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科室: 风湿免疫科 
  • 别名: 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Churg-Strauss综合征 过敏性肉芽肿
  • 症状: 暂无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 相关疾病: 暂无

概述

1951年Churg和Strauss首次报告了过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肿病(allergic angitis granulomatosis或Churg-Strauss syndrome,简称CSS)。这是一种全身性多器官受累及的疾病,典型的CSS具有三联症,即重度哮喘,肺和肺外器官中、小动脉及静脉炎和坏死性肉芽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目前CSS的发病机制不明。主要病理改变为小动脉和小静脉被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形成坏死性血管炎。坏死灶内有坏死的碎片、嗜酸性粒细胞和Charcot-Leyden结晶。病灶周边有嗜碱性物质,内有组织细胞和巨细胞。动脉性血管炎可见坏死和栓塞。静脉及小静脉也可受累及。上述病理变化也可累及皮肤、心脏、胃肠道、肝脏等器官。[收起] 1951年Churg和Strauss首次报告了过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肿病(allergic angitis granulomatosis或Churg-Strauss syndrome,简称CSS)。这是一种全身性多器官受累及的疾病,典型的CSS具有三联症,即重度哮喘,肺和肺外器官中、小动脉及静脉炎和坏死性肉芽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目前CSS的发病机制不明。主要病理改变为小动脉和小静脉被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形成坏死性血管炎。坏死灶内有坏死的碎片、嗜酸性粒细胞和Charcot-Leyden结晶。病灶周边有嗜碱性物质,内有组织细胞和巨细胞。动脉性血管炎可见坏死和栓塞。静脉及小静脉也可受累及...[详细]

病因

病因不明。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明。主要病理改变为小动脉和小静脉被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形成坏死性血管炎。坏死灶内有坏死的碎片、嗜酸性粒细胞和Charcot-Leyden结晶。病灶周边有嗜碱性物质,内有组织细胞和巨细胞。动脉性血管炎可见坏死和栓塞。静脉及小静脉也可受累及。上述病理变化也可累及皮肤、心脏、胃肠道、肝脏等器官。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血、发热、体重下降及乏力。肺外受累的常见症状为皮肤病变,以紫癜最多见。此外患者常有高血压、多发性神经周围炎、腹泻和关节痛等,也可出现肾炎和肾功能衰竭,其他器官受累可出现相应症状。

并发症

出现肾炎和肾功能衰竭,其他器官受累可出现相应症状。

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常超过5×109/L。
2.血沉增快,也可有贫血。
3.血清IgE水平及其他免疫球蛋白增高,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
4.当肾功能受损时可出现蛋白尿和血尿,但无管型尿。

其他辅助检查

胸片多见双侧多发的片状或结节状阴影,多为迁徙性。空洞性病变罕见。也有报道为弥漫性间质性浸润者,部分患者可有胸膜渗出。肾活检可见血管炎及灶性、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肺、皮肤和肌肉活检可见血管炎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周围有肉芽肿形成。其中肌肉活检阳性率达60%。

诊断

有典型的临床三联症即可作出诊断,肺、皮肤或肌肉活检,可以显示血管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血管周围的肉芽肿病变。诊断CSS时,首先应除外感染性疾病如寄生虫病或真菌感染。

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常用泼尼松1mg/(kg·d)开始或40~60mg/d,可分次口服。以后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下降程度来评定疗效,当症状好转,病情得到控制后可逐渐减量,一般维持治疗1年。激素治疗无效者可采用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治疗,环磷酰胺2mg/(kg·d)口服,病情好转后改为隔天服药,可维持治疗1年以上。停药后大部分患者无复发,但必须密切随诊,一旦复发,激素治疗效果不好,应及时应用环磷酰胺治疗。

预后

一旦诊断后平均存活期为4~6年,但存活期变异性较大。

预防

1.病因未明,因此尚须探讨有效预防措施,但治疗上目前肾上腺皮质激素仍为首选药物,在不影响治疗的同时减少剂量可以大大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2.糖尿病患者可能用激素而加重,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