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还是骗子?中医能治精神疾病吗?

2021年09月01日 792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最近,我有个朋友非常烦恼,她父亲生病了。生病本身不严重、没有经济问题的话,倒也没啥,去医院治就是了,但她父亲的情况比较复杂。

最开始,是经常感到心慌、气短,心脏不舒服,于是先到协和看心脏,结果,好几轮检查下来,什么问题都没发现,就让他回去了。回去之后,他还是经常感觉身体不舒服,又说不好具体在哪,于是怀疑自己脑袋里长了肿瘤,又挂阜外医院的号去看脑袋,这次,医生倒是给指了条路——把他转诊到北京安定医院。在安定,她父亲被确诊为抑郁症伴焦虑状态,得到了一些抗抑郁和抗焦虑药。


朋友跟我诉苦

问题是,对于这个诊断,她父亲并不认可,尤其是在吃了3天药,症状并没什么明显改善——他觉得,一定是他的病属于疑难杂症,而之前看的医生水平都不够高,所以才看不好。之后,为了看病,朋友带着她父亲辗转北京各大医院,从心脑血管到神内神外,看了个遍,依然没个新说法;久而久之,家里人都有点受不了,这么折腾,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她跟我诉苦:自从她爸生病,脾气就变得非常古怪,动不动冷嘲热讽,还经常说一些消极的话,抱怨家里人都不关心他,让她非常伤心;医生的诊断不相信,医生开的药也不好好吃,天天在家看什么“国医堂”,买别人推荐的中药乱吃,自己在家整艾灸,天天烟熏火燎,特别怕她爸吃出什么毛病。眼看着自己父亲症状发作的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每天都失眠睡不好,有两次还因为惊恐发作叫了救护车,一家人都非常忧愁。



考虑到叔叔比较相信中医,同时存在比较严重的失眠症状,我建议她带叔叔到一个三甲中医院的睡眠门诊去看看,但问诊的时候,一定要跟医生仔细说明之前的就诊情况。果然,这次,叔叔总算是配合治疗了,听说跟那个医生相见恨晚,虽然药量只吃一半,但复诊非常积极,症状也终于有所好转。


中医西医之辩,在于功用

“我之前看了好多医生,都是什么三甲的大专家,没用!最后终于找到XX(某中医名医),才好了!”

在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这些中医宣传,如果省略中间的各种曲折发展,叔叔的病例宛然又是一个“西医无效中医才神”的现实例证。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那为什么在临床上,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还是以西医西药为主呢?

跟西医相比,中医中药确实有着自己的优势。中医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精神心理问题积累下不少应对经验和施治理论,像今天我们所说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失眠、阿尔兹海默症等,都以“癫证”、“郁证”、“不寐”、“呆证”等不同的名称,在中医典籍中有记录和阐释。而且,除了像西医一样开药,中医还传承下针灸、按摩、推拿、气功、刮痧等独特的治疗保健手段。



但是,传统的、有历史背景的治疗手段,未必都科学的、适合现代的,古代人出行还都靠马车呢,但当汽车、火车、飞机等更加高效廉价的交通工具出现,马车逐渐退出交通行业,现在,它基本上只在电视剧或景区出现。

中医在精神心理障碍方面的治疗上,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一方面,现代医学强调循证,这样形成的标准化、规模化的诊疗方式,科学、可重复、疗效有保障,而中医因为因人、因时、因地施治,个体化过强,很难在保持自身诊疗特色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另一方面,基于神经生化假说开发的药物逐渐丰富,更新换代的速度快,疗效越来越好,不良反应越来越少,价格相对低廉,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性价比更高。于是,中医的竞争力弱了,药物(西药)治疗为主、心理物理治疗为辅,逐渐成为精神心理障碍的主流。

当然,中医西医之争,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只要能对患者有帮助,就都值得尝试。中西医结合,“增效减副”,是目前中医在精神心理领域给自己的定位。


      增效减副,
丰富非药物治疗手段

西医治精神心理障碍的效果确实不错,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效率不够高、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差、药物依赖风险,等等,这就使中医有了用武之地:

-精神分裂症-

研究发现,有补肾健脑功效的中药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损害能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清热解毒、镇定安神作用的中药,对于精分患者的阳性症状有改善;在吃西药的时候合并使用牛黄宁宫片等中药,比单吃西药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针灸、乌鸡白凤丸等中医药更是广泛用于抗精神病药物带来的代谢综合征、闭经等不良反应。

-抑郁症-

将抑郁症分为肝气郁结等5个主要证型,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在主要使用抗抑郁药之外,结合使用中药、中成药、针灸、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其中,中成药如逍遥丸、解郁丸、舒肝颗粒、舒肝解郁胶囊等,相信很多患者都不陌生。

-失眠-

中医在失眠方面的应用应该是最多效果最好的,失眠大多源于一些心理问题或者躯体疾病,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可能带来药物依赖问题,而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功能,配合低阻抗意念导入等中医心理治疗、针灸等丰富的非药物疗法,帮助患者平衡身心,改善睡眠。

中医在广泛性焦虑障碍、多动症、双心病、躁狂、阿尔兹海默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上,也都有不少应用发展。

总体来看,没那么神奇,也没很多人diss的那么不堪。临床上,中医主要在各种心理疾病和情绪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更年期情绪等,以及各种睡眠障碍、心身疾病疾病方面应用为多;与西医能快速控制精神症状、维持患者社会功能相比,中医可以缓解或消除西药引起的口干、便秘、困倦、躁动及女性月经失调、泌乳等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是大主流,刚好可以补充解决西医药治疗存在的问题。


北京某三甲中医院的诊疗项目



当然,对于患者本身,中医药的作用可能不止这些,比如我朋友的父亲,他不能接受自己被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但可以接受和理解中医里的“肝气郁结证”,只是诊断名称的变化,就消除了他的病耻感,让他的治疗依从性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他并不清楚,其实中医院给他开的药,和在安定开的药,并没有很大差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