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带状疱疹千万别耽搁,小心变成顽固性后遗痛

2014年03月08日 1200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病变常涉及背根神经节及其神经支配的皮肤。(herpes zoster 及 shingles 均称为带状疱疹,前者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爬行样束带”,后者来源于拉丁语,意为“腰带,束带”)。


二、 带状疱疹的病因?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期水痘感染康复后,病毒潜伏在背根神经节的卫星细胞,当宿主免疫功能降低,如感冒、年老、恶性肿瘤、感染艾滋病、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时,这些病毒就会被再激活。活化了的原休眠病毒可导致背根神经节及脊髓背角非常剧烈的坏死性炎症反应。而病毒则沿着感觉神经纤维逆向扩散至皮肤,引起皮肤剧痛,产生水疱,其皮区分布与受感染的外周神经及中枢神经一致。


三、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一般是剧烈的神经痛、节段性水疱疹、皮疹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但亦应当注意其特殊类型:如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内脏带状疱疹等,这些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致病有一定的严重性,有些可致失明、耳聋、甚致死亡。有些病例可因早期仅有疼痛而极易被误诊为心绞痛、胆道或肾绞痛等,临床应当谨慎。


四、 何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

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一个月者定义为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痛症之一,目前仍是世界级的疼痛难题。其疼痛持续时间短则1一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一般病史均长达3一5年。患者由于长期忍受疼痛折磨而苦不堪言。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睡眠障碍,生活质量低下,工作和社交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因而产生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有轻生的念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与年龄增高成正比,据有关资料表明:50-59岁为49%,60一69岁为65%,70一79岁为74%。而我国的老年人口日益增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会持续增高。


五、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临床表现?

通常,PHN患者主诉的疼痛类型有三种:持续性烧灼痛、阵发性刺激痛、针刺样痛,也有触觉性痛觉异常的主诉。80~90%的病人出现痛觉异常,常驻为动态性,如运动性刺激即可诱发疼痛。正因如此,许多病人穿上衣服,摩擦皮肤就会出现剧烈疼痛。此外,在受损皮区常有皮肤感觉的变化。Nurmikko等人论证认为,与正常的对侧相比,受累节段皮肤温觉、冷觉、热痛觉、触觉、针刺感觉、振动感觉及两点位置辨别感觉等都有改变。除感觉缺失及痛觉异常之外,通常病变皮肤都有色素改变并形成结痂。


带状疱疹通常表现为表皮神经痛,成簇水疱沿体表一侧的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所以较容易分辨。但也有少数病例是只有神经痛而无皮肤损害,这种现象被称作无症状的带状。因为它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很容易误诊。如果病变发生在左侧心前区,容易误认为心脏痛;发生在肋骨边缘部位,容易误认为是肋间神经痛或胸膜痛。


当你发觉某个部位的皮肤疼痛,特别是出现闪电般的疼痛感时,有可能是隐蔽的带状疱疹在作祟。应尽早及时就医,让医生确诊并进行及时的跟进治疗。据有关资料报告,通过药物、中医、理疗、神经阻滞等方法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还有47.8%的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90%以上的患者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


如果选择最佳治疗时机和有效方法,是可以避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的。在疱疹发生的急性期内,即3~4周内到疼痛科就诊,可进行神经保护治疗。在给予抗病毒、消炎、镇痛的基础上,应用神经阻滞技术可以有效阻断疼痛信号向中枢传递,使得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或消失。其治疗机理是通过注射微量的麻醉及神经营养药物,选择性作用到痛觉神经细胞,可有效抑制躯体感觉神经向中枢的疼痛传导从而解除疼痛症状,并改善神经细胞功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