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核苷类似物可改善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

2018年07月10日 761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JCO:曹广文等发现核苷/核苷类似物可改善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

2013-09-10 10:02来源:丁香园作者:ecoliDH5

字体大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医科杨云柯


患者生存结局

研究要点:

  • 旨在研究核苷/核苷类似物治疗对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两阶段纵向研究,第一阶段针对非随机干预队列评估NA治疗对接受手术治疗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第二阶段为随机临床试验,旨在验证第一阶段结果。

  • 核苷/核苷类似物治疗可有效恢复患者肝脏功能,降低HBV-HCC复发率并改善术后患者生存。

  • 邻近部位肝组织的Ct-HBx表达水平可作为抗病毒治疗组患者RFS不佳的显著预测因素,但核苷/核苷类似物治疗可能并不会对Ct-HBx带来的潜在HCC促进作用产生影响

乙肝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手术预后情况较差。但目前核苷/核苷类似物(NA)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尚不完全透彻。对此,我国第二军医大学的曹广文教授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通过包括一项随机临床试验(RCT)在内的两阶段纵向研究,评价了NA治疗对HBV-HCC患者手术预后情况的影响。这项研究结果发表于2013年9月3日在线出版的《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

该研究共招募了780例接受了根治性肝脏切除治疗的患者(其中RCT163例)。抗病毒组患者在术后接受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治疗。研究人员通过免疫组化法,对手术标本进行了HBV X蛋白羧基端氨基酸缺失(Ct-HBx)检验。

该研究发现,在非随机队列中,高病毒载量(≥ 104 拷贝/mL)可作为不佳的总生存率与无复发生存率(RFS)预测因素,而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上述两种生存率。根据对RCT进行的多变量Cox分析结果,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HCC复发率以及与HCC相关的死亡率,其风险比(HR)分别为0.48及0.26。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早期复发率以及术后6个月时的肝脏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未恢复肝脏功能的患者相比,肝脏功能得到改善患者的2年RFS较高。邻近部位肝组织的Ct-HBx表达水平可作为抗病毒治疗组患者不佳RFS的显著预测因素。

曹教授等人认为,尽管NA治疗可能并不会对Ct-HBx潜在带来的HCC促进作用产生影响,但可有效恢复患者肝脏功能,降低HBV-HCC复发率并改善术后患者生存。这一效果需通过多中心临床III期RCT予以验证。

研究背景:

肝癌为世界最常见确诊癌症类型之一。而肝细胞癌(HCC)则占全球肝脏癌症发病量的70%至85%。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仍是世界HCC发病的主要诱因。HCC为一种高致死性恶性肿瘤。根治性肝脏切除仍为根治性治疗的主流手段。目前针对晚期HCC的主要治疗手段射频消融(RFA)、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皮乙醇注射(PEI)及索拉非尼。手术切除适用于非肝硬化患者以及肝脏功能保持良好的肝硬化患者。然而,约有70%的患者会在肝脏切除术后5年出现复发。复发成为改善手术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障碍。

对于HBV相关的HCC(HBV-HCC),高病毒复制状态及其相关的Ishak感染评分状况为不良术后结局的最重要预测因素。持续性HBV抑制与较长的生存期有关。接受部分肝脏切除治疗的HBV-HCC患者常出现HBV再激活,因而HBV再激活可能对术后患者的生存产生影响。术后抗病毒治疗有望降低患者病毒载量,减轻肝脏感染情况,从而改善术后患者的预后情况。

通过阿尔法干扰素(IFN-α)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改善丙肝病毒(HCV)或HCV-HCC患者手术预后。IFN-α可有效用于HCV感染治疗以及B基因型HBV感染,但对于C基因型HBV感染,IFN-α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由于HBV-HCC多由C基因型HBV感染造成,因此IFN-α对亚洲HBV-HCC患者的疗效有限。数项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报告认为,通过核苷/核苷类似物(NA)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术后生存获益。其中一项在台湾进行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死亡率数据,该研究无偏倚地招募了大量患者。

然而,此类研究均为回顾性设计或样本规模较小。因此,NA治疗的效果应通过更大样本规模的研究,以及随机临床试验(RCT)予以进一步评价。HBV病毒中存在的HBV X编码区域C端突变与患者手术预后情况有关。而抗病毒治疗对HBx突变型HCC的疗效尚不明确。根据本研究设计,研究第一阶段针对非随机干预队列,旨在评估NA治疗对接受手术治疗HBV-HCC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研究第二阶段为RCT,旨在验证第一阶段结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