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
妇科
-
别名:
vulvar liomyoma
vulvar myoma levicellulare
-
症状:
结节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
-
相关疾病:
暂无
外阴平滑肌瘤(vulvar leiomyoma)是由平滑肌细胞组成的皮肤良性肿瘤。如肌瘤小,可无任何症状,如肿瘤过大,则产生外阴下坠感,甚至影响活动与性生活。
外阴平滑肌瘤是来自于外阴勃起组织平滑肌或圆韧带平滑肌。
肿瘤大小不一,文献报道平滑肌瘤,直径为1~11cm,质地坚硬,有包膜。质地决定于纤维组织的多少及有无变性。一般为单个性,位于阴唇或阴唇系带的皮下,基底广而无蒂,可活动。肿瘤大小不一,切面为实质性肿瘤。镜下见梭形平滑肌细胞呈纵横交错、平行或漩涡状排列。核大小形态基本一致,核周围有晕状空隙肌束之间有纤维间质。细胞质呈伊红梭长形,两端钝圆呈哑铃状,肌纤维束排列紧密,呈灰白色带有光泽。偶尔可见局灶性的出血坏死。在妊娠期,外阴的平滑肌瘤特别容易发生黏液样变性。 病理学可将其分为细胞丰富性、上皮样、神经鞘瘤样和合体细胞性等类型,其中上皮样型平滑肌瘤具有侵袭性和易复发特点。常伴退行性变。
患者一般无不适症状。有时会感到外阴下坠感,也有患者因自己发现外阴肿块而就诊。发生部位以大阴唇最多,阴蒂及小阴唇也有发病。其表面光滑、质硬、突出于外阴皮肤表面或呈蒂状赘生。妇科检查发现外阴部实质性肿块,边界清楚,可推动,无压痛。 临床上有两种形式:一种表现为隐藏于组织内的结节,往往没有什么症状,仅病人自己感到局部隐隐有一小肿块而已;另一类表现为有蒂的或凸出于皮肤表面的块物,性交困难,行动不便等。文献报道阴部最大肌瘤直径可达10cm(图1)。
[收起]
患者一般无不适症状。有时会感到外阴下坠感,也有患者因自己发现外阴肿块而就诊。发生部位以大阴唇最多,阴蒂及小阴唇也有发病。其表面光滑、质硬、突出于外阴皮肤表面或呈蒂状赘生。妇科检查发现外阴部实质性肿块,边界清楚,可推动,无压痛。 临床上有两种形式:一种表现为隐藏于组织内的结节,往往没有什么症状,仅病人自己感到局部隐隐有一小肿块而已;另一类表现为有蒂的或凸出于皮肤表面的块物,性交困难,行动不便等。文献报道阴部最大肌瘤直径可达10cm(图1)。...[详细]
外阴部的肌瘤诊断比较容易,主要根据其局部表现及病理检查,往往很小就被发现。然而重要的是排除肉瘤变,外阴部肌瘤的肉瘤变与下列因素有关: 1.肌瘤的大小 外阴部的肌瘤一般不大,直径很少超过5cm。根据Tavassoli的资料,肌瘤直径超过5cm,肉瘤变或复发的机会就较多。 2.肌瘤轮廓是否清楚 若肌瘤周围的假包膜清楚,则恶变的机会不多。相反周围有浸润,肌瘤边界不清,则恶变的机会增多。 3.核分裂的频度 细胞分裂越多,恶性变的机会也越大,如果在10个高倍视野中有5个以上的分裂象时,则可以肯定为肉瘤变。 4.富细胞的程度 富细胞并不代表肌瘤恶变,但可表示细胞增生活跃,可以说是肉瘤变的前驱变化,必须慎重对待。[收起]
外阴部的肌瘤诊断比较容易,主要根据其局部表现及病理检查,往往很小就被发现。然而重要的是排除肉瘤变,外阴部肌瘤的肉瘤变与下列因素有关: 1.肌瘤的大小 外阴部的肌瘤一般不大,直径很少超过5cm。根据Tavassoli的资料,肌瘤直径超过5cm,肉瘤变或复发的机会就较多。 2.肌瘤轮廓是否清楚 若肌瘤周围的假包膜清楚,则恶变的机会不多。相反周围有浸润,肌瘤边界不清,则恶变的机会增多。 3.核分裂的频度 细胞分裂越多,恶性变的机会也越大,如果在10个高倍视野中有5个以上的分裂象时,则可以肯定为肉瘤变。 4.富细胞的程度 富细胞并不代表肌瘤恶变,...[详细]
治疗原则为手术治疗,手术切口一般采用与小阴唇平行的梭形小切口,大小以能完整切除肿块为标准。浅表或有蒂肌瘤,局部切除即可。若肌瘤在较深部位,则可切开包膜将肌瘤剜出,这样出血较少,可以不动包膜。但如包膜不清、肌瘤周围有浸润或冷冻切片细胞分裂活跃,则应做稍广泛的女阴切除。此外,平滑肌细胞有上皮细胞样变化者,不论是局灶性的还是广泛性的变化,也不论肌瘤的大小,都要有足够的切除,不能仅做肌瘤剜出,因为此类肌瘤,极易复发。切除之组织物送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