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心身”

2022年12月07日 76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心身反应:又称心理生理反应,指由心理刺激或情绪活动引起生理反应,如恐惧时会引起或伴发血压、心率和呼吸的变化;愤怒时胃酸分泌量和胃粘膜血流量改变等,它们呈一过性,一旦情绪刺激物移除,心身反应便会消失。

    心身障碍: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心身反应的进一步发展,在不良心理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引起的相对持续时间较长的一种障碍。但此阶段所发生的,只是量的变化,是可逆的,而非质的变化,并无实质性的组织性的损害。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上起重要作用,有明确的病理基础、器官出现了形态学改变或组织改变的躯体疾病。

    心理现象有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特征。

    负面情绪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引起躯体疾病是心身疾病的主要生物学机制。

    双心(心理、心脏)医学是心身疾病的重要分支之一,如心因性胸痛在临床上较常见,表现如下:

    患者胸痛部位可以是痛无定处,游走性,可从左胸、剑突下、扩散至右胸或全胸;如是固定部位,范围一般较局限,常可用一两手指指出胸痛的部位及范围;性质多为刺痛样、尖锐性胸痛或隐痛等,疼痛程度多不重,亦可呈尖锐性剧痛;病程时间较长,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每次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数秒到数十秒,亦可持续十小时甚至数天;疼痛多于运动不相关,如安静时发作,活动后反而消失,休息或含服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常因疲劳、情绪紧张或有压力时,胸痛发作频繁或加重。

    患者常伴有焦虑状态,如过分敏感、过度担心、情绪紧张和睡眠障碍,严重时出汗、肢体震颤。也可伴有抑郁状态,如情绪低落、兴趣和愉悦感丧失、容易劳累、注意力不集中、精力降低和睡眠障碍。

    患者往往有在多家医院或多个专科就诊病史,且多项客观检查如心电图、胸部CT、超声心动图等没有找到能解释胸痛的器质性病变,曾尝试多种药物治疗,均无明显疗效。

    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和心理干预。对于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状态/障碍,需要药物治疗,常用药如帕罗西汀、舍曲林、地西泮、阿普唑仑、氯氮平、黛力新等,轻症中成药可选择安神剂、理气剂等,可就诊双心门诊、中医科(调情志)、精神心理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