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结肠息肉是一类从粘膜表面突出到结肠肠腔内的隆起状的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最常见,炎性息肉,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疾患。
病因
临床表现
1、是便血。结肠息肉患者最容易出现便血,但不少人会把大便出血误以为是痔疮的症状,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专家表示,痔疮引发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后滴血,呈鲜红色,而且在平时并不会出血。但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常常混杂在便中间。
2、是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特别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或者引起腹痛的时候,更要引起警惕。
3、是大便形状异常。正常的粪便应该呈圆柱形,但如果息肉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呈扁形,有时还附着有血痕。
并发症
其他辅助检查
直肠指诊可触及低位息肉。
肛镜、直乙镜或纤维结肠镜可直视见到息肉。
钡灌肠可显示充盈缺损。
诊断
治疗
1.单个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检同时进行。
2.多发息肉或息肉较大有恶变征可经肛门肛窥肠镜进行病理活检以除外恶变。
3.低位或长蒂脱出息肉可用肛窥,直乙镜,套扎或经肛门直接切除。
4.广基或多发息肉可经腹、会阴、骶尾部行肠壁肠段部分切除。
5.高位息肉可行纤维结肠镜高频电切。
6.息肉有癌变应按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
预后
结肠息肉的病情演变及转归,应根据其病理类别而定,常见几种病变的转归与预后简述如下:腺瘤,由于可能为多发性或有恶变并存,而且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定条件下,良性息肉样恶变都会发生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