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心律失常?
2021年11月19日 807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心律失常是心脏跳动节律异常,是许多心脏病的常见伴随症状,发生心律失常一般会有心悸、心慌等不适感,但是也有大量患者没有特殊的感觉。因此,有没有心慌心悸症状并不是判断有无心律失常存在的依据。
那怎么才能发现心律失常呢?一般如有心律失常,听诊、搭脉搏、查心电图就能发现问题,但这要心律失常比较频繁的时候,而实际上心律失常往往是间歇性的、偶发的,这样就很容易被漏诊。
于是24小时心电图(Holter)、心电监护、心脏电生理(侵入性的心电图检测)运营而生,甚至有了埋藏式心脏监护仪,可以在患者体内植入小型心电图机,24小时不间断监测有无心律失常发生,然后调取数据进行分析,因此现代科技让心律失常非常容易被发现,只要医生认为有必要。
那么为什么要做到如此极致呢?实际上这取决于部分心律失常有严重的临床后果,会严重影响心脏泵血功能,产生严重后果,甚至猝死!幸运的是,临床上绝大部分心律失常是对泵血功能不影响或影响轻微的,比如说房性早搏、室性早搏、I°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等,这类心律失常对泵血功能的影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尽管严重心律失常很少见,但是如果患者有心慌、心悸,尤其是黑朦、晕倒、晕厥发生,要高度警惕,要尽可能对心律失常进行完整记录并全面评估后,才好科学严谨判断有无心律失常存在,以及这种心律失常有无危害,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以免漏诊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