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概述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颅内内分泌肿瘤。Marie于1886年首先描述肢端肥大症,1887年Minkowski论及肢端肥大症由垂体腺排列异常引起,1900年Benda认识到伴肢端肥大症的嗜酸性腺瘤并证明肿瘤是来自腺垂体细胞的真性肿瘤。1901年Frankel等研究肢端肥大症后提出该症有垂体嫌色细胞的增生以及垂体功能的亢进,而1908年Marburg认识到无分泌垂体腺瘤有垂体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1909年Cushing进一步阐明和解释了分泌性嗜酸性腺瘤引起垂体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及无功能腺瘤(嫌色细胞瘤)导致垂体功能低下之间的临床关系,并于1912年明确提出垂体高分泌与低分泌的相反症群,描述了它们的组织病理学基础。以后的几十年间,Cushing及其同道们主要研究垂体腺瘤的病理、临床特征以及内分泌异常,使垂体腺瘤的总体知识进一步扩大和丰富。直至20世纪下半叶,垂体腺瘤的突出问题摆到了设计有效的治疗方法上,而20世纪60年代主要放在进一步完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垂体腺瘤主要从下列几方面危害人体:
1.垂体激素过量分泌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和脏器损害。
2.肿瘤压迫使其他垂体激素低下,引起相应靶腺的功能低下。
3.压迫蝶鞍区结构,如视交叉、视神经、海绵窦、脑底动脉、下丘脑、第三脑室,甚至累及额叶、颞叶、脑干等,导致相应功能的严重障碍。
近20年来,垂体腺瘤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有了飞速的发展,但仍有不少难题有待继续总结研究。[收起]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颅内内分泌肿瘤。Marie于1886年首先描述肢端肥大症,1887年Minkowski论及肢端肥大症由垂体腺排列异常引起,1900年Benda认识到伴肢端肥大症的嗜酸性腺瘤并证明肿瘤是来自腺垂体细胞的真性肿瘤。1901年Frankel等研究肢端肥大症后提出该症有垂体嫌色细胞的增生以及垂体功能的亢进,而1908年Marburg认识到无分泌垂体腺瘤有垂体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1909年Cushing进一步阐明和解释了分泌性嗜酸性腺瘤引起垂体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及无功能腺瘤(嫌色细胞瘤)导致垂体功能低下之间的临床关系,并于1912年明确提出垂体高分泌与低分泌的相反症群,描述了它们...[详细]

病因

目前认为垂体腺瘤来源于腺垂体细胞,如单激素细胞腺瘤如生长激素、泌乳素细胞腺瘤等来源于分泌相应激素的腺细胞,而对一些多激素来源的腺瘤还有争议。过去一直认为一种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相应的激素,20世纪70年代Zimmemrman用PAP法研究5例正常人垂体组织证实,在同一种细胞内具有能与生长激素和泌乳素两种激素抗体结合的颗粒,说明两种激素可以同时在同一垂体细胞内产生。Midyley认为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可由同一种细胞分泌。Horvath报告了9例垂体泌乳素、生长激素细胞腺瘤。Kovacs也指出在非肿瘤情况下这种双激素分泌细胞同样散在于腺垂体中,只是数量较少而已。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垂体内一种细胞不是只能分泌一种相应的激素。这类多激素细胞腺瘤,称之为“异源性垂体腺瘤”。其发生机制一般认为与瘤细胞的基因表达有关,可能牵涉到基因的不稳定性和优势选择,也可能是细胞表型的变化,而没有基因潜能的变化。
近年来认为嫌色细胞腺瘤来源于分化程度较低或未分化的细胞,这种细胞可以向其他分泌激素的细胞转化,临床上可伴有相应激素分泌增多的症状,电镜下可见分泌颗粒。Leuis认为这类非功能垂体腺瘤虽有分泌颗粒,但瘤细胞分化较低,未能形成有生物效应的激素。Kovacs认为这种瘤细胞能够合成少量的激素或产生无活性的激素前体;或为目前尚未能检测的激素。Betzdorf测定瘤细胞组织培养液内生长激素的浓度,发现一些嫌色性细胞瘤与嗜酸性细胞瘤同样是升高的,这就可解释一些嫌色细胞腺瘤为什么伴有肢端肥大症。[收起]
目前认为垂体腺瘤来源于腺垂体细胞,如单激素细胞腺瘤如生长激素、泌乳素细胞腺瘤等来源于分泌相应激素的腺细胞,而对一些多激素来源的腺瘤还有争议。过去一直认为一种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相应的激素,20世纪70年代Zimmemrman用PAP法研究5例正常人垂体组织证实,在同一种细胞内具有能与生长激素和泌乳素两种激素抗体结合的颗粒,说明两种激素可以同时在同一垂体细胞内产生。Midyley认为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可由同一种细胞分泌。Horvath报告了9例垂体泌乳素、生长激素细胞腺瘤。Kovacs也指出在非肿瘤情况下这种双激素分泌细胞同样散在于腺垂体中,只是数量较少而已。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垂体内一种细胞不是只...[详细]

发病机制

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研究可归为两大学说:一为垂体内在异常学说,另一为下丘脑调节机制失常学说。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后,使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的垂体学说和下丘脑学说趋向于统一。目前认为垂体腺瘤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起始阶段和促进阶段,即垂体细胞先发生突变,然后在内外因素的促进下突变的细胞增生,发展为垂体腺瘤。

1.垂体内在异常
(1)基因突变:垂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在垂体腺瘤发生中的作用近年受到高度重视,目前,已肯定的主要为一些与细胞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的点突变,这些基因包括G蛋白Gs的α亚单位(Gsα)基因、ras原癌基因、蛋白激酶C的α亚型(PKCα)基因等。
Gsα是最先明确与垂体腺瘤有关的基因。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有人发现约1/3的GH腺瘤腺苷酸环化酶(adenosine cyclase,AC)活性及cAMP水平升高且不受GHRH和霍乱毒素(可通过刺激Gs而激活AC)的调节。稍后的研究证实:GH瘤细胞内AC的激活乃Gsα的突变所致。Gsα有2个突变热点,其一使201位精氨酸变成半胱氨酸或组氨酸;另一使227位谷氨酰胺变成精氨酸或亮氨酸。此2位点对于Gsα的GTP酶活性极为重要,突变使得Gsα的GTP酶活性下降,导致Gs信号系统持续地处于激活状态,于是cAMP产生增加。在垂体细胞,cAMP不仅与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有关,而且参与细胞的增生。有人发现,霍乱毒素转基因小鼠的垂体出现增生,说明Gs信号系统的激活确实可引起垂体细胞的增殖。目前已知,约40%的GH瘤和约10%的无功能垂体腺瘤与Gsα的突变有关。Gsα基因现已被视为原癌基因,称为gsp。Gi也是一种G蛋白,其功能与Gs相反。Gi的突变亦与垂体腺瘤有关。有人在32例ACTH瘤中发现2例,22例无功能垂体腺瘤中发现3例有Giα亚单位的突变。Giα也已被视为原癌基因,称为gip。其他G蛋白与垂体腺瘤的关系尚不清楚。
ras原癌基因的产物P21ras在细胞的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已发现,ras原癌基因的激活是许多人类肿瘤的重要原因。Ras基因的突变在人类垂体腺瘤中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有人研究了11例无功能垂体腺瘤、6例GH瘤和2例PRL瘤,只在1例PRL瘤中发现有ras的突变,这提示ras基因的突变在人类垂体腺瘤中较为罕见。其后的一些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目前认为,尽管ras原癌基因的突变在人类非内分泌肿瘤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不是人类内分泌肿瘤的常见病因。
PKC是一类在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激酶。Alvaro等发现,垂体腺瘤组织的PKC表达水平较正常垂体组织高;侵袭性垂体腺瘤PKC的表达更高。他们还发现一些侵袭性垂体腺瘤的PKCα有突变,使其294位天冬氨酸变成甘氨酸,这一突变位点正好位于PKCα分子的V3区,此区含有Ca2 结合位点,上述突变导致PKCα过度激活。PKC可调节细胞外多种蛋白酶、胶原酶的活性,PKC活性的升高可促进肿瘤向正常组织的浸润。故目前认为,PKCα的突变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有关。
研究显示,垂体瘤组织的PTTG表达显著增加,提示PTTG在垂体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目前,对PTTG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但有关的研究已提供了一些信息。人PTTG蛋白含有SH3入坞基序(motif[Ca2[收起]
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研究可归为两大学说:一为垂体内在异常学说,另一为下丘脑调节机制失常学说。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后,使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的垂体学说和下丘脑学说趋向于统一。目前认为垂体腺瘤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起始阶段和促进阶段,即垂体细胞先发生突变,然后在内外因素的促进下突变的细胞增生,发展为垂体腺瘤。

1.垂体内在异常
(1)基因突变:垂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在垂体腺瘤发生中的作用近年受到高度重视,目前,已肯定的主要为一些与细胞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的点突变,这些基因包括G蛋白Gs的α亚单位(Gsα)基因、ras原癌基因、蛋白激酶C的α亚型(PKCα)基因等。
Gsα...[详细]

临床表现

垂体腺瘤瘤细胞的倍增时间为100~700天,故肿瘤生长缓慢,这种生物学特征决定了垂体腺瘤一般起病潜隐,早期可无症状。有的肿瘤甚至自始至终没有症状,死后尸检始被发现。垂体腺瘤主要有颅内神经功能障碍及内分泌功能障碍两方面表现:
1.神经功能障碍 垂体腺瘤引起的神经症状直接与肿瘤大小及其生长方向有关。一般无分泌功能腺瘤在确诊时往往肿瘤体积已较大,多向鞍上及鞍外生长,临床神经症状多较明显。分泌性腺瘤因早期产生内分泌亢进症状,确诊时大多体积较小,肿瘤多位于蝶鞍内或轻微向鞍上生长,临床不产生或仅有轻微的神经症状。
(1)头痛:约2/3无分泌性垂体腺瘤病人可有头痛,但不太严重。早期头痛是由于肿瘤向上生长时,牵拉由三叉神经第1支支配的鞍膈所引起。头痛位于双颞部、前额、鼻根部或眼球后部,呈间歇性发作。肿瘤穿破鞍膈后头痛可减轻或消失。晚期头痛可能由于肿瘤增大影响颅底硬膜、动脉环、大血管、大静脉窦等痛觉敏感组织所引起。如涉及由三叉神经或后组脑神经供应的硬脑膜,则头痛位于前头部或后枕部。肿瘤向第三脑室生长,阻塞室间孔引起颅内压增高,可引起弥漫性头痛。有时肿瘤内出血或肿瘤的囊肿破裂可引起急性剧烈头痛。GH腺瘤引起的头痛明显而顽固,大多为全头痛,原因除肿瘤向上生长牵拉鞍膈外,主要是因为整个颅骨及硬膜增生,牵拉刺激感觉神经所致。
(2)视神经受压症状:垂体腺瘤向上方生长可将鞍膈顶高或突破鞍膈向上压迫视神经交叉而产生视力、视野改变等。
①视野改变:视交叉与垂体的位置变异较大,故视野变化颇不一致。由于视网膜纤维及黄斑纤维在视交叉中的排列又有一定位置,因此产生视野缺损亦有一定顺序。肿瘤由鞍内向上生长可压迫视交叉的下方及后方,将视交叉推向前上方,甚至将视交叉竖起,此时首先受压迫的是位于交叉下方的视网膜内下象限的纤维,引起颞侧上象限视野缺损。肿瘤继续生长可累及视交叉中层的视网膜内上象限纤维,因而产生颞侧下象限视野缺损。此时即为双颞侧偏盲。有时因视网膜内上象限的纤维有一部分混杂在不交叉的纤维中,位于视交叉侧面,故在颞侧偏盲中可保留小片视野,称“颞侧小岛”。压迫及外侧的视网膜外上象限的纤维(不交叉),可产生鼻侧下象限的视野缺损。位于视交叉的最外侧的视网膜外下象限的纤维最不易受到压迫,所以鼻侧上象限的视野常得以保留直至最后受压后才丧失。
如肿瘤位于视交叉的后方,它可先累及位于视交叉后部的黄斑纤维,而出现中心视野暗点,称暗点型视野缺损。其发展顺序亦与周边视野相同,并逐渐与周边视野缺损相融合。早期病例如周边视野影响较轻时,应同时检查中心视野暗点,才不致误诊。如肿瘤向一侧生长,压迫视束,则临床可出现同向性偏盲,这种情况少见。少数视交叉前置者,肿瘤向鞍后上方生长,临床可无视野障碍。
必须注意,视野改变首先是有色视野缺损,其中红色视野缺损出现最早,故对早期病例,应用小试标或有色视标检查最易发现问题,从而得出早期诊断。一般情况下,视野改变与肿瘤大小是相平行的。但如果肿瘤发展很慢,即使肿瘤很大,由于视神经可以避让,可不出现视野变化;如肿瘤生长很快,常首先出现暗点。
②视力改变:视力的减退与视野缺损并不平行,两侧也不对称,常到晚期才出现,并可发展到失明。这主要是视神经原发性萎缩的结果。
③视盘改变:由于视神经受压及血循环障碍,大多数病人有视盘原发性萎缩,且多为双侧同时开始,但程度不等。少数可一侧先开始。萎缩多先由鼻侧开始。少数病例因有阻塞性脑积水、颅内压增高、视网膜静脉回流发生障碍,可出现视盘水肿。但如已发生视盘原发性萎缩者,即使再有颅高压,也不致产生视盘水肿。因为此时视神经周围的蛛网膜鞘已被闭合,阻止了视盘水肿的出现。少数病例肿瘤偏于一侧,可产生患侧视神经原发萎缩,对侧视盘水肿(Foster-Kennedy综合征)。
(3)邻近症状:肿瘤向鞍外生长压迫邻近结构而引起。
①向外侧发展:压迫或侵入海绵窦,可产生第Ⅲ、Ⅳ、Ⅵ对脑神经及三叉神经第1支的障碍,其中以动眼神经最常受累,引起一侧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肿瘤沿颈内动脉周围生长,可渐使该动脉管腔变狭或闭塞,而产生偏瘫、失语等。肿瘤长入三叉神经半月节囊中,可产生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长到颅中窝可影响颞叶,而有钩回发作,出现幻嗅、幻味、轻偏瘫、失语等症状。
②向前方发展:可压迫额叶而产生精神症状,如神志淡漠、欣快、智力锐减、健忘、大小便不能自理、癫痫、单侧或双侧嗅觉障碍等。
③向后方发展:可长入脚间窝,压迫大脑脚及动眼神经,引起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轻偏瘫即 Weber 综合征等表现。甚至可向后压迫导水管而引起阻塞性脑积水。
④向上方生长:影响第三脑室,可产生下丘脑症状,如多饮、多尿、嗜睡和精神症状,如近事遗忘、虚构、幻觉、定向力差、迟钝,以及视盘水肿、昏迷等。
⑤向下方生长:可破坏鞍底长入蝶窦、鼻咽部,产生反复少量鼻出血、鼻塞及脑脊液鼻漏等。
⑥向外上生长:可长入内囊、基底节等处,产生偏瘫、感觉障碍等。
2.内分泌功能紊乱 各型分泌性腺瘤可分泌过多的激素,早期即可产生不同的内分泌亢进症状。无分泌功能腺瘤可压迫及破坏腺垂体细胞,造成促激素减少及相应靶细胞功能减退,临床产生内分泌功能减退症状。少数内分泌性腺瘤病例在病程晚期亦可产生垂体功能减退。
(1)PRL腺瘤:多见于女性年轻者(20~30岁),男性病例约占15%。因PRL增高抑制下丘脑促性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使雌激素降低,LH、FSH分泌正常或降低。亦有认为高PRL血症影响正常雌激素的负反馈作用及黄体酮的合成。临床典型表现为闭经-溢乳-不孕三联征(称Forbes-Albright综合征),亦有少数不完全具备以上三联征者。PRL增高至60μg/L时可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过少、延期,或有月经但不排卵、黄体酮不足、黄体期不显著等。随着PRL进一步增高,可出现闭经。闭经病例多同时伴有溢乳,但大多数挤压乳房时方流出少量乳汁;也有部分病人不伴有溢乳。其他尚可有性欲减退、流产、肥胖、面部阵发潮红等。在青春期患病者,可有发育期延迟、原发闭经。因雌激素可促进PRL细胞增生,故临床可见妊娠后发生PRL瘤。口服避孕药(特别是低雌激素活性者)与PRL瘤的发生无关。
男性高PRL血症者可致血睾酮生成及代谢障碍、血睾酮降低。精子生成障碍、数量减少、活力降低、形态异常。临床有阳痿、性功能减退、不育、睾丸缩小,少数可有毛发稀少、肥胖、乳房发育及溢乳(约占20%)等。
女性病人多能早期确诊,有2/3病例为鞍内微腺瘤(肿瘤直径<10mm),神经症状少见。男性病人往往未注意早期性欲减退症状,因此在确诊时大多肿瘤较大并向鞍上生长,产生头痛及视路症状等。高PRL血症的原因甚多,必须在确诊本症前排除其他原因。
(2)GH腺瘤:GH的促进生长作用主要是通过肝脏产生的作用于含有GH受体的各种细胞来实现的。GH腺瘤发生在青春期骨骺闭合以前表现为“巨人症”,发生在成人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此症最早由Marie(1886)描述,病程发展缓慢,常达6~9年方才确诊。
①巨人症:病人(多在15岁以前)早期身高异常,甚至可达2 米以上,且生长极为迅速,体重远超过同龄者。外生殖器发育似成人,但无性欲,毛发增多,气力极大。成年后约有40%的病人可出现肢端肥大改变。晚期可有全身无力、智力减退、毛发脱落、皮肤干燥皱缩、嗜睡、头痛、尿崩等症状。病人多早年夭折,平均寿命20余岁。
②肢端肥大症:病人的手足、头颅、胸廓及肢体进行性增大,手、足掌肥厚,手指增粗,远端呈球形,前额隆起,眶嵴、颧骨及下颌明显突出,形成所谓“颌突畸形”。牙缝增宽,下颌牙前突较远,口唇变厚,鼻梁宽而扁平,耳廓变大,帽子、鞋袜、手套经常更换大号。皮肤粗糙,色素沉着,毛发增多,头皮松垂,多油脂,多汗。女性病人外貌似男性。有的病人因脊柱过度生长而后凸,锁骨、胸骨过度增长而前凸,亦可因胸腔增大而呈桶状胸。由于舌、咽、软腭、悬雍垂均肥大,说话时声音嘶哑,睡眠时易打鼾。呼吸道管壁肥厚可致管腔狭窄,肺功能受影响。心脏肥大,少数可发展到心力衰竭。血管壁增厚,血压增高,有时可发生卒中。其他如胃肠、肝脾、甲状腺、胸腺等均可肥大。因组织增生可引起多处疼痛,除头痛外病人早期常可因全身疼痛而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因腕横韧带增厚可压迫正中神经产生腕管综合征。脊柱增生使椎间孔狭小而压迫脊神经根,引起背痛或感觉异常。因骨骼、关节、软骨增生可引起肢体痛、关节痛、活动受限等。因椎管增生性狭窄,可产生脊髓压迫症。少数女性有月经紊乱、闭经(伴溢乳者可能为GH-PRL混合性腺瘤)。男性早期性欲亢进,晚期则减退,以致无欲、阳痿,有时生殖器萎缩。两性均可不育。约20%病人可有黏液性水肿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如多汗、汗臭及突眼性甲状腺肿。约35%病人并发糖尿病。病人在早期因多食而体重增加,晚期体重减轻,尚有多尿、多饮、外阴瘙痒、足部坏疽、糖尿病性视网膜炎,甚至可发生糖尿病昏迷。血糖可能升高,半数病人尿糖阳性,糖耐量减低。血脂升高,血磷增高,少数血钙、血碱性磷酸酶亦可增高。病人早期多精力充沛、易激动;晚期则疲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缺乏兴趣、记忆力差。GH腺瘤如不治疗,常因代谢并发症,糖尿病,继发感染,心、脑血管及呼吸道疾患而死亡。
GH腺瘤所引起的肢端肥大症应与异位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综合征鉴别,后者可异位分泌GHRF,使GH细胞增生,分泌过多GH。该情况罕见于:A.下丘脑神经节细胞瘤,可合并肢端肥大症。多见于40~60岁,除肢端肥大改变外,尚有头痛、视力视野障碍、糖尿病、闭经、溢乳、性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症状。B.肺、胸腺、胰、胃肠等异位肿瘤,亦可有肢端肥大改变及相应临床症状。测定血GH、生长介素-C及免疫反应性生长激素释放因子(IR-GRF)均有增高,GH不被葡萄糖所抑制。全身CT或MRI有时可查出异位肿瘤。
有少数GH腺瘤患者,其肿瘤大小、GH值高低及临床表现不尽相符,如肿瘤较大或GH显著升高其临床表现却轻微,或血GH值升高不显著者反而症状明显等。其原因有以下几种推测:A.与病程长短有关,约20%病例GH值<5~10μg/L,但临床症状明显,反之亦有,可能GH虽显著增高,但持续时间不长,其症状不如GH轻度升高而持续久者明显。B.GH具有免疫活性(大GH)及生物活性(小GH)两种,GH腺瘤大多分泌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GH,少数分泌具有免疫活性的GH,临床症状以有生物活性的GH较明显。C.因GH在体内促进生长作用需通过肝脏细胞的生长介素来实现,雌激素可降低血浆中生长介素的活性及浓度,从而降低GH的全身效应,当GH瘤患者雌激素减低(如更年期患者或肿瘤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等所致雌激素减低),则临床症状显著。D.GH瘤内发生卒中,引起退变坏死或囊性变者,可使症状自行缓解,即使肿瘤体积较大,其GH值可升高不著,症状亦可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
(3)ACTH腺瘤(库欣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为主。大多瘤体较小,不产生神经症状,甚至不易被放射检查发现。本症特点为瘤细胞分泌过量的ACTH及有关多肽,导致肾上腺皮质增生,产生高皮质醇血症。后者可造成体内多种物质代谢紊乱,呈典型的库欣综合征表现。这由库欣于1932年首先描述12例皮质醇过多症候群的病人而得名,并提出垂体嗜碱性细胞腺瘤可能是其病因。该病临床症状分述如下:
①脂肪代谢紊乱,可产生典型的“向心性肥胖”,病人头、面、颈及躯干处脂肪增多,脸呈圆形(称满月脸),脊椎向后突,颈背交界处有肥厚的脂肪层,形成“水牛背”样,但四肢相对瘦小。晚期有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②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导致全身皮肤、骨骼、肌肉等处蛋白质消耗过度,皮肤、真皮处成胶原纤维断裂,皮下血管得以暴露而出现“紫纹”(见于下肢、股、臀及上臂等处)及面部多血症。由于脊柱及颅骨骨质疏松,故约有50%病人有腰背酸痛、维生素D缺乏病、软骨病及病理性压缩性骨折。儿童病人则可影响骨骼生长。因血管脆性增加而易产生皮肤瘀斑,伤口不易愈合,容易感染等。
③糖代谢紊乱,可引起类固醇性糖尿病(20%~25%),表现为多饮、多尿,空腹血糖增高,糖耐量降低,一般多属轻型且为可逆性。
④电解质代谢紊乱,见于少数病人,晚期可出现血钾及血氯降低,血钠增高,引起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⑤性腺功能障碍,高皮质醇血症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女性病人血睾酮明显升高,70%~80%产生闭经、不孕及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如乳房萎缩、毛发增多、痤疮、喉结增大及声低沉等。男性病人则血睾酮降低而引起性欲减退、阳痿、睾丸萎缩等。儿童病人则生长发育障碍。
⑥高血压,约85%病例有高血压,长期血压增高可并发左心室肥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卒中及肾功能衰竭。
⑦精神症状,约2/3病人有精神症状,轻者失眠、情绪不稳定、易受刺激、记忆力减退;重者精神变态。
⑧抗病力减退,皮质醇增多可降低抗体免疫功能,使溶酶体膜保持稳定,不利于消灭抗原,致使抗感染功能明显减退,如皮肤易患真菌感染,细菌感染不易控制,且往往经久不愈。
纳尔逊(Nelson)综合征由纳尔逊等于1958年提出。患库欣综合征作双侧肾上腺切除后,有10%~30%病人术后1~16年可发现垂体肿瘤。肿瘤发生原因大多认为原先的皮质醇增多症即为ACTH微腺瘤引起,但因肿瘤甚小,检查未能发现,或未作进一步检查而被忽略。双侧肾上腺切除后,由于缺少皮质醇对下丘脑中CRH的负反馈作用,导致CRH得以长期刺激垂体而引起腺瘤,或使原有的ACTH微腺瘤迅速长大,分泌大量的ACTH及MSH而产生全身皮肤、黏膜处明显色素沉着,临床称为纳尔逊综合征。有研究者认为本综合征易发生于年轻(30岁以下)女性,在切除肾上腺后妊娠者更易发生。本症有10%~25%肿瘤呈侵蚀性,易长入鞍底硬膜、骨质及海绵窦等处,产生脑神经麻痹,且可向脑其他部位及颅外转移。少数病人可有PRL增高及溢乳,可能为下丘脑功能紊乱或垂体腺瘤压迫下丘脑,致使PIF抑制作用减弱而引起PRL分泌增加。
引起高皮质醇血症的原因中,有60%~80%为ACTH及其有关多肽腺瘤,15%~25%为肾上腺肿瘤(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及癌肿),5%~15%为异位ACTH腺瘤(多见于肺癌,其他有胸腺、胃、肾、胰、甲状腺、卵巢等处肿瘤)。临床有少数单纯性肥胖病患者亦可有类似皮质醇增多的症状,如高血压、月经紊乱或闭经、紫纹、痤疮、多毛等。
(4)促性腺激素腺瘤(GnH腺瘤或FSH、LH腺瘤):该病起病缓慢,因缺少特异性症状,故早期诊断困难。主要表现为性功能降低,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男女病人早期多无性欲改变现象,病程晚期大多有头痛、视力及视野障碍,常误诊为无功能垂体腺瘤(嫌色细胞瘤)。本症可分为以下3型:
①FSH腺瘤:血浆FSH及α-亚基浓度明显升高。病程早期,LH及睾酮浓度均正常,男性第二性征正常,大多性欲及性功能亦正常,少数可性欲减退、勃起功能差。晚期病例LH及睾酮水平相继下降,虽FSH增高可维持曲精管中支持细胞的正常数量,但睾酮浓度降低可导致精子发育及成熟发生障碍,可致阳痿、睾丸缩小及不育等。女性有月经紊乱或闭经。
②LH腺瘤:血清LH及睾酮浓度明显升高,FSH水平下降,睾丸及第二性征正常,性功能正常,睾丸活检有间质细胞明显增生,精母细胞成熟受阻,精子缺如,无生育能力。FSH下降原因可能为肿瘤损伤垂体影响分泌FSH功能,或因睾酮及雌二醇(E2)升高及反馈抑制垂体分泌FSH所致。
③FSH/LH腺瘤:血清FSH、LH及睾酮升高。病程早期常无性功能障碍,肿瘤增大破坏垂体产生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症状,此时血浆睾酮浓度仍正常或增高,但可出现阳痿等性功能减退症状。
(5)TSH腺瘤:单纯TSH分泌腺瘤甚为罕见,多呈侵袭性。临床症状有甲状腺肿大并可扪及震颤,闻及杂音,有时出现突眼及其他甲亢症状,如性情急躁、易激动、双手颤抖、多汗、心动过速、胃纳亢进及消瘦等。TSH腺瘤尚可继发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是长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TSH细胞代偿性肥大,部分致腺瘤样变,最后形成肿瘤。TSH腺瘤可向鞍上生长,产生视力及视野改变。
(6)混合性垂体腺瘤:随各种肿瘤所分泌不同的多种过多激素而产生相应不同的内分泌亢进症状。
(7)嗜酸干细胞腺瘤:PRL可中度增高,GH可正常或增高,临床有高PRL血症的症状,如月经紊乱、闭经、溢乳、不孕等,肢端肥大常不明显,少数有轻微肢端肥大。男性有性欲减退,肿瘤常向鞍上生长,有头痛、视觉障碍症状。
(8)泌乳生长素细胞腺瘤:GH增高,有肢端肥大症状,PRL可轻度增高。部分病人有溢乳、闭经等症状。此型肿瘤生长缓慢。
(9)无分泌功能腺瘤:又称嫌色细胞瘤,多见于30~5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据统计在以往所谓嫌色性腺瘤中,约40%为PRL腺瘤,约35%为FSH及LH腺瘤,约10%为单纯α-亚单位分泌腺瘤。尚有发现嫌色细胞瘤有TSH、FSH(LH)、PRL、GH激素。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分泌颗粒,细胞培养测定亦可证实分泌激素。
肿瘤不产生内分泌亢进症状的原因已见前述。因此可知实际上仅有少数为真正的无分泌颗粒及无分泌激素能力的无分泌功能腺瘤,如瘤样细胞瘤。此型肿瘤生长较缓慢,且不产生内分泌亢进症状。因此确诊时往往肿瘤已较大,压迫及侵犯垂体已较严重,造成垂体促激素的减少,产生垂体功能减退症状。一般认为促性腺激素最先受影响,次为促甲状腺激素,最后影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临床可同时出现相应周围靶腺体的萎缩,产生一个或多个靶腺的不同程度功能低下症状:①促性腺激素不足,男性表现性欲减退、阳痿、外生殖器缩小、睾丸及前列腺萎缩,精子量少或缺如,第二性征不著,皮肤细腻,阴毛呈女性分布。女性表现月经紊乱或闭经,乳房、子宫及其附件萎缩,性欲减退,阴毛及腋毛稀少,肥胖等。儿童则发育障碍、身材矮小、智力减退。②促甲状腺激素不足,表现畏寒、少汗、疲劳乏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嗜睡等。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可引起氢化可的松分泌减少而易产生低血糖、低钠血症,病人虚弱无力、厌食、恶心、抗病力差、易感染、体重减轻、血压偏低、心音弱而心率快等。④生长激素减少,儿童有骨骼发育障碍、体格矮小,形成侏儒症。少数肿瘤压迫后叶或下丘脑产生尿崩症。
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甲状腺激素缺乏,可引起各种代谢紊乱,机体应激能力减弱,易产生垂体危象,临床有以下几种:①糖代谢障碍,在空腹、饥饿、胃肠道疾病、食物吸收不良或用胰岛素时均可产生低血糖反应,出冷汗、烦躁、精神失常,有时可有强直样发作,出现病理反射及低血糖症状。②盐代谢障碍,可产生血钠过低,病人倦怠嗜睡、食欲不振,重者休克、昏迷甚至死亡。用大量甲状腺素后使机体代谢率增加,可加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③液体平衡失调,病人对水负荷的利尿反应减退,如饮水过多,作水试验或应用尿崩灵可诱发水中毒,病人嗜睡、恶心呕吐、精神错乱、抽搐,甚至昏迷。④应激功能减退,机体抵抗力差、易感染,高热时易陷于意识不清、昏迷。⑤体温调节障碍,体温低,皮肤冷,面色苍白,脉搏细弱,逐渐昏迷。⑥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可引起脑缺氧而昏倒。[收起]
垂体腺瘤瘤细胞的倍增时间为100~700天,故肿瘤生长缓慢,这种生物学特征决定了垂体腺瘤一般起病潜隐,早期可无症状。有的肿瘤甚至自始至终没有症状,死后尸检始被发现。垂体腺瘤主要有颅内神经功能障碍及内分泌功能障碍两方面表现:
1.神经功能障碍 垂体腺瘤引起的神经症状直接与肿瘤大小及其生长方向有关。一般无分泌功能腺瘤在确诊时往往肿瘤体积已较大,多向鞍上及鞍外生长,临床神经症状多较明显。分泌性腺瘤因早期产生内分泌亢进症状,确诊时大多体积较小,肿瘤多位于蝶鞍内或轻微向鞍上生长,临床不产生或仅有轻微的神经症状。
(1)头痛:约2/3无分泌性垂体腺瘤病人可有头痛,但不太严重。早期头痛...[详细]

并发症

1.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1)鞍内并发症:包括颈内动脉损伤(占0.4%~1.4%),可引起假性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术后大血管痉挛、闭塞,及脑神经损伤(占0.4%~1.9%),尤以展神经损伤为多见。
(2)鞍上操作所致并发症:包括下丘脑、垂体柄、垂体损伤;视神经、视交叉及周围血管的损伤导致视力减退或失明(占0.4%~2.4%),后者也可由残余肿瘤出血、肿胀、鞍内填塞物过多等原因引起;鞍膈及蛛网膜损伤破裂发生脑脊液漏(占1.5%~4.2%,甚高达9%~15%),可引起气颅、脑膜炎(占0%~2%);其他尚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双额硬膜外血肿、癫痫等。
(3)经蝶入路及蝶窦内并发症:可有鼻中隔穿孔(3.3%~7.6%),上唇及牙齿麻木,鼻畸形,上颌骨、眶骨、筛骨等骨折,蝶窦炎(1%~4%)或脓肿,以及在蝶鞍前下壁两侧的蝶窦腔内损伤颈内动脉襻(动脉表面覆盖骨缺损,仅有黏膜者约占4%)和在蝶窦腔的上侧方(有视神经孔的下中壁骨缺损者)损伤视神经。
(4)内分泌症状:有10%~60%的患者可发生尿崩症,大多为短暂性,持续性者占0.5%~15%。术后垂体功能不足的发生为1%~10%,多为大腺瘤,且术前已有垂体功能低下者。
2.放疗后的并发症
(1)放射性坏死:一般发生的高峰期在放疗后1~3年,若放射剂量≤45Gy,其发生率仅0.4%。部位可涉及双侧额叶下内方、颞叶前内侧钩回、下丘脑及视交叉、第三脑室前壁等。临床表现为视力、视野症状加重,丘脑下部症状及头痛、恶心等。常可误为肿瘤复发。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给予大量维生素、能量合剂及替代性激素治疗。
(2)新生物形成:最常见为胶质瘤、脑膜瘤、纤维肉瘤,其发生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9~16倍,常在数年甚至10年以后发生。
(3)垂体功能低下:经8~10年随访,其发生率在13%~30%,甚至更高,表现为性腺、甲状腺和肾上腺轴的功能减退,需激素替代治疗。
(4)其他并发症:如肿瘤内出血或囊变、空蝶鞍综合征、视神经损害等,均以视力再度减退为特征,亦可误为肿瘤复发。[收起]
1.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1)鞍内并发症:包括颈内动脉损伤(占0.4%~1.4%),可引起假性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术后大血管痉挛、闭塞,及脑神经损伤(占0.4%~1.9%),尤以展神经损伤为多见。
(2)鞍上操作所致并发症:包括下丘脑、垂体柄、垂体损伤;视神经、视交叉及周围血管的损伤导致视力减退或失明(占0.4%~2.4%),后者也可由残余肿瘤出血、肿胀、鞍内填塞物过多等原因引起;鞍膈及蛛网膜损伤破裂发生脑脊液漏(占1.5%~4.2%,甚高达9%~15%),可引起气颅、脑膜炎(占0%~2%);其他尚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双额硬膜外血肿、癫痫等。
(3)经蝶入路及...[详细]

实验室检查

垂体腺瘤的常规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对垂体腺瘤来说,重要的是各种内分泌功能检查。由于病变及病程的不同,垂体腺瘤的内分泌功能检查可有不同结果。
1.生长激素(GH) 由垂体GH细胞分泌,受下丘脑调节,疑诊GH腺瘤时,应测GH基础值和葡萄糖抑制试验。禁食12h后,休息情况下的GH正常值2~4μg/L,易受情绪、低血糖、睡眠、体力活动和应激状态等影响,约90%的GH腺瘤病人GH基础值高于10μg/L。GH水平在5~10μg/L可以是GH腺瘤,但个别情况也见于正常人,因此,应做葡萄糖抑制试验。正常人口服葡萄糖100g后2h,GH低于正常值,3~4h后回升。GH腺瘤病人不受此影响,呈不能抑制现象。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浓度测定可反映24h GH的分泌情况和CH腺瘤的活动性。GH的TRH兴奋试验,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如GH不升高则表示GH储备能力不足。还有生长介素,主要在GH刺激下的肝脏产生,可促进GH对周围组织的调节,测定生长介素,对GH腺瘤的诊断和治疗后随诊有帮助,但术后并不像GH水平立即降低,而是缓慢降低。
2.ACTH检查 内分泌学检查对库欣综合征及其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尤为重要。因ACTH垂体腺瘤中绝大多数为微腺瘤(约80%),其中直径<5mm的微腺瘤占60%~70%。对此,增强CT、蝶鞍区薄层断层的微腺瘤发现率仅30%,用1.5T的MRI增强薄层断层条件下微腺瘤的发现率为50%~60%,故CT或MRI阴性,并不能排除垂体微腺瘤的存在。
垂体ACTH细胞分泌ACTH,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对疑诊ACTH腺瘤病人可测定血浆ACTH(正常人上午8~10时平均值为22pg/ml,晚10~11时为9.6pg/ml),ACTH很不稳定,进入血浆中很快分解,含量甚微;测血浆皮质醇(正常值为20~30μg);测尿游离皮质醇(UFC,正常值为20~80μg/24h),>100μg有诊断意义。检查需分两步:第一步要查清是否为库欣综合征,第二步要明确是否为垂体源性即库欣病(垂体ACTH腺瘤和垂体ACTH细胞增生)。大多数病人血浆ACTH中度增高或正常,血浆皮质醇升高,且昼夜节律消失,24h尿游离皮质醇(UFC/24h)升高,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能抑制,大剂量地塞米松能抑制(皮质醇比对照值降低50%以上),对明确诊断有特殊意义。如血浆ACTH不高,而皮质醇明显增高,节律消失,大、小剂量地塞米松均不能抑制,则符合肾上腺源性(肾上腺腺瘤或肾上腺癌)。如血浆ACTH明显增加,节律消失,大、小剂量地塞米松均不能抑制者,多支持异位源性库欣综合征(如肺癌、支气管类癌等)。在采用17-OHCS为指标的诊断符合率为80%左右,北京协和医院采用UFC/24h为指标,符合率可达92.5%。对诊断困难者,可行ACTH刺激试验,胰岛素低血糖诱发试验。如有条件可行选择性静脉导管,采集双侧岩下窦、颈内静脉、下腔静脉血测定ACTH,以及美替拉酮试验和CRH试验,这些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3.甲状腺刺激素 垂体TSH细胞分泌TSH,血浆TSH正常值为5~10μU/ml,TSH增高可见于垂体TSH腺瘤、下丘脑性甲亢、原发性甲低、甲状腺炎和甲状腺肿瘤等病例。TSH减低可见于垂体肿瘤、炎症或脓肿、手术和创伤后,有时需作甲状腺刺激素释放因子(TRHRH)兴奋试验,以了解垂体储备功能。应用TSH 5~10单位肌内注射后测定甲状腺素或甲状腺吸碘率可增高,提示腺垂体功能减退。
4.促性腺激素 腺垂体FSH和LH细胞分泌FSH和LH,FSH正常值为120μg/L,LH为40μg/L。垂体FSH/LH腺瘤时,FSH/LH水平增高。垂体功能低下时,FSH和LH低,需同时测定睾酮和雌激素及其他激素协助诊断,还可作阴道黏膜涂片或精子数目帮助诊断。
5.黑色素刺激素 正常人血浆,MSH水平为20~110pg/ml,MSH增高可见于垂体功能减低病人,增生型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腺瘤所致皮质醇增多症中MSH减低。
6.靶腺细胞分泌功能 如果垂体腺瘤长期压迫垂体组织,或垂体卒中,手术创伤,致垂体功能不足,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靶腺等可发生功能低减。甲状腺蛋白结合碘、甲状腺素、17酮、17羟、尿游离皮质醇均低下,睾酮、雌激素低下,精子数目减少;阴道涂片,雌激素低于正常。[收起]
垂体腺瘤的常规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对垂体腺瘤来说,重要的是各种内分泌功能检查。由于病变及病程的不同,垂体腺瘤的内分泌功能检查可有不同结果。
1.生长激素(GH) 由垂体GH细胞分泌,受下丘脑调节,疑诊GH腺瘤时,应测GH基础值和葡萄糖抑制试验。禁食12h后,休息情况下的GH正常值2~4μg/L,易受情绪、低血糖、睡眠、体力活动和应激状态等影响,约90%的GH腺瘤病人GH基础值高于10μg/L。GH水平在5~10μg/L可以是GH腺瘤,但个别情况也见于正常人,因此,应做葡萄糖抑制试验。正常人口服葡萄糖100g后2h,GH低于正常值,3~4h后回升。GH腺瘤病人不受此影响,呈不能抑制现...[详细]

其他辅助检查

1.垂体微腺瘤的CT和MRI表现
(1)直接征象:垂体内低密度(信号)区是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可靠征象(图1)。低密度(信号)区在3mm以上或超过垂体体积的1/3即可诊断为垂体微腺瘤。低密度(信号)区的显示与垂体及肿瘤的造影剂充盈方式有关。造影剂快速增强扫描时,由于垂体的血供极其丰富,且无血-脑脊液屏障,注入造影剂后可立即增强,其增强的程度与海绵窦及颈内动脉相接近。而肿瘤组织的血供不及垂体丰富,增强不及垂体迅速,肿瘤密度(信号)增加缓慢,因而在注入造影剂的一瞬间,肿瘤与邻近垂体组织或海绵窦相比呈低密度(信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循环血中的造影剂浓度逐渐降低,垂体与海绵窦的密度(信号)均逐渐下降,肿瘤组织逐渐呈等密度(信号)。因此,快速增强扫描可使低密度(信号)区的显示最佳,而延长注射造影剂至扫描完成的时间则会造成漏诊。少数微腺瘤表现为或高密度(信号)区,表现为等密度(信号)区的微腺瘤只能依据占位征象进行诊断。

(2)占位征象:
①垂体增高和(或)上缘膨隆:垂体高度超过8mm即提示可能存在微腺瘤。但正常垂体高度也可能>8mm。另外,垂体高度正常也不能否定微腺瘤的存在,因此不能单纯用垂体高度作为微腺瘤是否存在的惟一标准,必须结合其他CT表现。垂体增高且上缘膨隆,则高度提示微腺瘤的存在,若垂体上缘的隆起不对称,则更支持微腺瘤的诊断。有人报道,垂体增高且上缘隆起不对称,91%有肿瘤存在。垂体上缘呈普遍性隆起只有部分病例中线区有肿瘤存在。因为正常垂体上缘也可膨隆,故观察垂体上缘形态也需结合其他征象。
②垂体柄移位:肿瘤的占位效应可将垂体柄推向对侧,但在少数情况下,垂体柄也可向肿瘤同侧移位。另外,动态增强扫描可见垂体柄周围毛细血管丛,微腺瘤的占位效应也可导致此毛细血管丛的移位。垂体柄偏离中线2mm以上,常常提示微腺瘤的存在。同样,在分析垂体柄的变化时也需结合其他CT征象,因为微腺瘤病人垂体柄可以不移位,而正常人的垂体柄又可略偏离中线。
③神经垂体消失:冠状CT扫描在通过垂体后缘的层面上,在鞍背前方常可见到略低密度的卵圆形后叶;而MRI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神经垂体。微腺瘤的占位效应常导致后叶受压缩小而不能显示,或被挤向一侧。但若肿瘤发生于前叶前部,体积又较小,其占位效应不重,则仍可见到后叶。故神经垂体消失常常提示有微腺瘤,而后叶显示良好也不能完全排除微腺瘤。
④鞍底骨质的变化:微腺瘤可导致鞍底骨质的吸收或破坏,使鞍底两侧厚度不一,CT表现为鞍底一侧变薄或破坏。但正常人鞍底厚度有较大变异,只有骨质改变伴有相应部位的其他异常表现时,才可认为异常。
总之,垂体是否异常或是否存在微腺瘤,应从垂体高度、上缘形态、内部密度(信号)、异常密度(信号)区的存在及其大小、密度(信号)及边界、垂体柄的移位、神经垂体及鞍底骨质的变化等几方面进行仔细观察,垂体柄移位、后叶消失及鞍底骨质的变化,可提示有微腺瘤存在。
2.垂体大腺瘤的CT和MRI表现 CT和MRI检查是诊断垂体腺瘤最主要的影像学方法,不仅可以做出定性诊断,而且还可以了解肿瘤的大小、形态、质地以及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图2),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和依据。

非增强扫描可见蝶鞍扩大,鞍底和鞍背骨质吸收变薄、倾斜;肿瘤位于脑外,由鞍内向鞍上生长,占据鞍上池、第三脑室前部甚至达室间孔水平,但极少因此出现梗阻性脑积水;肿瘤可呈实体性或囊实性,无钙化,边界清楚,呈类圆形或哑铃型;两侧海绵窦受肿瘤推移挤压外移,少数肿瘤侵袭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甚至使该侧海绵窦明显外移;有时肿瘤可明显向额叶或颞叶发展,或者突入蝶窦。增强扫描可见实体性肿瘤呈均一中度强化,囊性肿瘤呈周边强化,中小体积肿瘤在肿瘤周边可见残存垂体。
3.普通X线检查:头颅正侧位片可显示蝶鞍形态,但不能显示垂体,因此如果垂体腺瘤仅在鞍内生长而未影响蝶鞍形态,则头颅正侧位片可无异常。如肿瘤侵及蝶鞍则可在头颅正侧位片上形成一系列表现,如蝶鞍扩大;鞍壁脱钙、变薄;前、后床突变细甚至缺如;鞍底变阔、下陷;如肿瘤偏于一侧则可使另一侧鞍底下陷明显,侧位片上呈现出双鞍底。
分层摄影、气脑造影、脑室造影和血管造影对垂体腺瘤的诊断也有一定意义,但由于这些检查多较复杂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之CT和MRI的普及,现已很少使用。
4.PET检查 PET作为一种功能显像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已取得很大的成功。PET可提供有关肿瘤生化特征、代谢特性、受体分布及酶学特点等方面的信息,在肿瘤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
PRL瘤及某些无功能腺瘤常有代谢增强,因此,用11C标记的左旋蛋氨酸和18F标记的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可使其显像。用多巴胺受体激动药治疗后,瘤细胞的代谢降低,其摄取11C-左旋蛋氨酸和18F-FDG的能力也下降。11C标记的多巴胺D2受体拮抗药甲基螺哌隆(methylspiperone)和雷氯必利(raclopride)可使PRL瘤显像,且可预测多巴胺受体激动药的疗效。一般来说,11C标记的甲基螺哌隆和雷氯必利显像者对多巴胺受体激动药的反应良好。[收起]
1.垂体微腺瘤的CT和MRI表现
(1)直接征象:垂体内低密度(信号)区是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可靠征象(图1)。低密度(信号)区在3mm以上或超过垂体体积的1/3即可诊断为垂体微腺瘤。低密度(信号)区的显示与垂体及肿瘤的造影剂充盈方式有关。造影剂快速增强扫描时,由于垂体的血供极其丰富,且无血-脑脊液屏障,注入造影剂后可立即增强,其增强的程度与海绵窦及颈内动脉相接近。而肿瘤组织的血供不及垂体丰富,增强不及垂体迅速,肿瘤密度(信号)增加缓慢,因而在注入造影剂的一瞬间,肿瘤与邻近垂体组织或海绵窦相比呈低密度(信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循环血中的造影剂浓度逐渐降低,垂体与海绵窦的密度(信号)均逐渐...[详细]

诊断

垂体腺瘤的诊断主要依据不同类型腺瘤的临床表现,视功能障碍及其他脑神经和脑损害,以及内分泌检查和放射学检查,典型的病例不难做出垂体腺瘤的分类诊断。但对早期的微腺瘤,临床症状不明显,神经症状轻微,内分泌学检查不典型,又无影像学发现的病例则诊断不易,即使单有临床表现或神经症状或内分泌学或影像学改变或四种均有改变的,亦不一定是垂体腺瘤。所以,既要全面了解病情作多方面的检查,获得资料,综合分析,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确定是否有肿瘤,是不是垂体腺瘤,还要对肿瘤部位、性质、大小、发展方向和累及垂体周围重要结构的影响程度等进行仔细研究,以便选择治疗方案,制定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入路的选择。

预后

20世纪初经颅垂体腺瘤手术死亡率在10%以上。随着科技的发展,诊疗技术的进步和手术经验的积累,现经颅手术死亡率已下降至4%~5%,有的报道在1.2%~16%。北京协和医院经颅手术死亡率为4.7%,近20多年来开展现代经蝶显微外科技术,手术死亡率又下降至0.4%~2%。据Laws治疗505例中7例死亡,死亡率为1.38%(死于脑膜炎、脑脊液漏、下丘脑损伤、颈内动脉损伤和脑底动脉环闭塞各1例,颅内血肿2例)。Zerves统计国际大宗材料2606例微腺瘤死亡率为0.27%,2677例大腺瘤的死亡率为0.86%。北京协和医院经蝶手术892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0.44%,均为大腺瘤(1例死于复发瘤第2次手术中异常血管损伤,经止血后突然心室纤颤;死于脑血管病出血和下丘脑出血各1例;1例术后12天死于心血管意外)。微腺瘤死亡率为0%,ACTH腺瘤256例和PRL腺瘤184例均无死亡。死亡原因除与手术直接有关的并发症外,尚与术后误吸窒息、肺栓塞、心血管意外等有关。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高分泌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各家报道不一。据Hardy等资料,PRL腺瘤Ⅰ级根治率达90%,Ⅱ级为58%、Ⅲ级43%、Ⅳ级0%。术后月经恢复率分别为71.5%、53.8%、42.8%、0%,术后妊娠率分别为56.5%、21.4%、0%、0%。若以术前PRL在100μg/L、200μg/L、500μg/L以下或>500μg/L统计,治愈率分别为88%、83%、77%及14%。国内天津医大平均随访4.6年,PRL瘤治愈率为79.8%。北京协和医院采用肿瘤加瘤周垂体组织切除微腺瘤治愈缓解率为86%,大腺瘤为60%。上海华山医院早期(至1987年初)PRL瘤的治愈缓解率为70%,月经恢复率为53%。
GH瘤国外Ⅰ~Ⅱ级治愈率为81.5%,Ⅲ~Ⅳ级者为67.8%。Ross报道长期随访6.3年,治愈率(GH<5μg/L)为75.3%,缓解率(GH<10μg/L)为87.9%。国内天津医大肿瘤控制率为81.8%。术前GH<40μg/L,术后控制率为94%;术前GH>40μg/L,术后控制率为68%。北京协和医院微腺瘤治愈缓解率为80.5%,大腺瘤为69.1%。术前GH<100μg/L的,术后≤10μg/L为81.8%;术前GH>100μg/L的,术后≤10μg/L为28.8%。上海华山医院早期GH瘤的治愈缓解率为86%。
ACTH腺瘤国外治愈率为74%~85%,其中库欣病病理证实有腺瘤者治愈率为87%~91%,未证实有腺瘤者为60%。国内协和医院中远期平均随访3年,病理证实有腺瘤或前叶细胞增生或无异常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3.1%、72.7%及48.1%,微腺瘤组肿瘤加瘤周腺垂体大部分切除的治愈率可达80%。上海瑞金医院Ⅰ级肿瘤根治率为85%,Ⅱ~Ⅲ级为60%。上海华山医院库欣病的治愈率为86%,纳尔逊综合征无1例治愈。儿童ACTH瘤的治愈率国外为80%~100%,国内为91%。
分泌性腺瘤术后长期随访的复发率:PRL瘤平均复发为17%,个别报道达40%;GH瘤为5%~12%,ACTH瘤2%~10.5%,个别为20.6%。国内资料PRL瘤复发率为5.26%(北京协和医大),GH瘤为3.6%(天津医大),ACTH瘤为11.4%(北京协和医大)。肿瘤复发原因大多与肿瘤切除不彻底而有残留组织,或为高增殖垂体腺瘤,或肿瘤向周边组织侵犯(侵袭性垂体腺瘤)有关。少数可因多发性微腺瘤或垂体细胞增生。[收起]
20世纪初经颅垂体腺瘤手术死亡率在10%以上。随着科技的发展,诊疗技术的进步和手术经验的积累,现经颅手术死亡率已下降至4%~5%,有的报道在1.2%~16%。北京协和医院经颅手术死亡率为4.7%,近20多年来开展现代经蝶显微外科技术,手术死亡率又下降至0.4%~2%。据Laws治疗505例中7例死亡,死亡率为1.38%(死于脑膜炎、脑脊液漏、下丘脑损伤、颈内动脉损伤和脑底动脉环闭塞各1例,颅内血肿2例)。Zerves统计国际大宗材料2606例微腺瘤死亡率为0.27%,2677例大腺瘤的死亡率为0.86%。北京协和医院经蝶手术892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0.44%,均为大腺瘤(1例死于复发瘤第2...[详细]

预防

目前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