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笔记

2020年03月16日 824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第一章 绪论

温病学定义: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外感疾病中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

一、萌芽阶段(战国~晋唐时期)

·《内经》中首次提出温病病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
·《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温病伏邪病因学说的最早理论依据。
·证候方面,《内经》突出了温病的温热特征。
·不足:只将温病归属于伤寒的范畴
    唐代以前对温病的论述比较简单,在理论上比较朴素,在概念上把温病隶属于伤寒的范围。
二、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
·韩祇和《伤寒微旨论》批评对仲景方“竟不能更张毫厘”的做法,提出治疗热病可“别立方药而不从仲景方”

·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提出运动《伤寒论》麻黄汤、桂枝汤等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热病不能一成不变,可加黄芩、知母、石膏、升麻等。

·宋代郭雍《伤寒补亡论》:“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后世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两类,实即导源于此。
·刘完素,字河间:金元四大家之一,①创新论:提出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气皆从火化,②立新法:强调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③订新方:创制了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表里双解之剂,将解表药和寒凉清热药配合使用。主张治疗应以寒凉为主,被后世称为“寒凉派”。

·元末王履《医经溯洄集》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清吴鞠通称其“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温病渐渐从《伤寒论》体系中分离出来
三、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明吴有性(字又可)编著了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创立“疠气”病因学说。提出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感染途径是由口鼻而入。治疗方面,强调以祛邪为第一要义。并试图寻找专病专药。

·清喻嘉言《尚论篇》①提出温疫论的治疗应根据上中下三焦病位以逐秽解毒为主②倡导“秋伤于燥”对秋季燥邪为病的病机和治疗作了深入的论述。

·清代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雪(字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叶天士被誉为“温热大师”其门人据其口述整理而成《温热论》是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㾦等。

·薛雪《湿热病篇》

·吴鞠通在叶天士学术基础上编著《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理论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温病:感受温邪(主因)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证候特点)、易化燥伤阴(病机特点)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第一节 温病的特点
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
1.从外感受的
2.具有温热性质的病邪
3.包括①六淫之邪从热而化②寒邪伏藏化热的温热病邪③具有温热性质的疠气和温毒之邪
二、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传染性不是温病最基本的特征,有传染性的病不一定是温病
三、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能够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2.阶段划分:前期以功能失常为主,中后期多以实质损害为主
病变初期:袭于肌表,正盛邪轻
病变中期:里实热证,正盛邪实
病变后期:肺胃阴伤或肝肾阴伤,邪少虚多
3.传变特点: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由实致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