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导航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2018年07月11日 779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头痛1个月,经检查发现左侧额叶占位病变。
手术方式:神经导航下发际内冠切左额开颅显微镜下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病变完整全切除,颅骨瓣复位。
术后病理:海绵状血管瘤。
转归:治愈,术后头痛消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许志勤
点评:
海绵状血管瘤也称为海绵状血管畸形,是一种边界清楚的良性血管性错钩瘤。它由形状不规则、厚薄不一的窦状血管性腔道组成。占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的5%-13%,尸检中占0.02%-0.13%。多位于脑内,但不包含神经实质、大的供血动脉或大的引流静脉。大多位于幕上,10%-23%位于后颅窝,多见于脑桥。通畅直径1-5cm。半数多发,可有出血、钙化或栓塞。可分为两型:散发型和遗传型,后者的遗传方式是孟德尔常染色体显性方式,并有多种表现型。
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癫痫发作(60%)、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50%)、出血(占20%,通常为脑实质内出血,常为反复发作的少量出血,极少出现灾难性的大出血)、脑积水,部分患者为偶然发现。
主要检查方法为CT和MRI(包括MRA),DSA检查通常为阴性。
手术切除病变是根本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指征仍没有统一。神经导航下的显微微创手术是目前手术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最佳选择。对于少数无症状、较小及位置表浅的海绵状血管畸形,可采取CT和MRI随访下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控制癫痫发作等。
本例患者虽然病变位于额叶,属于哑区,临床上仅有的头痛症状在术前也很难说一定与病变有关,但手术后既明确了诊断、又切除了病变,并且术中还发现病变有陈旧性出血,术后既做到了防患于未燃,又能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因此选择手术治疗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