多项实验证实它在改善病人肺功能、防止胸膜增厚或粘连方面并不具有优势,Cochrane评价认为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激素的应用对TPE的治疗有效,且还可免疫低下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可能;胸水的抽吸或引流也已成为常规辅助治疗的手段,但台湾一项近期研究对61例接受抗结核标准化疗的TPE患者进行胸水引流作用的评估,尽管缓解呼吸困难的时间由8天缩短至4天,但胸膜肥厚,发热或其他症状缓解的发生率没有任何差别[2],且还有发生气胸、肺水肿等的风险。
中药消水散是将生黄芪、白芨等18位中草药配制成散剂口服用以辅助治疗结核性胸水的病人。临床研究开始前先经山东中医药大学动物药效学试验及急性毒性试验,证实该药在抗结核、消水利湿及调节免疫方面效果显著且无急性毒性作用。
该药对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治愈率,缩短胸水消失时间及住院率,减少耐药和难治性胸膜炎的发生,减少胸膜肥厚、粘连率,并加速结核病的控制过程,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