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医学——巨细胞动脉炎
2022年09月08日 109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巨细胞动脉炎
Giant cell arteritis, GCA
巨细胞动脉炎,也称为霍顿病(Horton病)、颅动脉炎、颞动脉炎。
这是一种累及中、大动脉的慢性炎性疾病,因而被归为中大血管炎。
颈动脉的颅支受累很常见,由于易取样,故常行颞浅动脉活检以获得组织病理学确诊。
临床表现
巨细胞动脉炎,常引起全身性症状,包括发热、乏力、体重减轻。2/3以上的患者,有新发头痛。通常位于颞部,但也可以是额部、枕部、单侧或广泛性疼痛。头痛可进行性加重或时轻时重,有时在开始治疗前就已消退。
巨细胞动脉炎的早期表现,可包括一过性单眼视力受损,极少数情况下为双眼。当发生一过性单眼视力丧失时,受累患者通常注意到单眼突然出现局部视野缺损、或一过性窗帘效应。
可有广泛血管受累,并造成受累血管狭窄和动脉瘤。
巨细胞动脉炎颅动脉表型,可造成视力丧失,这是最令人担心的并发症。
诊断
50岁以上的患者,主诉或经检查发现存在下列至少一种情况,需要考虑巨细胞动脉炎:
①新发头痛
②突发视觉障碍,特别是一过性单眼视力丧失
③颌跛行(jaw claudication),其症状包括咀嚼时出现下颌疼痛或肌肉疲劳,停止咀嚼后症状缓解
④不明原因的发热或贫血
⑤血沉(ESR)增高、和/或血清C反应蛋白(CRP)增高
对于目前、或既往诊断为风湿性多肌痛(PMR)的患者,出现以上任一表现,都需要特别关注。
颞动脉活检,仍然是诊断巨细胞动脉炎的传统金标准。
对于做过单侧活检显示为阴性的患者,并且临床仍高度疑诊,则可以考虑对侧活检。
颞动脉活检时间安排,不应妨碍初始治疗,因为延迟治疗会使患者面临并发症的风险,特别是视力丧失的风险。
治疗开始后,巨细胞动脉炎性浸润的消退会比较缓慢,因此,在强的松治疗开始后的数周、甚至数月,仍可通过颞动脉活检确诊巨细胞动脉炎。
治疗
巨细胞动脉炎,主要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
如果激素治疗时患者视力完好,则视力丧失的风险会降至<1%。
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巨细胞动脉炎,应立即开始治疗。
对于所有患者,推荐初始治疗采用大剂量全身性糖皮质激素,以保留视功能、并治疗与巨细胞动脉炎相关的其他临床症状。
实践中,糖皮质激素给药方法如下:
⒈视力无丧失的患者:强的松1mg/kg、或等效剂量的其他激素,一日1次,日剂量不超过60mg。
⒉就诊时存在视力丧失先兆、或已出现视力丧失的患者:甲强龙500~1000mg/日、静脉给药,连用3日
巨细胞动脉炎的症状和体征通常迅速缓解,因而需要逐渐减少强的松的剂量。
⒊大血管巨细胞动脉炎的治疗策略,与颅部巨细胞动脉炎相似。
随访监测
疾病活动复发,在强的松剂量<20mg/日时最常见,治疗方法是根据复发的性质适当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复发通常不会导致重大不良事件,例如视功能丧失。
监测疾病活动度需要定期复查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若二者显著升高,则需予以密切临床随访,并考虑放缓减量速度。
并发症
①所有患者均应采取措施保持骨健康。
②应按照当前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指南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③不建议常规预防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CP)。
发现主动脉瘤
如果在巨细胞动脉炎病程中发现的主动脉瘤,由于治疗对进行性扩张和夹层或破裂的影响尚不确定,所以限制了治疗的应用。
由于这种不确定性,目前不常规推荐筛查主动脉瘤,但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诊断性检查阴性、但临床诊断为巨细胞动脉炎的患者,治疗方法与确诊巨细胞动脉炎的患者相似。
预后
巨细胞动脉炎的病程不一。治疗持续时间,可能从1年到多年不等。
大多数患者,最终可停用强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