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补钙,切莫陷入这几大误区!

2017年08月25日 930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998年全国第3次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摄钙量仅400mg/d,只达标准的50%,90%的儿童缺钙,70%以上的成年人钙丢失超过10%,儿童和老年人缺钙最严重。很多长期服用激素的风湿免疫病患者更易出现缺钙。补钙的人群很广,他(她)们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区。




喝骨头汤补骨?


尽管骨头储存了肌体99%的钙,但这些结合钙即使在高温下,也不能溶于汤汁中。一碗骨头汤的钙含量仅2mg,如每天补600mg钙,需喝300碗汤,且骨髓中含大量脂肪对老年人无益。理想的钙源是牛奶和奶制品(100克牛奶含120mg钙)。



补钙可增加患尿结石危险?


尿路结石病因复杂,可能有关因素有:

尿路感染时尿中细菌、坏死组织等可形成结石核心;尿路不畅可使尿中钙盐处于过饱和状态;原发或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缺钙),发生“钙搬家”,血钙升高,尿钙增加;长期卧床的人骨质吸收使尿钙升高、摄取高蛋白者尿钙增多,尿酸排出增加,易形成尿酸钙结石;与水的硬度和饮食习惯有关。

美国哈佛大学对无肾结石的45510名男性随访4年,高钙饮食(平均1326mg钙/天)者比低钙饮食(516mg钙/天)者患肾结石机会少1/3,因适当补钙后,刺激血钙自稳系统,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过量分泌,最终降低血和软组织中钙含量,减少结石发生。膳食中限制草酸盐摄入,多饮水可有效减少肾结石发生。



长了骨刺就不能再补钙了?


骨刺是骨质增生的表现,易生长在承重部位。骨质增生与骨骼衰老、退行性变、慢性损伤及局部异常受力等有关,与血钙和骨钙量无直接关系。

老年人的骨质增生多伴骨质减少或疏松(91.7%),说明体内处于缺钙状态。骨刺的发生与体内缺钙有关系,并非体内钙太多,补钙有利于症状缓解。



钙与其他微量元素一起补效果更好?

大量的二价钙离子可能会对锌、铜、铁等微量元素产生竞争性抑制,干扰它们的正常吸收。锌、铜、铁等微量元素的补充最好不要与钙剂同时服用。



母乳喂养就不需补钙?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品,母乳的含钙量不恒定,而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产后3-6月保持最佳水平,6个月后母乳钙开始下降,婴儿的需求越来越多,单纯母乳喂养不能绝对的“高枕无忧”,应在4-6个月后逐渐添加辅助食品。



女孩补钙会使骨盆“长得硬”,导致生育困难?


难产的主要原因包括:胎位不正,宫缩无力,妊高症;骨盆狭窄;先天性儿童期骨发育不良;缺钙引起严重佝偻病。难产与补钙无任何关联。一些孕期疾病如肌收缩乏力、妊高症、产后低钙乳汁等都与缺钙有关。女孩要补充足够的钙。



补钙能治愈骨质疏松?

约90%的老年女性患骨质疏松,绝经后更易发生,发病年龄比男性提前10年,50%的老年男性患骨质疏松,钙对于骨骼来说只是基本的需要。单纯补钙不能绝对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

内分泌失调,VD活性下降及运动量减少都是引发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在治疗骨质疏松时一定要结合使用促进钙吸收的活性维生素D、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阿仑膦酸钠等。



血钙正常说明不缺钙?


99%的钙存在于骨骼中,仅1%分布在细胞外液中,在机体缺钙时随时可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动员骨骼中的钙质,并释放入血液。即使骨钙丢失20%-30%,血钙仍可正常或偏低。相反,血钙过低未必就一定表明体内缺钙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早期等,因此需要进行综合评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