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跟痛症(跟骨骨质增生、跖腱膜炎)怎么办?
2020年02月24日 815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跟痛症(跟骨骨质增生、跖腱膜炎)的关节镜下微创治疗
跟痛症又称足跟痛、跟骨痛,是由多种慢性疾患所致跟部蹠面(即脚后跟)部疼痛症候群,好发于中老年人,但在文献报道中18-80岁的人都可发生,尤其是运动员、女性及肥胖者更为多见,其与慢性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门诊常规拍摄跟骨侧位X线片可见跟骨骨质增生、骨刺形成,磁共振可见跖腱膜跟骨止点呈高信号、周围组织水肿。
常见的病因有:
(1)跟骨骨刺
(2)跖腱膜炎
(3)跟骨滑囊炎
(4)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
(5)跟骨高压症
跟痛症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
跖筋膜为足底腱膜的一部分,是足底深筋膜中央腱性增厚部分,起于跟骨结节内侧突,对维持足弓有重要作用。跖筋膜的长期负荷,特别是肥胖、运动劳损等情况下容易产生无菌性炎性损伤,尤其是在跟骨附着部,诱发跟痛,导致在跖腱膜的跟骨附着处常有明显的压痛点。
跟痛症患者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症状以清晨下床时疼痛最为明显,称为“始动痛”,是跟痛症的特征性症状,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可有一定程度缓解,夜间不痛;跟痛症病程长短不一,有的可自愈,但也有的患者可转为慢性过程。
跟骨侧位X线摄片可见“骨刺”,但骨刺不一定都在痛侧,跟部表面无红肿,在跟骨内侧结节处可有限局性压痛,跟痛症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临床症状作出诊断。
治疗方法
(1)足踝部功能锻炼:主要包括跖腱膜牵拉锻炼,由于跖腱膜挛缩是引起跖腱膜炎常见的原因,而跖腱膜牵拉有助于炎症的消退,每天反复的牵拉跖腱膜是减轻跖腱膜炎患者疼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消炎镇痛药物:多数跟痛症是由滑囊、肌腱、韧带炎症引起的,可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对大多数跟痛症的急性疼痛发作和长期疼痛有效。
(3)局部封闭:适用于保守治疗疗效不佳时。
(4)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主要有足底周围炎症病灶清理、跟骨骨刺切除及经皮跟骨钻孔减压,关节镜下操作既消除了病因,也保留了跖腱膜相对完整,微创手术切口小、恢复快,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注意事项
(1)尽量少走路,以避免病变部位受到刺激而加重病情。
(2)慎用按摩推拿,尤其是使用牛角、木棍等硬物在疼痛部位刺激,这样非但不会使病情好转,还会引起相反的后果。
(3)穿鞋时应选择宽大、柔软的鞋子,比如质地较好的旅游鞋,最好不要穿皮鞋。
(4)每天睡前热水泡脚20-30分钟会有利于控制病情或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