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67条结果

  • 胆管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并容易转移的恶性肿瘤。根据胆管癌的发生部位,可将它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两种类型。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与胆管癌发病相关的胆管结石、胆管炎症以及吸烟、肥胖、糖尿病的发生率升高以及我国乙肝的流行,导致中国及东南亚等地胆管癌的发生率在逐年升高。 手术切除是肝内胆管癌或肝外胆管癌的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胆管癌早期通常是无症状的,所以当许多患者得到确诊时,肿瘤已经转移,无法切除,而且即使能做手术切除,术后的复发仍很频繁,一旦复发,二次切除也很困难。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胆管癌,应该如何治疗呢? 1 全身化疗 根据国内外胆管癌的诊疗规范,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胆管癌主要
    殷欣 主任医师 2020-05-23 14:48:04
  • 近年来,肝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占原发性肝癌的 10%~1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邱立新胆管癌,包括胆囊、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和远端胆管癌。其治疗等因分型、分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结合ESMO 指南总结了胆管癌的诊断、分期和治疗。诊断放射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病理诊断:来自活检、细针穿刺、胆道刷检。分期评价项目包括完整的病史和体格检查、血细胞计数、肝功能检查、胸片、腹部超声和 CT 或 MRI,逆行内镜或经皮肝穿刺造影,也可包括超声内镜,胆道镜和腹腔镜。有孤立性肝内肿块的患者必须进行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胆囊癌、肝内胆管癌
    邱立新 2018-07-29 12:43:41
  • 专家简介:施宝民,中德双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外科主任、同济医院大外科副主任。擅长普外科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是肝胆胰脾良恶性肿瘤、各类胆石症、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及胃肠肝胆外科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胆结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生大多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关。有些胆结石由于症状并不明显,有人就不把它当回事。可是您知道吗?长期的肝内胆管结石会增加胆管癌发生的危险!听听专家怎么说。何谓肝内胆管结石?胆结石按照其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以及肝内胆管结石。胆汁由肝脏产生后,经过肝脏内部的密密麻麻的管道运输到胆囊储存起来,这些管道合
    施宝民 主任医师 2021-07-05 23:52:02
  • 患者男性,64岁,发现胆管癌1年。目前已经出现骨转移,膀胱转移,肾上腺等多处转移,患者腰部及臀部持续性疼痛。间断出现爆发痛。经过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目前每日需要肌注吗啡缓解疼痛。患者辗转来到我院,经过术前积极评估。在全麻下完成全植入式鞘内泵植入,手术顺利。术前患者vas9分,术后1分。
    王雷波 副主任医师 2025-01-09 10:04:59
  • 各位胆管癌病友:本中心即日起开展帕博利珠单抗(默沙东PD-1 K药)联合吉西他滨/顺铂一线治疗晚期/不能手术切除胆道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适用于晚期或转移性不可切除的肝内胆管癌,胆囊癌及肝外胆管癌(壶腹癌除外)患者,年龄要求大于18岁,有病理诊断并且未接受过全身系统化疗。本临床研究根据研究方案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胆管癌标准化疗方案联合帕博利珠单抗(K药)治疗,另一组采用标准化疗方案联合安慰剂治疗。如有意参加,可至我门诊咨询入组事宜。
    殷欣 主任医师 2020-07-24 09:40:25
  • 与胆道肿瘤抗争4年,她走后,家属感言登上了NEJM大力医学界外科频道2022-03-14 19:30*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年轻宝妈与癌症斗争4年后离世,这种真那么难治?年轻美丽的Sarah被诊断出肝内胆管癌时,儿子仅18个月大。由于胆管癌缺乏常规筛查方法且临床特征不具有特异性,因此只有25%~30%的患者能在疾病早期就诊且肿瘤可切除,当时并无标准治疗方案。此时的Sarah就像被困在悬崖边,底下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深渊。与癌症斗争长达4年之久的Sarah的故事发布在了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令人惊讶的是,病例报告的结尾罕见刊登了Sarah的父母感言。不明所以的急性腹痛和背痛找上了门
    费健 主任医师 2022-05-03 09:28:16
  • 质子重离子治疗,简称质子治疗,本身属于外部放射治疗的一种,仍属于姑息治疗,但疗效略优于传统放疗。因为质子治疗相比传统放射治疗具有更好的剂量分布特点,可以更准确地将辐射剂量递送到肿瘤区域,并较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质子治疗是精准度最高、副作用最小的放射疗法之一。其适应症近似放疗,副作用相对更小,但价格昂贵,治疗一次约需要30万人民币,仅适合财力雄厚的患者。在肝胆外科领域,质子治疗的适应症包括:局部晚期或复发性肝细胞癌或肝内胆管细胞癌。具体如下:第一,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第二,不能进行化疗或者靶向免疫等全身系统治疗的患者;第三,可以作为手术、介入、系统治疗后的重要
    孙平 副主任医师 2024-06-17 22:13:02
  • CA199也就是糖类抗原199,是一种血清中肿瘤相关的蛋白类物质,是临床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最常见于胰腺癌和胆管癌,因此CA199升高确实高度怀疑胰腺癌,但是并不是它升高了就一定是胰腺癌。而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即使得了胰腺癌,CA199也不会升高。因此,CA199仅作为一种辅助标志物,单独无法明确胰腺癌的存在与否。 在临床上,胆管癌、肝癌、胃肠癌,甚至是肺癌、乳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CA199也可能升高,此外,除了恶性肿瘤,有些良性疾病,比如胰腺炎、胆管炎、胆囊炎、急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硬化等,甚至妊娠,也会引起CA199的升高,而在个别正常人,其基础的CA199水平就会略高于正常水平
    孟凡斌 副主任医师 2024-07-02 19:53:53
  • 原发性胆囊癌及肝外胆管癌缺少早期诊断的手段和方法,与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等良性病变不但临床表现相似,影像学检查确诊困难,有时甚至在术中直视下也难以鉴别。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有助于指导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本文收集了56 例胆囊和肝外胆管病变的冷冻切片资料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冷冻切片诊断胆囊和肝外胆管疾病的价值及诊断的要点难点 。 结果: 本组冷冻切片诊断胆囊和肝外胆管病变的总准确率达到 98.21% ,其中 44 例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 100% ,7 例胆囊癌的准确率为 87.5%, 4 例肝外胆管癌的准确率为 100%。 讨论: 冷冻切片诊断胆囊和肝外胆管疾病的价值: 本组
    赵刚 主任医师 2020-01-05 18:35:12
  • 胆管错构瘤或Von Meyenburg复合体是肝内胆管的良性畸形,表现为多个囊性病变,不与胆道相通,可以发生在肝脏的任何部位,但多位于肝脏外周,通常小于1.5cm。而胆道周围囊肿通常位于肝门附近,体积较小(1cm),分布于胆管两侧,在肝门门静脉周围形成“珍珠链”征。导管内乳头状瘤(IPNB)是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癌前病变,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相似,但恶变率更高;其危险因素包括肝胆管结石、华支睾吸虫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管囊肿、家族性腺瘤 性的息肉病和Gardner综合征。胆管错构瘤和胆道周围囊肿是良性畸形,不需要影像学监测。但导管内乳头状瘤是癌前病变,恶变率高,手术切除后仍需继续进行影像
    孙平 副主任医师 2024-12-29 19:52:49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