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成功后就万事大吉了吗?
2018年12月30日 915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心脏康复”是个终生的概念。国际上近几年提出的现代“心脏康复”是指心脏病患者通过有处方(指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的运动锻炼、医疗教育、心理、营养、职业和社会咨询指导重新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活动状态的综合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WHO)按时间间隔将心脏康复分为三阶段:急性阶段即院内康复,常包括急性心血管事件后在CCU或住院期间,时间是一到两周;恢复阶段即院外早期康复,为急性血管事件发生后的3—6个月,可以持续到一年;巩固阶段即院外长期康复,是心血管事件发生一年后为院外患者提供预防和康复服务,持续终生。
拿心梗来说,很多患者介入手术完成出院后,就是不敢运动,有的术后在床上一躺就躺几个月,甚至不敢下楼,事实上,如果经过心脏科医生的评估,患者病情已经度过急性期,很多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动,及早的康复介入、适当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后续恢复也有好处。我们的主张是,康复师和心脏科医生共同介入、评估、治疗。比较推荐老年人的运动是骑自行车、游泳和水中运动等。
另外一个极端是,很多患者做完治疗后,认为出院后就没事了。事实上,如果不遵从医嘱进行后续的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复发。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包括适当的运动、调整饮食、戒烟戒酒等。”
心梗患者也应该有慢病管理的意识。除了患者自己需要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我们也会对患者的家属进行一些比如急救知识的科普宣教,这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相当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人口过早地进入了老龄化阶段,而冠心病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主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近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冠心病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成绩斐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重要的治疗方法,迄今已走过30余年,目前已成为与药物治疗、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并驾齐驱有效的治疗手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仍然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合理安排饮食、有规律的运动。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具有冠心病发病率高的特点。由于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心绞痛发作时症状常不典型,心肌梗死也常表现为无痛性。
老年人的冠状动脉常呈多支病变,病变复杂,多为弥漫、钙化、迂曲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多。又常常并发糖尿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骨关节退行性病等多种疾病,使病情十分复杂,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或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往往病程长,卧床时间长,恢复慢。
同时由于身体条件差,各脏器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使得许多老年冠心病患者不愿意活动,导致心脏适应能力下降,肌力减退,身体平衡功能差,甚至丧失体力活动能力。
老年人药物治疗的特点
老年冠心病患者常多种疾病并存,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应关注副作用,抓主要问题,尽可能做减法。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关注患者的全身整体状态,同时血压、胆固醇不宜过低,血糖适度控制。
老年冠心病康复运动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和有高危因素者养成日常大肌群节律性运动锻炼的习惯,可以提高运动耐力和肌力,增强心血管适应能力。减轻症状,并有可能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老年人常伴有退行性骨关节病,因此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进行康复时一定要从能够承受的最低负荷营开始,逐渐增加体力活动的运动量,以保证安全的康复运动治疗。
运动处方包括热身期、锻炼期和恢复期及运动的类型、强度、持续时间等。
运动禁忌症
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应该等病情平稳后再运动:
1、必需卧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例如不稳定心绞痛,心衰症状和体征。
2、血压不稳定,DBP>120mmHg SBP > 200mmHg,或体位性低血压、运动诱发低血压反应。
3、严重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
4、新发生的栓塞,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5、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例如夹层动脉瘤、心功能不全、急性新心包炎、心肌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
运动机理
冠心病患者随着年龄增大免疫机能低下,适量的运动训练可防止制动引起体力衰退,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还可改善血脂、血糖代谢,减轻体重。
冠心病患者通过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促使阻塞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以增加缺血区的血液供应。
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的工作效率,改善心肌的收缩功能,以增加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
运动形式
老年冠心病患者开始运动时最好从低强度开始(2~3 MET)包括步行及太极拳。
步行是心脏康复运动中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运动类型。没有心绞痛或心律失常等不适,再逐渐加量;重症或高龄老年可采用卧位踏车功率计。
“广场健身运动”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中,身体有节奏的舞动,是适合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有氧运动。
有学者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从事太极拳活动的患者进行观察,4周后心理调节能力和情绪反应均有改善。患者的反应灵敏度和平衡能力均有明显增强。
运动强度
近年来已经明确了低强度的运动处方在心脏康复的效果不亚于中等强度的运动,且安全性要大得多,所以老年冠心病患者应限制在低强度运动水平。
运动持续时间以每次20~40 min,每周4~5次为宜,当然要根据个体不同的身体状况灵活掌握。
运动之后要进行恢复期的放松运动,其目的是防止突然停止运动,血液潴留于下肢,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运动调整
运动过程患者感觉不适时要及时终止运动。不要固执地坚持完成指标。
时间及强度的制定一定要强调个体化,因个体的年龄、病情程度等情况而定。
要灵活掌握运动处方的制定,每次运动时一定要备好硝酸甘油等制剂。一旦出现不适,除停止运动外要及时服药,并给与评价,及时调整运动处方。
第1阶段: 住院期间(初步接触)
第2阶段 : 出院后早期(开始于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后1~3周,持续3~6月,但常持续至1年)
第3阶段 : 急性冠脉综合症后3-4 周
第4阶段 : 长期而持续
注意事项
老年冠心病患者运动要避开“高峰期”,将运动时间安排在下午或晚上。
“高峰期”是指上午6时~9时,该时段为冠心病的高发期,因为经过一夜睡眠,既没喝水又没活动,血液在血管里变浓稠,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加重血栓的形成。
另外研究表明在上午6时~9时,由于人的交感神经活性较高(交感神经兴奋意味着心率会加快,血压会增高),从而引起心肌细胞活动的不稳定,容易出现心律失常。
最好与家人或朋友结伴而行,这样互相照顾,保证安全。
吃饭过饱也是老年冠心病人要避免的导火索。许多的心脑血管病突发者是在饱餐后发生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胃肠道的血管极其丰富,进食后,心脏必须输出大量血液供给胃肠。这样使心脏自身的血液循环处于相对缺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