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软化症

2017年08月17日 904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髌骨软化症,又称髌骨软骨软化症、髌骨软骨炎,是膝关节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在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中尤其多见,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包括软骨肿胀、碎裂、脱落,最后股骨髁的对应部位也发生同样病变,发展为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



病因

关于该病的病因学说很多:

1、生物力学因素

(1)创伤学说:在髌骨软化症致病因素中,创伤学说渐趋公认,包括直接创伤、间接创伤及各种反复作用超过关节软骨生理范围的物理应力,导致关节软骨的“薄壳结构”和“拱形结构”破坏,软骨细胞失去它们的保护而坏死,软骨基质合成减少,导致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

(2)髌骨不稳定学说:指高位髌、低位髌、髌骨倾斜、髌骨半脱位或脱位。髌骨不稳可造成髌骨关节面上压力增大、分布异常,引起软骨损伤。

(3)髌股压力学说:髌股关节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对髌股压力与髌骨软化症的关系出现了不同认识。强调接触高压对髌骨软骨软化症的影响。但用压力过高学说难以解释临床上髌骨内侧偏面为髌骨软骨软化症高发区的现象。

2、生物化学因素

(1)自身免疫学说:关节软骨表面能阻止抗胶原抗体进入软骨深层组织而对其有保护作用。

(2)软骨营养障碍:各种致伤因素(特别是机械刺激)使关节液的分泌及其成分(如酶的活性、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关节液的渗透压等)发生异常变化,影响髌软骨正常的营养和生理生化过程,促使软骨变性而发病。

(3)软骨溶解学说:关节滑膜受伤后渗透压改变,血浆中的酶进入滑液增多、活性增强,进而溶解软骨。

髌骨软化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致髌股关节压力改变是外因,自身免疫反应、软骨营养障碍是髌骨软化症发生的内因。


临床表现

膝部直接外伤可引起髌骨软骨或骨软骨骨折,或因多次损伤,如运动伤,引起软骨退变性改变,软骨面粗糙,失去光泽,严重者软骨脱落,骨质暴露,其相对的股骨关节面也受到损伤。损伤部位多在髌骨中心。

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且多有明显外伤史,或有慢性积累性小损伤,主要症状是膝关节髌骨后疼痛,轻重不一,一般平地走路症状不显,在下蹲起立、上下楼、上下坡,或走远路后疼痛加重。


检查

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体格检查、X线检查及放射核素检查:

1、髌骨压磨试验:检查时使髌骨与其相对的股骨髁间关节面互相挤压研磨或上下左右滑动,有粗糙的磨擦感、磨擦声和疼痛不适;或检查者一手用力将髌骨推向一侧,另一手拇指按压髌骨边缘后面可引起疼痛。有关节腔积液时,浮髌试验可呈阳性。

2、单腿下蹲试验:病人单腿持重,逐渐下蹲到90°~135°时出现疼痛,发软,蹲下后单腿不能起立。

3、X线检查:照膝关节正、侧位及髌骨切线位X线片,早期无异常所见、晚期可因软骨大部磨损,髌骨与股骨髁部间隙变窄,髌骨和股骨髁部边缘可有骨质增生。

4、放射性核素检查:骨显像检查时,侧位显示髌骨局限性放射性浓集,有早期诊断意义。膝关节结构较为复杂,常遇到通过X线检查不出问题所在的现象,所以,膝关节损伤一般建议拍核磁共振MRI。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