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

2018年12月06日 910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治愈胃痛临床案例举隅

单方网  
刘维忠主任治愈胃痛临床案例举隅
刘维忠述梁娟娟董娜邴学震李祥雨李娟潘莉记录(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朱某某,女,58岁。2018年2月8日初诊,主诉:胃痛1月余,伴失眠惊悸。病史: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3年余,他院胃镜提示: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十二指肠球部息肉,球部见0.4×0.4cm隆起,表明光滑;胃窦粘膜充血水肿,并可见多发浅小糜烂。幽门螺旋杆菌( )。曾服用丽珠胃三联,8粒口服1日1次。患者近日来胃脘隐痛加剧,为进一步明确诊治,遂来我院就诊。现症见:胃脘隐痛,生气或受凉后发病或加重,伴脘痛引胁,嗳气频繁,腹胀,食少纳呆,神疲倦怠,四肢不温,失眠惊悸,大便溏薄,舌质淡,有瘀点或瘀斑,水滑苔,脉沉细。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中医诊断:胃痛,证属阳虚内寒兼血瘀。
治则:治宜益气、健脾阳,理气和胃。
处方:自拟方如下,药用黄芪20g、党参20g、延胡索10g、砂仁6、陈皮20g、柴胡10g、黄芩15g、高良姜20g、炒鸡内金20g、首乌藤60g、远志20g、珍珠母30g、肉桂15g、川芎30g、茯苓40g。在中药内服的同时,配合吾导师胃病食疗单验方:1.晚上煮一碗白萝卜汤吃喝,早上喝一小碗生姜汤(煮5分钟),喝姜汤前喝一碗清一点的白面糊糊,坚持半年,不喝酒。2.每天按摩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各100下,用盐袋子加热热敷胃部,每天2次。用法及用量:砂仁6g后下,珍珠母30g先煎。共7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三次,一次200ml。
2月22日二诊:患者自述用药7剂后,脘痛明显改善,失眠惊悸好转,纳可,腹胀感亦不明显,舌质淡苔滑,脉弦滑。方已应手,不再更易,现因患者仍怕冷明显,动则汗出过多,故在上方基础上去炒鸡内金、远志、珍珠母,加川牛膝30g、车前子30g(包煎)、附子20g(先煎)。处方如下:黄芪20g、党参20g、延胡索10g、砂仁6(后下)、陈皮20g、柴胡10g、黄芩15g、高良姜30g、、首乌藤70g、肉桂20g、川芎30g、茯苓40g、川牛膝30g、车前子30g(包煎)、附子20g(先煎)。
3月1日三诊:患者自述上述症状明显好转,效不更方,为进一步巩固疗效,再继上方加减7剂,处方如下:黄芪30g、党参20g、延胡索10g、砂仁6(后下)、陈皮20g、柴胡10g、黄芩15g、高良姜30g、、首乌藤70g、肉桂20g、川芎30g、茯苓40g、川牛膝30g、车前子30g(包煎)、附子20g(先煎)、浮小麦30g。
按:胃脘痛简称胃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是临床脾胃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胃痛的辨证根据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的不同分为以下几个证型:1.寒邪客胃—良附丸加减;2.饮食伤胃—保和丸加减;3.肝气犯胃—柴胡舒肝散加减;4.湿热中阻—清中汤加减;5.瘀血内停—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6.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加减;7.胃阴不足—益胃汤加减。吾师胃痛方中柴胡、黄芩疏肝,和解少阳;根据患者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薄白腻的舌象,黄芪、党参、陈皮、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同时兼黄芪益卫固表止汗;首乌藤、珍珠母、远志潜阳宁心安神,治疗失眠;高良姜、肉桂辛散温通,温胃散寒止痛,川芎、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砂仁、鸡内金化湿醒脾开胃,消食除胀。除用药治疗,吾导师十分注重饮食和情志调节在治疗胃脘痛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情志不调和饮食不节也是引发胃脘痛的重要因素。人们进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和饮酒的机会越来越多,而食多易伤脾胃,过量饮酒易伤肝脏,伴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加剧、加班熬夜、精神焦虑紧张等情况日益突出,使胃脘痛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患病人群也越来越多。因此,应从整体观上来看待问题,同时关注脾、肝、肺脏的状况,做到从根本上治疗胃脘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