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定期检查项目

2023年03月04日 16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到医院看糖尿病,除了明确诊断、配药降糖之外,还应定期筛查,看看是否存在糖尿病所致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病情严重程度如何?只有把糖尿病的诊断、分型以及并发症等这些问题彻底搞清了,才能有的放矢地给予针对性治疗。

     那么,糖友究竟应做哪些检查呢?

糖代谢相关检查

1、血糖
    主要包括空腹及餐后 2 小时血糖。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规定,糖尿病诊断的血糖标准为空腹血糖 ≥ 7.0 mmol/L 和/或餐后 2 小时血糖 ≥ 11.1 mmol/L。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用来诊断糖尿病的常用试验,通过试验能获得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的数值,用以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是诊断糖尿病的确诊试验
    检测方法:隔夜空腹8~10小时后,在早晨8点前抽取静脉血,可以获得空腹血糖值;而后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加250ml~300ml水制成的水溶液,自喝第一口开始计时,分别抽取30分钟、60分钟、2小时、3小时等几个时间点的血糖值,与空腹血糖值组成5个时间点血糖值送检。

3、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将标准化方法下测得的HbA1c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HbA1c是血红蛋白某些特殊分子部位与葡萄糖经过缓慢而不可逆的非酶促反应结合而形成的HbA1c,可以反映最近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判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常用标准。HbA1c正常参考值是4%~6%
    需要注意的是:HbA1c反映的是近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出血糖的波动情况,HbA1c正常不代表血糖就没有问题,贫血、血红蛋白异常等因素都可能对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4、胰岛功能测定
    本试验通过测定患者空腹及餐后各个时点(0.5 h、1 h、2 h、3 h)的胰岛素及 C 肽的分泌水平,了解患者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协助判断糖尿病的临床分型。具体试验步骤与糖耐量试验(OGTT 试验)相同。

5、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查
     胰岛素抗体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种出现于接受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主要和胰岛素制剂的纯度有关系,一种出现于从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人,称为胰岛素自身抗体。胰岛素抗体对糖尿病和低血糖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
     TIR 指 24 小时葡萄糖在目标范围的时长或所占的百分比。成人糖尿病 TIR 的血糖范围一般界定为 3.9 ~ 10.0 mmol/L。作为血糖度量衡的一项新指标,TIR的意义在于理解血糖稳态以及血糖稳态的保障和调控,能够更准确地防范患者发生各种糖尿病并发症以及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血糖、HbA1c和TIR三者有机结合,是理想的血糖监测模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患者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为精细化调整治疗方案提够决策依据。

并发症(或合并症)相关检查

     糖尿病的最大危害不是高血糖,而是由它导致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因此,在确诊糖尿病之后,除了一些常规生化检查(如三大常规、肝功、肾功、血脂、电解质等等)之外,还要做并发症(或合并症)方面的筛查,这些检查主要有:

1、尿液检查
   主要包括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
(1)尿常规:应重点关注尿糖、尿蛋白、尿酮体、尿白细胞等指标,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有尿路感染、有无肾脏病变或酮症酸中毒。
(2)尿微量白蛋白:主要是查「24 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或随机尿的「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ACR」,这项检查主要用于筛查「早期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通常分 5 期,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3 期),病人往往没有自觉症状,而只是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及时发现,及早干预,病情大多可以逆转,而一旦过了这个阶段,病情将不可逆转。

2、肝肾功能
    了解患者肝肾功能有无问题,观察所用药物对肝肾有无影响,指导临床科学选药,因为有些口服降糖药在肝肾功能不全时禁忌使用。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血肌酐值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eGFR),来评估患者的肾功能。

3、血脂、血压
    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必须加强监测、严格控制。普通糖尿病患者要求将血压控制在 130/80 mmHg 以下,对已出现蛋白尿者,要求血压控制在 125/75 mmHg 以下。
    普通糖友要求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 2.6 mmol/L 以下,糖尿病同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求将 LDL-C 应控制在 1.8 mmol/L 以下。

4、其他血生化指标
    包括血糖、电解质、血酮体、血乳酸、二氧化碳结合力、血 PH 值等等,主要用于排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5、体重指数(BMI)
    BMI = 体重(kg)/身高2(m2)。正常标准是 < 24。体重指数可作为每日摄入热量多少的参考依据,还可以指导临床选药。例如,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首选双胍类药物,消瘦的糖尿病患者首选磺脲类药物。

6、心电图及心脏超声
    心电图可以反映有无心律失常及心脏缺血,心脏超声可以发现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异常。通过这些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病人的心血管并发症
    需要提醒的是,糖友由于感觉神经受损,在发生心绞痛、急性心梗时,往往没有胸痛等典型症状,很容易被漏诊而延误诊治,因此,一定不要忽视这方面的筛查。

7、眼科检查
    了解患者有无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等糖尿病眼部并发症。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往往没什么症状,而若等到视力明显下降时才去检查眼底,病情往往已不是早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在糖尿病确诊伊始就要检查眼底,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8、血管超声及踝肱指数(ABI)测定
    下肢血管超声主要用于了解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范围及严重程度。
    ABI 代表踝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正常值应大于 0.9。若小于 0.9,则表示下肢动脉血管有硬化;若小于 0.6,则表示下肢血管病变比较严重。

9、骨密度(BMD)检查
    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友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许多糖尿病人经常腰背疼痛、四肢无力与之不无关系。通过检查骨密度(BMD),可以了解病人有无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以便及早干预。

10、抑郁症筛查
    许多糖友长期饱受悲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困扰,郁郁寡欢、不能自拔。根据调查,糖尿病患者抑郁的发生率约为 10%。通过专门的心理测试,可以及早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时干预。
    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是一种心身疾病,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对于血糖的平稳控制非常重要。

如何安排检查的频率


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项目及频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