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科室: 肾内科 
  • 别名: 糖尿病肾 糖尿病性肾病变 糖尿病肾病
  • 症状: 浮肿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有糖尿病、病史比较长的患者多见
  • 相关疾病: 糖尿病 

概述

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是本症的特点。亦是IDDM患者主要死因。糖尿病患者出现的感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大血管病变如肾动脉硬化,不属糖尿病肾病的范畴。
随着糖尿病治疗手段及技术的不断进步,死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越来越少,而糖尿病并发的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却成为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致残原因。糖尿病肾病不仅出现在1型糖尿病。近年来发现这2型糖尿病也会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1型的发生率为30%~40%。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为20%。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在逐年增加,DN的发病人数也相应增加,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可低估。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缓慢,临床一旦出现肾损害,即持续性蛋白尿,则病程已难以逆转,往往进行性发展至肾功能衰竭。故对糖尿病肾病要高度重视,尽可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阻止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收起]
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是本症的特点。亦是IDDM患者主要死因。糖尿病患者出现的感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大血管病变如肾动脉硬化,不属糖尿病肾病的范畴。
随着糖尿病治疗手段及技术的不断进步,死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越来越少,而糖尿病并发的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却成为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致残原因。糖尿病肾病不仅出现在1型糖尿病。近年来发现这2型糖尿病也会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1型的发生率为30%~40%。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为20%。...[详细]

病因

DN的发生与发展主要是由遗传易感性及高血糖(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环境因素还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等因素,但高血糖更加重要。
1.遗传易感性 DN有家庭聚集现象,无论是1-DM还是2-DM患者,如果先证病例并发DN,其兄弟姐妹患DM后DN的发生率明显增高。1-DM患者即使血糖控制很差也仅有35%最终发展为终末期DN。即使是严格控制血糖接近正常,已经证明可明显改善或预防DN,但亦不能完全防止DN的发生与发展。因此目前已经有线索提示DN具有遗传易感性。
此种易感性模式有3种:
(1)主要基因效应(major gene effect):指由于某一种主要基因多态性(或突变)与血糖控制不良之间相互作用而发生DN。
(2)平均基因效应(moderate gene effects):指由于几种基因多态性(或突变)共同与血糖控制不良之间相互作用而发生DN。这几种疾病等位基因独立地发生作用,并且出现相加作用。至于这些等位基因的作用所产生的总体效应,则要看它们在人群的出现频率;如果在人群的出现频率相类似,则它们每个所产生的作用较平均;如果某个基因出现频率较高,这个等位基因则产生主要基因效应,而其他几个等位基因则产生微小基因效应。
(3)多基因效应(polygenic effects)或微小基因效应(minor gene effects):既许多基因多态性(或突变)共同与血糖控制不良之间相互作用而发生DN,每个等位基因对DN遗传易感性只发挥微小作用。
DN易感基因在1-DM研究的较多。多数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1 receptor,AT1R)的基因多态性(或突变)频率在DN患者要显著高于无合并DN的患者,认为它可能发挥主要基因效应。至于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或突变)与DN的关系尚未得出一致得结论。有人利用TDT方法来研究AGT、及ACE基因多态性(或突变)与DN的关系,发现它们与DN有关,认为可能发挥微小基因效应。在2-DM,一个大型的Pima印第安人家族研究发现ATIR基因多态性(或突变)频率在DN患者要显著高于无合并DN的患者,认为它可能发挥主要基因效应;但是在其他人群研究没有发现一致的结果。另外,对AGT、ACE、激肽及心房钠尿肽醛糖还原酶等基因多态性(或突变)频率与DN关系的研究亦未得出一致的结论。由于2-DM并发DN患者的父母不少已不在人世,因此利用TDT进行家族研究较困难,故亦不能确定这些基因是否是发挥微小基因效应。
2.高血糖 DN的发生、发展除了与遗传有关外,高血糖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严格控制血糖可显著降低发生DN的危险性。高血糖又是如何导致DN,这一点尚未完全阐明。但是高血糖可激活肾脏许多局部内分泌激素(或细胞因子),这些物质与D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当然DN的发生机制还包括血液流变学异常、红细胞带氧功能障碍、山梨醇旁路亢进等因素,不过这些因素或多或少与肾脏局部内分泌激素(或细胞因子)有关。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研究发现DM大鼠肾组织中(angiotensin Ⅱ,ATⅡ)水平明显增高,肾组织中ATlR表达亦明显增加,而且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证明应用ACE抑制剂能有效预防DN的发生与发展。
(2)肾脏局部生长因子:研究发现多种肾脏局部生长因子均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B(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等,它们可刺激肾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外基质沉积增加。其中TGF-β1研究较多,有研究显示DM大鼠肾组织中FGF-β1表达明显增加,重要的是应用ACE抑制剂后又可明显下降。因此,认为其在DN发病中可能起着关键性作用。
(3)内皮素(endothelin,ET):ET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其中以ETI作用最强。目前已知它可刺激肾系膜细胞增殖。实验研究发现DM大鼠肾组织中ETI及其受体表达均明显增加,而且应用ETI受体拮抗药可防治DN。另外,体外研究显示TGF-β1可增加肾小管细胞ETI表达。
(4)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NO具有强烈扩张血管作用,它是在NO合成酶(NO synthase,NOS)作用下由L-精氨酸作供体合成的。NOS有2种,结构型NOS及诱导型NOS(Inducible NOS,INOS)。DM大鼠早期肾组织中INOS表达及NO含量增加,认为可能与早期的肾血流量增加有关。在DM大鼠后期的肾组织,INOS表达无明显增加,结构型NOS表达及NO含量均明显下降。有人以L-精氨酸治疗DM大鼠可预防DN的发生,而长期应用NOS抑制剂则可加速DM大鼠的肾小球病变,提示NO可防止DN的发生与发展。上述研究提示,NO可保护DM大鼠后期的肾小球病变。同时有许多研究显示肾组织NO与ATⅡ及TGF-β1之间可相互调节。[收起]
DN的发生与发展主要是由遗传易感性及高血糖(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环境因素还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等因素,但高血糖更加重要。
1.遗传易感性 DN有家庭聚集现象,无论是1-DM还是2-DM患者,如果先证病例并发DN,其兄弟姐妹患DM后DN的发生率明显增高。1-DM患者即使血糖控制很差也仅有35%最终发展为终末期DN。即使是严格控制血糖接近正常,已经证明可明显改善或预防DN,但亦不能完全防止DN的发生与发展。因此目前已经有线索提示DN具有遗传易感性。
此种易感性模式有3种:
(1)主要基因效应(major gene effect):指由于某一种主要基因多态性(或...[详细]

临床表现

糖尿病肾病起病隐袭,缓慢进展,早期的肾脏病有关症状不多。肾病初期肾脏增大,肾小球滤过功能亢进和微量蛋白尿可持续多年,也不容易被注意,因此大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是在出现明显蛋白尿或显著水肿时方被觉察。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蛋白尿 是糖尿病肾病的第一个临床表现,初为间断性,后转为持续性。用放免法测定尿中白蛋白或微白蛋白,可较早诊断蛋白尿,对控制病情有益。
2.水肿 糖尿病肾病发生水肿时多由于大量蛋白尿所致,此阶段表明已发展至糖尿病肾病后期。多伴有GFR下降等肾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不良。
3.高血压 出现较晚。到糖尿病肾病阶段时血压多升高,可能与糖尿病肾脏阻力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有密切关系,此外,水钠潴留也是高血压的因素之一。高血压能加重肾脏病变的发展和肾功能的恶化,因此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4.贫血 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可有轻~中度的贫血。贫血为红细胞生成障碍,用铁剂治疗无效。
5.肾功能异常 从蛋白尿的出现到肾功能异常,间隔时间变化很大,若糖尿病得到很好控制,可多年蛋白尿而不出现肾功能异常。若控制不好,就会出现氮质血症、肾功能不全。另外,糖尿病性肾病往往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从糖尿病进展至肾病,一般可分为5个阶段,丹麦学者Mogensen将糖尿病肾病分为以下5期:
1期(功能改变期):又称肾小球功能亢进期或滤过率增高期。为糖尿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既有增加,这阶段可持续数年。肾血流量逐渐增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较正常人为低。此期,肾脏体积约增大20%,肾血浆流量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约40%,肾脏无组织学改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与肾脏体积、重量增加、肾小球和肾小管体积增大有关。观察证实糖尿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和肾血浆流量相关。糖尿病的高滤过和入球小动脉扩张和出球小动脉收缩有关。
2期(早期肾小球病变期):又称静息期,或正常白蛋白尿期。常出现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病程18~24个月。本期特点是出现肾小球结构损害,首先是基底膜轻度增厚,2~3年后肾小球系膜基质开始扩张,3.5~5年基膜明显增厚。此期超滤依然存在。运动后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升高,是本期惟一的临床证据。
3期(隐性肾病期):或早期糖尿病肾病,常出现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5~15年后。本期主要损害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使构成肾小球基底膜成分的硫酸肝素和唾液酸减少,则负电荷相应减少,电荷屏障破坏,清蛋白排出增加。尿蛋白呈间歇性,蛋白尿有所加重,肾功能开始减退。这与糖尿病控制不佳,组织缺氧,肾微循环滤过压增高有关,常由高血压、高血糖、运动、尿路感染和蛋白负荷促进或诱发。此期肾小球滤过率仍高于正常,随病情发展,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升高并逐渐固定在20~200μg/min,本期后阶段可出现血压升高。
4期(糖尿病肾病期):又称持续性蛋白尿期或临床糖尿病肾病。患病高峰在病程15~20年时,有20%~40%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进入该期,24h尿蛋白>0.5g,如不采取措施,肾小球滤过率迅速下降。
此期可有大量蛋白尿,伴有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蛋白血症。低清蛋白血症除尿蛋白丢失外,和糖尿病本身蛋白质代谢失调和蛋白质摄入不足有关。临床还可见到血浆蛋白水平还高于其他原因肾病时就出现水肿,这是由于糖尿病人的清蛋白转变为糖基化清蛋白,而后者穿过毛细血管膜比正常清蛋白容易。糖尿病引起的肾病综合征预后较为险恶,较快地进入氮质血症。一旦进入氮质血症,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蛋白常迅速减少。
5期(尿毒症期):即终末期肾病(简称ESRD)。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中30%~40%在患病后20~30年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此时出现尿毒症表现和相应组织学改变。肌酐清除率稍高于非糖尿病人。据统计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从诊断到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平均约19年,持续蛋白尿到死亡平均6年,总病程25年左右。在欧美国家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需透析或肾移植的单个最主要原因。
上述糖尿病肾病分期中,3期以前患者在临床上尚无明显肾脏损害的表现,肾脏病理改变尚可逆转,如若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阻止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发展。所以3期以前称糖尿病肾病早期或非临床期。而一经进入4期以后,患者不仅出现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改变已难以逆转,病情将进行性发展,终将进入尿毒症期。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发生肾病自然史所知甚少,因起病隐匿,还有夹杂因素如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半数病人不知自己患病。常由于偶尔查血糖或患其他病时被发现。较低估计此型糖尿病发生临床肾病为2.5%~10%,进展至终末期肾衰5~10年,年老的病人较年轻患者进展迅速。肾小球高滤过期常不能确定,所诊断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人中20%~37%已有固定的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增加,如此高的微量清蛋白尿排泄率可能和长期误诊有关。肾小球滤过率在蛋白尿期间可正常多年。
此外,关于高血压多见于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合并肾动脉硬化以及肾功能衰竭者。部分结节性硬化有轻度舒张压升高,血压早期波动大,以后呈持续性增高。近年研究发现糖尿病肾脏病变,随着尿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肾脏功能损害的加重,糖尿病患者血压节律的异常也越明显。肾脏病变导致糖尿病患者夜间血压下降。其可能原因有:
(1)水钠潴留:糖尿病肾病患者随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近端肾小管水钠重吸收增加,导致水钠潴留。
(2)夜间相对多尿:糖尿病肾病患者夜间肾小球内压增加,伴有昼夜肾血流动力学异常和球管平衡失调,表现为夜间多尿。
(3)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肾小球跨膜静水压加重肾脏血流学异常,另一方面亦参与水钠平衡失调的发生,从而影响血压的昼夜节律。[收起]
糖尿病肾病起病隐袭,缓慢进展,早期的肾脏病有关症状不多。肾病初期肾脏增大,肾小球滤过功能亢进和微量蛋白尿可持续多年,也不容易被注意,因此大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是在出现明显蛋白尿或显著水肿时方被觉察。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蛋白尿 是糖尿病肾病的第一个临床表现,初为间断性,后转为持续性。用放免法测定尿中白蛋白或微白蛋白,可较早诊断蛋白尿,对控制病情有益。
2.水肿 糖尿病肾病发生水肿时多由于大量蛋白尿所致,此阶段表明已发展至糖尿病肾病后期。多伴有GFR下降等肾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不良。
3.高血压 出现较晚。到糖尿病肾病阶段时血压多升高,可能与糖尿...[详细]

并发症

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许多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出现微量清蛋白前数年即有高血压。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并非都是糖尿病肾病的后果,糖尿病患者的双亲为高血压者,其患糖尿病肾病危险是双亲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3倍。有高血压的糖尿病人较无高血压者会更快发展到糖尿病肾病。因此有人建议,舒张压≥12kPa可作为糖尿病发生肾病的预测指标。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微血管病 二者可同时存在。视网膜病变可继发于糖尿病肾病以后,一般认为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高于肾微血管病变。因网膜病变易于观察,而糖尿病肾病难于诊断,所以糖尿病人一旦出现网膜病变,要警惕肾病发生。
3.晚期并发心血管多种疾病 如动脉硬化、心包炎、结肠炎、出血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病变。
4.糖尿病肾病患者做造影检查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Harkonen等发现29例糖尿病患者肌酐>177μmol/L做造影检查,有22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Byrd等观察88例糖尿病患者使用造影剂后产生肾功能衰竭。其中78例造影前已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尤其已有肾功能不全时做造影检查要特别慎重。[收起]
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许多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出现微量清蛋白前数年即有高血压。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并非都是糖尿病肾病的后果,糖尿病患者的双亲为高血压者,其患糖尿病肾病危险是双亲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3倍。有高血压的糖尿病人较无高血压者会更快发展到糖尿病肾病。因此有人建议,舒张压≥12kPa可作为糖尿病发生肾病的预测指标。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微血管病 二者可同时存在。视网膜病变可继发于糖尿病肾病以后,一般认为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高于肾微血管病变。因网膜病变易于观察,而糖尿病肾病难于诊断,所以糖尿病人一旦出现网膜病变,要警惕肾病发生。
3.晚期并发心血管多种疾病 如动脉硬化...[详细]

实验室检查

1.尿糖定性试验 是筛选糖尿病的一个简易方法。轻型糖尿病的空腹尿糖可阴性,而于餐后则阳性。若有肾小球硬化时,肾糖阈升高,此时血糖虽高,但尿糖可阴性。
2.血糖测定 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如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测定,必要时做糖耐量试验。
3.尿白蛋测定 尿小分子量蛋白测定可见微量白蛋白尿,这是DN的最早和最敏感的指标,正常人尿白蛋白排泄量为1.5~20μg/min,或小于30mg/24h,用常规方法测出蛋白尿时,白蛋白排泄量常已大于200μg/min或300mg/24h,当测得尿白蛋白排泄量为20~200μg/min,定义为微量白蛋白尿。
4尿酶测定 尿酶测定结果为亮氨酸氨基肽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明显增高。
5.血生化测定 有低肾素血症、低醛固酮症,伴有持续性高钾血症和轻微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测定α1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和内皮素等有助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收起]
1.尿糖定性试验 是筛选糖尿病的一个简易方法。轻型糖尿病的空腹尿糖可阴性,而于餐后则阳性。若有肾小球硬化时,肾糖阈升高,此时血糖虽高,但尿糖可阴性。
2.血糖测定 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如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测定,必要时做糖耐量试验。
3.尿白蛋测定 尿小分子量蛋白测定可见微量白蛋白尿,这是DN的最早和最敏感的指标,正常人尿白蛋白排泄量为1.5~20μg/min,或小于30mg/24h,用常规方法测出蛋白尿时,白蛋白排泄量常已大于200μg/min或300mg/24h,当测得尿白蛋白排泄量为20~200μg/min,定义为微量白蛋白尿。
4尿酶测定 尿酶测定结果...[详细]

其他辅助检查

1.肾脏影像学检查 可见肾大小正常或增大,即使在尿毒症时也是这样或只有部分肾影缩小。
2.糖尿病性眼底检查 可见明显眼底改变,表明已有肾小球病变(≥90%)。
3.肾活检 仅适应于糖尿病合并有肾脏病,但不能明确肾脏病是否由糖尿病引起者,这对于决定治疗有价值。

诊断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糖尿病史和尿蛋白的增加。首先是糖尿病的诊断,一般在明确糖尿病时要高度怀疑DN的可能。DN的诊断为临床与实验室相结合,当出现明显蛋白尿时,诊断无困难。值得注意的是在糖尿病人有蛋白尿表现中20%~30%为其他肾小球疾病所致,或与DN同时存在。由于一旦到临床肾脏病期,DN的逆转或延缓非常困难,治疗效果往往很差,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DN病人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尿蛋白的检测仍是目前诊断DN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微量蛋白尿的检测,如采用放免法,可以较早发现肾脏损害。尿蛋白的排泄与肾脏小球结构改变密切相关,是判断DN预后的重要指标,在IDDM病人中,微量白蛋白尿对DN的预测达80%,患DN的相对危险达21%,在NIDDM病人中相对危险也达8.5%。当微量白蛋白尿出现时,一般平均患糖尿病时间在5年以上。
DN患者一般无血尿,当出现明显血尿时,应考虑其他原因导致的肾脏改变,如肿瘤、免疫复合物介导性肾炎、尿路感染等。
其他早期诊断DN的指标如:可做血中尿β2微球蛋白、铜蓝蛋白测定等。但前者需除外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性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后者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肾脏活检在有条件的地方对高危DM人群应予提倡。行造影检查或其他药物检查时,应特别注意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问题。
1.临床糖尿病肾病 诊断的主要依据为:有较长的糖尿病史,尿常规检查有明显阳性蛋白尿,在排除其他如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酮症酸中毒、心衰等原因外,基本上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如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确立诊断。按这一标准诊断的糖尿病肾病是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在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中,这已是一个较晚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肾小球滤过率以较为恒定的速度下降,可在不长的时间内发展到肾功能不全,且这一过程往往是不可逆的。因此,在这里再次强调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
2.早期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测定,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标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是增高的。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标准是:6个月内3次检查,每次间隔1月以上,其中2次尿白蛋白排泄率在20~200μg/min。测定方法多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正常人排泄率为白蛋白小于20μg/min。[收起]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糖尿病史和尿蛋白的增加。首先是糖尿病的诊断,一般在明确糖尿病时要高度怀疑DN的可能。DN的诊断为临床与实验室相结合,当出现明显蛋白尿时,诊断无困难。值得注意的是在糖尿病人有蛋白尿表现中20%~30%为其他肾小球疾病所致,或与DN同时存在。由于一旦到临床肾脏病期,DN的逆转或延缓非常困难,治疗效果往往很差,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DN病人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尿蛋白的检测仍是目前诊断DN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微量蛋白尿的检测,如采用放免法,可以较早发现肾脏损害。尿蛋白的排泄与肾脏小球结构改变密切相关,是判断DN预后的重要指标,在IDDM病人中,微量白蛋白...[详细]

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应是综合治疗,强调预防和早期治疗。应该有这样的概念即当患者出现糖尿病后,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就要考虑糖尿病肾病的预防。积极控制血糖,定期检查尿白蛋白排泄率,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的排泄。
1.控制血糖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高血糖是极其重要的因素。血糖升高和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因此,控制血糖至关重要。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明,在糖尿病出现肾肥大和高滤过状态后,及时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后,肾肥大和高滤过状态可以得到部分恢复。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的增高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是一致的。因此,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础治疗。治疗应采取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适当运动,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使血糖控制接近正常。如争取使糖基化血红蛋白<7%,空腹血糖<6.0mmol/L,饭后2h血糖<8.0mmol/L,同时注意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其中主要措施包括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
(1)糖尿病肾病的饮食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饮食治疗有其特殊性,总热量的摄入要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及活动量来决定。在营养的构成中,须特别注意蛋白质的摄入。糖尿病肾病时,肾小球处在高滤过状态,过高的蛋白饮食会使这种高滤过状态持续,加重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因此,目前主张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即对蛋白的摄入量加以限制。希望借此减轻肾小球滤过负荷。一般0.8g/(kg·d)的蛋白量较为适宜。对已进入临床期,有水肿、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则须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来安排蛋白质的摄入量。患者摄入的蛋白质必须是优质蛋白质,即必须氨基酸含量高的动物蛋白质为主。
(2)糖尿病肾病口服降糖药物的选择应考虑其代谢途径: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的活性代谢产物主要由肾脏排出。肾功能损害时,易导致低血糖,不宜使用。格列喹酮(糖适平)主要在肝脏代谢,只有大致5%由肾脏排出,肾功能不全时,使用较为安全,且使用的剂量范围大,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首选药物。格列吡嗪(美吡达)的部分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但活性弱,不易引起低血糖反应,较为安全。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物对已有蛋白尿的临床期糖尿病肾病不宜使用,因为其是以原形从尿中排出,易造成乳酸堆积而致乳酸酸中毒。对于用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尽早使用胰岛素,以推迟、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对肾功能损害明显的患者,要考虑到血中胰岛素半衰期的延长,其次是患者食欲减退,进食减少,这些都需要对胰岛素的用量进行精细的调整,经常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还应注意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患者常因存在胰岛素抵抗和不适当治疗而致高胰岛素血症,持久的高胰岛素血症可刺激动脉壁平滑肌和内皮细胞增生;增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产生,促进动脉壁脂质沉着;损害机体内源性纤溶系统如刺激内皮细胞产生纤维蛋白溶酶原抑制因子,促进血栓形成;长期高胰岛素血症可使血压升高和体重增加可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和进展。降低高胰岛素血症除适当使用口服降糖药外,补充微量元素如矾和铬也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近年发现新药罗格列酮为噻嗪烷二酮类降糖药物。其降糖作用包括降低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改善糖耐量;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和游离脂肪酸水平;降低肝糖原异生作用并刺激脂肪组织和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是目前改善胰岛素抵抗较好的药物。
此外,根据近年研究结果糖尿病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使用AGE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
①氨基胍:是一种AGE抑制剂,它在高糖条件下也可有效地防止AGE生成或抑制AGE的活性。氨基胍通过与葡萄糖竞争和大分子蛋白质的结合,选择性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早期产物的形成。据研究,氨基胍还可防止NO激活,调整糖尿病早期的血管功能失调。
②醛糖还原酶抑制(spirohydantoin):临床观察结果对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和肾病疗效轻微,且起效缓慢。因使用时间尚短,使用也不广泛,有待作出客观评价。
2.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肾脏病人肾功能损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且是可控制因素。对糖尿病肾病也是如此。高血压在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过程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控制高血压,是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的关键。控制高血压首先要限制患者对钠盐的摄入,同时禁烟、戒酒,减轻体重,适当的运动,这是治疗的基础。
现一般认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7.5/11kPa以下。有关资料显示血压从21.3/12.7kPa降到18.0/11.3kPa时,尿蛋白排出明显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从每月1ml/min降到每月0.35ml/min,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期也明显延长,降压治疗前l0年累计死亡率为50%~70%,治疗后18%。临床研究证实有效的降血压治疗,可明显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研究显示积极降压治疗,能延缓临床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速度,尤其在血压开始上升还未达到临床高血压时更明显,降压治疗应达到降低平均动脉压,恢复血压昼夜节律和降低肾小球内压。
降压药物的选择,目前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首选,它可减少尿蛋白的排出,减缓肾功能下降的速度。其机制是:
(1)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从而纠正高滤过状态,也减少了蛋白尿,近来还认为ACEI可以直接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选择性滤过作用。
(2)抑制细胞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等的活性,并可增加骨骼肌胰岛素的敏感性而改善对血糖的控制。
(3)降低系膜细胞对大分子物质的吞噬作用,从而减少了因蛋白尿导致的系膜细胞增生和小管间质的纤维化。
(4)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使已形成的细胞基质部分得以降解。ACEI的作用不仅用于降压,而且不伴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也宜应用,且服药方便,其主要副作用是咳嗽。目前,流行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长效制剂。临床常用的该类药物主要有:[收起]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应是综合治疗,强调预防和早期治疗。应该有这样的概念即当患者出现糖尿病后,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就要考虑糖尿病肾病的预防。积极控制血糖,定期检查尿白蛋白排泄率,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的排泄。
1.控制血糖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高血糖是极其重要的因素。血糖升高和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因此,控制血糖至关重要。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明,在糖尿病出现肾肥大和高滤过状态后,及时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后,肾肥大和高滤过状态可以得到部分恢复。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的增高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是一致的。因...[详细]

预后

本病预后不良。如出现大量蛋白尿者(>3gm/d),多于6年内死亡;间断出现蛋白尿者,存活可超过10年;无蛋白尿者不发生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可加速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因其为不可逆性改变,故最终会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预防

DN的治疗分为预防性治疗及ESRD时的肾脏替代治疗两部分,预防性治疗又分为:一级预防,防止正常无蛋白尿向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发展。二级预防,防止微量蛋白尿发展至临床蛋白尿。三级预防,防止临床蛋白尿期进展至ESRD。主要预防措施是积极控制和治疗糖尿病,如长期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可有效阻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