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癌刍议

2020年03月11日 817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中医治癌历史悠久,方法众多。余自幼秉承家学,至今临证三十余载。兹参合先严沪上名医保康先生的教诲,博采各家之长,集个人之经验刍议如下。

    攻癌与扶正攻癌即祛邪治癌,扶正则补益治癌。肿瘤增长,损伤正气,在治疗中,既要攻癌,也要注意扶正以增强抗病能力。攻与扶的选择,是治癌疗效的关键,依愚浅见,须视病情的轻重、正气的强弱、癌瘤的早中晚期灵活掌握。

    早期肿瘤尚小,正气尚盛,正盛邪轻,多采取以攻为主,或大攻小补,或先攻后调的原则,即所谓“祛邪即所以扶正”。曾治一例罕见白血病患者朱某,男性50岁,血小板高达80余万,神疲乏力。初用大补气血未效。后仔细辨证,根据患者症状:神疲乏力,但体力尚可,面色暗黑,舌质亦暗,即改用祛瘀生新的治则,用大量活血化瘀之剂;桃红四物加三棱、莪术等品。服药一月,血小板降至14万,再用调补而收效。

  中期,肿瘤发展至一定程度,正气亦伤,但正邪相争,处于“势均力敌”阶段,宜取攻补并重的原则。病例王某,男性79岁,患胃癌住院,因年高未予手术。即用中草药保守治疗,攻补兼施,以异功散加白参、黄芪、蛇舌草、半支莲、藤梨根、石见穿、菝葜、苡仁等为主,治疗五年余。先后曾三次GI复查,胃内肿瘤虽仍存在,但体质较为强健,胃纳正常,生活行动如常人。

    晚期,癌肿增长至严重阶段,正气衰弱,正虚邪盛,治疗取以补为主或大补小攻,或先补后攻的原则。即所谓“扶正所以祛邪”。待病人正气有所恢复再采取攻补兼施。病例徐文彬,男性53岁,胃癌姑息性切除,但肝胆已转移,身体瘦弱。治疗采取以补为主,用四君子汤加黄芪、麦冬、石斛、苡仁等为主,并用生晒参6克研粉吞服。坚持治疗并随访五年,至今病人尚能参加轻微的工作。

    

临床上用扶正药后凡见精神改善,胃纳增加,体重增加,血象上升者即是有效;用祛邪攻癌药后凡见局部病灶稳定或缩小,胸腹水减退者也即有效。对晚期病人以扶正为主,补益气血阴阳,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内在抗癌能力,确有很好效果;但不可妄用攻毒。中期病人尚耐攻伐,但毕竟药性峻猛,也要中病即止。活血化瘀与其他药物配合得好,可缩小肿块,但晚期肿瘤大多扩散转移,须慎用活血化瘀之品,若量过大,对肝癌食道静脉曲张等易引起出血死亡。前车之鉴,要引以为戒。治疗期间要防止病人同时滥用单方。曾有两例服用大量人中白及癞蛤蟆后中毒,产生阿斯综合征而致死亡。

    在早期、中期以攻为主,但要密切注意正气盛衰及整体情况。若正气日衰,出现虚象,即应转入攻补兼施或以补为主。在使用扶正祛邪的同时,也要注意随症加减,如咳喘加止咳平喘药,呕吐加和胃降逆药,出血加止血药,疼痛加止痛药等。抗癌中草药,多系苦寒之品,在辨证处方时,要加些健脾和胃之品,如党参、白术、陈皮等。在化疗时,用四君子汤、旋覆代赭汤等,益气健脾、和胃降逆,可减少消化道反应。升高白细胞多用益气补血、健脾补肾之剂,如黄芪、当归、密陀僧、熟地、黄精、鸡血藤、景天三七、女贞子、红枣等。

    辨证与辨病 癌瘤的确诊,以现代数据为准绳,治疗时既要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又要辨病施治。辨证要分型,以便选用适当的抗癌药物。如食道癌,有气滞痰凝的,有瘀血内结的,有阴虚津枯的,也有少数阳虚的。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进行治疗,多能提高治癌的疗效。病案举例:

    例1:赵某,男性57岁,患食管下段癌。在某胸科医院剖胸腹探查为鳞癌,术中发现食管病灶9cm,与主动脉无法分离,胃小弯有15×12cm肿块,向肝门转移,即行关腹。来我院门诊时,饮食不进,消瘦,恶病质,黄疸腹水,用环磷酰胺加抗癌中药龙葵、蛇舌草、半枝莲等进行治疗。因白细胞急剧下降而停用化疗。经过仔细辨证,患者为气血两虚、水瘀内停,治拟先以补为主,用八珍汤气血双补,加龙葵、蛇舌草、白茅根等抗癌清热利水之品。一月后症状改善,后改用攻补兼施,再加急性子、三棱、茯苓等活血化瘀之品,服药六月,症状消退,胃纳一日能食一斤,体重增加。X线复查:胃(-),食管病灶缩小至4.5cm。服药9月,X线复查食管病灶缩小至3cm,至今生存两年余。

    例2:任某,男性54岁,于左肺门见阴影,5×3cm。某肿瘤医院及我院肺科均作肺癌治疗,用化疗加抗癌中草药(未辨证)治疗半年未效,后转来我科治疗。症见咳嗽痰粘,偶带红点,间有口干盗汗、自汗、低热、苔薄黄、脉细带数,辨证为痰饮凝聚肺络,久郁化热。治用清肺化痰软坚法,以黄芩、鱼腥草、杏象贝、海藻、海浮石、山海螺、牡蛎、蛇舌草、藤梨根为主,随证加减,服药三周,X线示阴影缩小,服药至第八周,X线片阴影明显缩小,见液平,诊为肺囊肿,服药至第11周完全消失,避免了手术。随访至今6年,未见复发(上海  陈绍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