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病

2019年10月02日 848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国医大师李振华治疗乳癖经验
卢医  
乳癖是中青年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肿块,常因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积聚乳房脉络而致。治当疏肝健脾,化痰软坚,活血通络,调摄冲任,李老以自拟软坚消癖汤(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柴胡、香附、木香、厚朴、合欢皮、郁金、穿山甲、旱半夏、牙皂、昆布、海藻、节菖蒲)加减治之。本方不但疏肝健脾,尤其是化痰软坚,活血通络的药物在该方的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如肿块大,可配服巴腊丸,日3次,每次3~5个
病例一
应某,女,53岁。于2005年5月21日来诊
主诉:发现右侧乳房结块1月余
病史:患者于2005年4月发现右侧乳房结块,触之如花生米大小,光滑易移动,按之有轻度疼痛。乳房摄片提示:右侧乳腺囊性包块。现右侧乳房结块,1.1cmx1.2cm,触之光滑,可移动,有轻度压痛,双下肢稍感酸痛,饮食略为减少,面色无华。舌质淡,舌体稍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细
中医诊断:乳癖(肝郁脾虚,痰瘀互结)。
西医诊断:右侧乳腺囊性包块
治法:疏肝理脾,活瘀化痰,软坚散结
处方:
软坚消癖汤加减:当归10g,白芍12g,白术10g,茯苓15g,柴胡6g,香附10g,西茴10g,乌药10g,牙皂5g,穿山甲8g,早半夏10g,节菖蒲10g,木香6g,昆布12g,海藻12g,牡砺15g,元胡10g,炒薏苡仁15g。14剂,水煎服
医嘱:保持情志舒畅;勿食生冷油腻
二诊:2005年6月7日。肿块减小,右乳房仍有疼痛,饮食不佳,双下肢仍酸困倦怠。舌质淡,体稍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细。上方加枳壳10g,继服17剂。
三诊:2005年6月25日。乳房肿块基本消失,触之已不明显,按之基本不痛,饮食增加,双下肢酸困明显减轻。舌质淡,体稍胖大,苔稍白腻,脉弦细。上方加枳壳10g,炒薏苡仁加量至30g。30剂,水煎服
患者右侧乳房肿块消失,触之疼痛亦消失。3个月后随访未再发现乳房肿块
按语
本例乳癖属脾虚肝郁,肝脾失调。肝气郁结,
气机郁滞,脾失健运则生湿酿痰,痰气郁结于乳房则结生肿块;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为脾虚蕴湿;脉弦为肝气郁滞。治疗采用疏肝理脾,软坚散结法,李老用经验方软坚消癖汤治之。方中当归、白芍、柴胡、香附、西茴、乌药、枳壳疏肝理气;白术、茯苓、广木香、炒薏苡仁健脾祛湿;旱半夏、牙皂、节菖蒲祛湿消痰;昆布、海藻、穿山甲、牡蛎软坚散结;元胡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二诊乳房肿块减小,右乳房仍有疼痛,舌淡苔腻,上方加枳壳行气止痛,重用薏苡仁以健脾祛湿,终使肝脾和调,乳络通畅,乳癖消散
案例二
王某,女,37岁,于2006年4月18日来诊。
主诉:双侧乳房胀痛6年,加重1周。
病史:患者自述平素急躁易怒,6年前出现双侧乳房胀痛,月经来前加重,在四川省某医院诊断为双侧乳腺增生,服桂枝茯苓胶囊疗效不佳,病症时轻时重,1周前因症状加重,特来求诊。现症见双侧乳房胀满疼痛,情绪急躁及月经来前胀痛加重,乳房双侧有肿块,大小如杏,质地较硬,边缘清楚,压之疼痛,活动度较好。时常伴有头晕、夜寐多梦,口干,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月经正常,二便尚可。舌质稍淡,边尖红,舌体稍胖大,苔稍白腻,脉细弦。
2005年7月在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行红外线检查诊断为双侧乳腺增生。
中医诊断:乳癖(肝郁化热,气血瘀滞)。
治法:疏肝清热,凉血活血,软坚散结。
处方(李老经验方):
软坚消癖汤加减:当归10g,白芍12g,白术10,茯苓15g,柴胡6g,香附10g,郁金10g,节菖蒲10g,牙皂6g,穿山甲10g,蒲公英15g,牡丹皮10g,昆布12g,海藻10g,元胡10g,木香6g。10剂,水煎服。
医嘱:保持情志舒畅,勿郁怒。
二诊:2006年4月28日。乳房胀痛,肿块变软,头晕、梦多、口干均减轻,可见肝气渐舒,肝火渐清,气血渐活;效不更方,续施前法,守上方继服。10剂,水煎服。
三诊:2006年5月8日。口干减轻,乳房胀痛亦减轻,惟月经来前,胀满为甚,可见热象虽减,气机郁滞之象仍著;肿块变软缩小,如杏核大,可见痰凝之象渐祛。由于气滞之象仍著,故加枳壳10g、青皮10g,以增强疏理气机之力。10剂,水煎服
四诊:2006年5月18日。乳房已不胀痛,惟月经来前稍有胀感,肿块消失,可见积聚乳络之痰瘀已化,气机渐畅,乳癖向愈;头晕、梦多仍时作,乃为肝郁日久,痰火内盛,扰及心神所致。积聚乳络之滞气痰瘀虽化,但脏腑内盛之痰火仍著,故宜疏肝健脾,清心豁痰,安神宁志法治之。
处方:
清心豁痰汤加减:炒桅子8g,合欢皮15g,龙齿20g,白蔻仁10g,天麻10g,竹茹8g,白术10g,茯苓12g,橘红10g,早半夏10g,香附10g,郁金10g,节菖蒲10g,西茴10g,乌药10g,莲子心6g,夜交藤20g,枳壳10g,甘草3g。14剂,水煎服。
乳腺肿块等症消失,睡眠好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