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15手机版
2020年07月14日 910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第1-6周康复训练计划
(此训练计划来自上海六院赵金忠教授并感谢赵金忠教授
支具制动及负重
1.在睡觉和下地行走时必须使用支具,并锁定于完全伸直位;行肌力和活动度训练时可不使用支具西安市红会医院运动医学诊疗中心李红川
2.撑双拐行完全负重,术后6周内弃拐。
3、每次锻炼完后需要冰敷15分钟(皮肤接触冰袋处13度为宜)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股四头肌在大腿的前侧半,伸直膝关节,有意绷紧大腿肌肉。可实现等长收缩。
腘绳肌等长收缩:腘绳肌是膝关节后侧像绳索一样的肌肉。仰卧于床上,在膝下垫薄枕,微屈膝关节,脚后跟向下勾踩床面,用手触摸膝后,感觉到条索样肌肉绷紧即达到目的。
提踵训练:即踮脚尖训练。
直腿抬高:仰卧位,伸直膝关节,抬起下下肢与水平面30°角。坚持10秒钟后放下,反复进行。
压腿(伸膝)训练:坐地板或者较硬的床上,足跟后垫软垫或折叠毛巾 在膝关节正上方先放枕头或者软垫,在再其上方加载 10—20Kg 重物(米袋 沙袋 哑铃等), 至膝后侧帖近地板或者床板每次持续下压15分钟,每日2次。每次10 - 30 分钟 指每组该动作重复30次,每次该动作持续10秒钟。
髌骨推动:完全伸膝位,放松大腿肌肉,捏住髌骨,上下内外推动(防止髌骨周围和纤维化)
膝关节外伤和韧带重建手术 后的主要反应
一.术后发热
术后2周后会有低热反应, 一般不超过38.5℃,个别患者低热会持续3周。如果术后3周后任有38℃以上发热,应当到医院复查,以排除感染。
二.活动度受限
外伤和手术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水肿和纤维化,关节囊和肌肉孪缩、关节粘连都会造成活动度受限。克服疼痛进行锻炼是避免最终活动受限(如术后2年)的根本方法。个别患者可能需要行相关关节清理或者松解手术来改善最终活动度。
三.肿胀
肿胀是关节镜术后的正常反应;术后开始活动度训练时,肿胀可能加剧,主要是关节内粘连组织被拉开以后的反应。在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粘连均被拉开后,肿胀开始消退。
四.疼痛
膝关节韧带损伤只是一种常规的主要诊断,实际上膝关节韧带断裂的同时,关节内的半月板、骨、软骨、关节云、滑膜均有损伤反应,这些都会造成关节疼痛。特别是骨、软骨、滑膜的损伤造成的膝关节内环境紊乱,可能会使人终生感到疼痛不适。
韧带重建的目的是为了恢复膝关节稳定性,从长远来讲有助于减轻内环境紊乱。但是因为韧带重建手术不可避免地增加原有的创伤反应(尽管通过微创手术已经将手术创伤降到最低),术后近期疼痛会加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 第7-12周康复训练计划
伸膝抗阻:坐在凳上或者床边,在脚踝上挂2斤重物,双手抱大腿,缓缓伸直膝关节,随后放下,反复进行。重物分重可增加至5KG。
0°~45°半蹲:完全伸膝成为0°,大腿和小腿成角135°称为45°, 站立于地,逐渐下蹲,至45°后维持半蹲10秒钟,随后站起,反复进行。开始双膝负重,随后将健腿提起,患腿单腿进行。
靠墙半蹲:距墙约30cm,背对墙站立,双足与肩同宽,后背贴墙,贴墙下蹲至屈曲膝关节近90°;维持10秒钟站起。
固定自行车:能骑而不行走,利用健身器上的配置,或者翻转使用儿童自行车。
踏矮凳:上矮凳时,患肢踏上矮凳,健肢跟进;下矮凳时,健肢踏下台阶,患肢跟进;矮凳可由低到高。
平横板:对活动能力要求高者采用该康复手段。需要购置相应器械。
10--30指每组该动作重复30次,每次该动作持续10秒钟。
膝关节外伤和韧带重建手术后的主要反应
活动时弹响
主要由于外伤和手术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水肿和纤维化。以及某些部位的疤痕增生引起,水肿因素消退较快;纤维化因素消退较慢,大部分患者于术后1.5年有明显消退(纤维化组织明显软化)。部分患者组织纤维化或者疤痕增生过度,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清理相应异常组织。经常推动髌骨有助于减轻髌骨周围的弹响。
活动度受限
外伤和手术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水肿和纤维化、关节囊和肌肉挛缩、关节粘连都会造成活动度受限,客服疼痛进行锻炼是避免最终活动度受限(如术后2年)的根本方法。各别患者可能需要行相关关节清理或者松解手术来改善最终活动。
肿胀
肿胀是关节镜术后的正常反应;术后开始活动训练时,肿胀可能加剧,主要是关节内粘连组织被拉开以后的反应。在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 粘连均被拉开后,肿胀开始消退。
疼痛
膝关节韧带损伤只是一种常规的主要诊断,实际上膝关节韧带断裂的同时, 关节内的半月板、骨、软骨、关节囊、滑膜均有损伤和反应, 这些都会造成关节疼痛。特别是骨、软骨、滑膜的损伤形成膝关节内环境的紊乱, 可能会终生有一种疼痛不适感。
韧带重建的目的是为了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从长远来讲有助于减轻内环境紊乱,但是因为韧带重建手术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原有的创伤反应(尽管通过微创手术已经将手术创伤降到最低),近期的疼痛会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