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微创治疗臀肌挛缩
2022年01月16日 838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关节镜微创治疗臀肌挛缩
一、概述:
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臀部肌肉及其筋膜组织变性、坏死及纤维化,可致臀肌、阔筋膜张肌、髂胫束及相关筋膜挛缩,严重者累及髋关节外旋肌,继发髋关节外展、外旋畸形及内收、内旋功能障碍,进而表现为步态、姿势和形体异常的临床病症。
二、病因:
婴幼儿接受反复肌内注射后,因药物刺激、针头损伤等原因引起化学性、创伤性炎症,继发纤维组织增生,正常的肌组织逐渐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挛缩带。
三、临床表现
行走呈外八字步态,髋关节活动时弹响,臀部触及条索状硬块,双膝不能并拢下蹲,不能跷二郎腿。
部分人双下肢不等长,站立和行走时一侧下肢明显外八字,跑步时步幅较小,如同跳跃前进。
四、临床分度
轻度:跷二郎腿可达关节上方但明显受限,可伴有髋部弹响、肢体等长。
中度:跷二郎腿仅能达胫骨结节处,但尚不合并肢体不等长。
重度:跷二郎腿仅可达踝部,双膝关节不能并拢,呈极度外旋、外展蛙式位。
五、治疗
肌挛缩症一旦确诊,如无手术禁忌证宜尽快手术治疗,以免继发骨盆倾斜变形、髋关节病等。
手术方式: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和关节镜微创手术,松解阔筋膜张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以及关节囊。
我们常规采用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具有手术切口小(2个0.8cm长的切口),相对美观(美容缝合),出血量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图1-3)。
六、注意事项
1、熟练的关节镜操作技术是手术治疗的关键,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2、预防血肿及伤口感染;
3、消肿止痛处理;
4、青少年患者一旦确诊,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年龄越大,术后疗效越差。
七、术后功能锻炼
1、术后床上双下肢的交叉运动,屈曲内收双髋关节,练习起坐。
2、术后第2天,下床走一字步,挺胸抬头双肩水平,双下肢交叉直线行走。
3、术后5-7天,走一字步,臀外展并膝下蹲练习,双脚并拢,双手平举,足跟不能离地,腰背部挺直。
4、术后2周,腿部锻炼翘二郎腿,左右腿交叉,进行左右摆臀主动伸展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