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4条结果

  • 包括深部信号不易和周围正常组织区别者;而图像显示不好的占17%,指肿瘤信号和周边组织界限几乎不能明显区别。2.脑膜瘤超声显示高回声信号且边界清楚。巨大脑膜瘤内部囊性变或坏死可呈现分隔的低回声信号。3.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可有高回声边缘,内部因为陈旧性出血表现为低回声,而彩超可看见周边小的血管环绕。4.转移瘤转移瘤在MR上多数强化明显,超声通常显示为高信号,含有囊性或坏死部分为低信号。5.动静脉畸形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动静脉畸形血流信号和清楚的边界。磁共振影像导航术中脑漂移常在0.1-8.7mm,对于深部小病灶,上述漂移程度足以导致术中病灶不能精确定位。锁孔手术时,为良好地显露病灶
    高阳 副主任医师 2019-07-15 09:56:15
  • 组织)、无回声或低回声(超声信号是黑色的,正常结构有含脑脊液的脑室和基底池等;异常结构有陈旧性出血肿瘤囊性或坏死部分)。常见脑部病变声像特点如下:1.胶质瘤高级别的胶质瘤多伴有囊性变和坏死,超声影像通常表现为回声不均、信号强弱不等,若病灶周围水肿明显,则表现为较强回声;低级别胶质瘤通常表现为较周边组织结构回声略高,肿瘤边界显示较为明显;囊实性病灶的囊性部分表现为无回声,实性部分呈均质的结节状或带状稍强回声,信号接近或低于大脑镰和脉络丛的高信号,瘤周多无水肿。 Solheim等报道156例高级别胶质瘤中,超声图像显示良好和中等占83%,良好指肿瘤四周分界清楚,中等包括深部信号不易和周围正常组织
    高阳 副主任医师 2018-07-30 16:30:54
  • ,防止脑疝进一步发展。 - 适用情况:用于严重颅脑损伤、弥漫性肿胀导致颅内压持续升高,经过药物治疗等其他措施无法有效控制颅内压的情况。 - 操作过程:一般在血肿清除后,根据颅内压情况和组织肿胀程度,决定去除骨瓣的大小和位置。通常在颞部、额颞部等部位去除较大面积的骨瓣,硬脑膜可减张缝合。 肝脏手术 - 肝修补术 - 原理:对于肝脏裂口较浅、出血不严重的肝破裂情况,通过缝合肝脏裂口来修复肝脏。 - 适用情况:适用于肝脏Ⅰ - Ⅱ级损伤,如肝包膜撕裂、肝实质浅裂伤等。 - 操作过程:充分暴露肝脏破裂部位后,清除裂口内的血块和失活组织,用可吸收缝线进行间断或连续缝合。缝合时要注意避免损伤肝内的胆管
    谢高山 主治医师 2024-11-01 23:32:20
  • 症状。  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脑膜瘤大多属良性,如能早期诊断,在肿瘤尚未使用周围的组织与重要颅神经、血管受到损害之前手术,应能达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肿瘤,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肿瘤巨大,与神经、血管、脑干及丘脑下部粘连大紧,或将这些神经、血管包围不易分离,这种情况下,不可勉强从事全切除术,以免加重和颅神经损伤以及引起术中大出血的危险,甚至招致病入死亡或严重残废。脑膜瘤的手术原则是:控制出血,保护功能,争取全切除。对无法全切除的病人,则可行肿瘤次全切除或分次手术,以免造成严重残废或死亡。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4-11-06 17:24:23
  • 症状。  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脑膜瘤大多属良性,如能早期诊断,在肿瘤尚未使用周围的组织与重要颅神经、血管受到损害之前手术,应能达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肿瘤,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肿瘤巨大,与神经、血管、脑干及丘脑下部粘连大紧,或将这些神经、血管包围不易分离,这种情况下,不可勉强从事全切除术,以免加重和颅神经损伤以及引起术中大出血的危险,甚至招致病入死亡或严重残废。脑膜瘤的手术原则是:控制出血,保护功能,争取全切除。对无法全切除的病人,则可行肿瘤次全切除或分次手术,以免造成严重残废或死亡。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4-10-22 16:45:28
  • 脑膜瘤是脑部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20%,可发生于颅内各个部位,尤以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桥小脑角与小脑膜等深部和颅底部位。得了脑膜瘤不必过于紧张,绝大部分可以选择手术治疗而获得治愈,部分难以全部切除的脑膜瘤,在大部分切除的情况下再结合一些辅助治疗,仍然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效果,部分小的脑膜瘤也可以选择保守观察。由于脑膜瘤的生长部位不同,手术难度、手术风险及最终结果会有很大区别,但总体来说脑膜瘤是颅内各种肿瘤当中治疗效果最好的了,所以当得了脑膜瘤时,应当有个良好的心态,主动就医,积极治疗,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本人从事神经外科手术20
    王俊兴 主任医师 2019-04-04 13:49:31
  • 组织与重要颅神经、血管受到损害之前手术,应能达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肿瘤,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肿瘤巨大,与神经、血管、脑干及丘脑下部粘连大紧,或将这些神经、血管包围不易分离,这种情况下,不可勉强从事全切除术,以免加重和颅神经损伤以及引起术中大出血的危险,甚至招致病入死亡或严重残废。脑膜瘤的手术原则是:控制出血,保护功能,争取全切除。对无法全切除的病人,则可行肿瘤次全切除或分次手术,以免造成严重残废或死亡。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4-11-29 14:15:07
  • ,最快可于术后第2天出院。但其缺点也尤为突出:操作空间小,调整工作通道较为繁琐,止血困难等无法避免。故手术前需积极评估病情,对严重狭窄、巨大肿瘤等仍需显微镜手术治疗。术后需密切注意切口情况,避免因感染导致手术失败。2. 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神经内镜作为神经外科必备工具,其不仅可以单独治疗相关疾病,在辅助显微镜手术方面也可发挥其优势。显微镜的特点在于:①立体感较强。②不需要很大操作空间,对实质性病变具有明显优势,但难以精准切除深部组织,术中牵拉明显可引起较多并发症。③出血不会导致视野模糊。④手术切口较大。 内镜的特点表现为:①视野高清,但无立体感(在3D内镜出现后会得到改善)。②0°~90°镜头全景
    高阳 副主任医师 2019-07-15 10:02:49
  • 1.什么是脑出血(脑溢血)? 脑出血,即老百姓所说的“脑溢血”,为非外伤性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颅内出血。 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者高发。脑出血的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病,此类脑出血属于高血压病的一种最严重也是最高级别的并发症之一,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极为严重的症状,甚至短时间内影响患者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活动,造成患者的死亡。基本上中国的每一个乡村,每一个小区都有“脑溢血”的患者。北方发病总体高于南方,男性发病总体高于女性。 脑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分类,不同部位决定病人不同症状,也影响着病人预后。(1)基底节区出血:基底节区是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豆纹
    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 2021-01-19 12:57:51
  • 病理诊断,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或许能让患者保证生活质量前提下受益。术中见肿瘤颜色暗红,有包膜,切开包膜后,出血明显,瘤腔网格状组织,内含血性及血栓成分,无法全部刮出,鞍被病变大部分切除后,明胶海绵填塞止血。术后病理提示:海绵状血管瘤。讨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血管畸形,有内型与外型之分。内型可位于实质任何部位;而外型较少见,多位中颅窝底,可向鞍区海绵窦、鞍内生长,约占颅内血管畸形的0.4%-2.0%。侵袭性垂体瘤是指垂体腺瘤侵及局部脑膜、颅骨或者呈局部广泛浸润生长,可侵犯一侧或双侧海绵窦,与鞍区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表现相似,容易混淆;容易引起误诊,一旦误诊,影响手术方式的
    高阳 副主任医师 2018-07-30 16:23:56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