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心理咨询!你为什么还是给我开药?!
2021年09月15日 856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最近一位朋友的母亲长期失眠伴有情绪烦躁痛苦,因考虑到隐私保护,于是帮朋友推荐到本市一位主任医师的心理科门诊就诊。
回来朋友跟我说,那个主任听完她母亲的病情后,便开单子让她做一系列检查,随后就开药让她回去了。最后还向我抱怨:心理门诊看的是心理问题,光吃药有啥用?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有人质疑“只开药不疏导”的问题。说实话,即使在开设了心理科门诊的综合性医院,医生开药为主,疏导为辅的现象也是十分常见的。
面对此类质疑,医务工作者往往陷入被动,无法正面回答患者。所以今天笔者就如何回应这种质疑来谈谈我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之前,我们先要回答一个基本的问题:在我国,什么是“心理医生”?
在我国的大医院大多都会有专家墙,患者常常找遍所有专家,只看到有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妇科医生等等,就是没有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究竟是一个工种还是仅仅是一个称呼呢?
不要说患者,就连一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医生都不一定能弄明白这个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综合性医院都有心理科门诊,常常是精神科医生前往坐诊。——那么,精神科医生就是“心理医生”吗?
我国卫生系统注册的医生类别中,没有“心理医生”。
在中国,一直以来对“心理医生”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可能被称为“心理医生”有以下三类人员: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师。
这三类人员的职能不同:心理咨询师可以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可以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精神科医师可以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国家发布<<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心理咨询师只能做心理咨询不能做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师只能处理单纯心理问题(如亲子教育、学习、婚恋关系、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遭遇问题时)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咨询。
当心理问题发展到疾病的程度,符合疾病的诊断标准,那么就需要精神科医生进行诊治,做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师可以辅助精神科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和情绪疏导,但大多数心理治疗师没有处方权。
可以说,正规医学院校毕业,同时受过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的规范化培训的精神科医生,最有资格被称为“心理医生”。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那为什么心理科的医生更多时候是采用药物治疗而很少做心理咨询。
患者病情重,药物作用快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患者的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对于心理问题的识别率低。
当患者出现心理问题和困扰时,不肯承认和就诊,以致延误了治疗时机。
当患者前往心理科就诊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单纯的心理咨询根本不能决定患者的问题,药物治疗就变成了更加可靠和快捷的治疗方式。
以常见的抑郁症为例,抑郁症程度[1]不同,治疗方式不同:轻度抑郁症以心理治疗为主,中度及以上抑郁症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2]。
只有在达到用药指征时,医生才会根据病症和检查结果开具处方,和外界误解的“开药应付”完全是两回事。
心理科医患资源不匹配,僧多粥少
尽管由于病耻感的限制,大多数病人不愿意来心理科门诊。但大医院的心理科门诊患者依然很多,一般来讲,患者每次进行心理咨询的时间约为1个小时,并且大多数患者需要反复多次咨询。
现实情况下综合性医院的心理科门诊大多每周一开,医生面对数十位患者,能够开具必要的检查和合理的药物就已经精疲力尽,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推行心理门诊预约制或许能够稍微缓解一些“咨询无门”的问题,但终究治标不治本。
现有医疗政策对心理门诊存在不利影响
医院里心理科门诊疗费用和医生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对等。
以苏州市为例,2017年苏州市实行医改后,取消了原来的挂号费,改为一般诊疗费,收费在10-30元。
相比其他门诊,心理门诊平均耗时更长,却被“一刀切”进了普通门诊的队伍里,这对医生的积极性有极大的影响。
即使一些医院将心理门诊特殊对待,拔高门诊费用,但那些习惯了花10元挂号费就能病的患者们却难以接受动辄几十元的心理诊疗费用(心理门诊就诊费用多数不能参保报销)。
甚至有一部分患者认为:“来医院就是做检查和开药的,既然心理门诊只是医生跟我说说话,那不挂号也可以吧?”
种种社会因素作用下,心理门诊的发展就更加艰难,社会各界对心理科的误解很难解除。
目前为止,心理咨询还比较像奢侈品,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普遍的收费标准为300-500元/小时,能负担得起长期做心理咨询的人较少。
医院的在编医生也由于和外部心理咨询师的待遇差距过大而不愿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然而即使医生愿意,也无法弥补医患比例的巨大悬殊。
在医院、社会和患者的多重因素作用下,最终,药物治疗成了广大心理疾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使更多有需要的人获得有效的精神和心理帮助一直是所有心身医学工作者的心愿。
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3]针对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紧缺的状况,提出全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增加到4万名,其中东部地区每10万人口不低于3.8名,中西部地区每10万人口不低于2.8名。
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率均达到80%以上,70%以上的县(市、区)设有精神障碍康复机构,5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康复服务。
有了国家的重视,也离不开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笔者认为,提高心理门诊的医生待遇是提升医务工作者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而随着医保政策不断完善,心理咨询费或可纳入医保报销,从而增加患者的就医意愿。
相信在社会、国家和医院的综合努力下心理科医生将不再过度依靠药物治疗心理疾病,而能够给与患者更多咨询、疏导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