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
肛肠外科
-
别名: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
症状:
暂无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
相关疾病:
暂无
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non-obliterative vascular ischemia of mesentery)是一种由肠系膜上动脉痉挛所引起的急性肠缺血,占急性肠系膜缺血的20~30%,病死率超过70%。高病死率与疾病本身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和合并其他全身严重疾病有关。最早定义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是尸检中发现患者小肠坏死,而动脉或静脉未见明显闭塞性改变。肠系膜血液循环研究表明,肠系膜血管收缩、组织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可引起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
肠系膜上动脉痉挛是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中心环节,已发现它与持续的心输出量减少和低氧状态有关,常见于脓毒症、充血性心衰、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的失血等,是以上疾病的一种终末期表现。
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病变基础为内脏血管的代偿性持久收缩,通过小动脉的血流减慢、红细胞凝聚和血液淤滞,结果发生肠缺氧和梗死。休克病人使用缩血管药物可延长血管收缩状态而加速肠坏疽的发生。另外,大多数非阻塞性肠系膜梗死病人接受过洋地黄化。动物实验发现当直血管血压降至5.6kPa(42mmHg)以下,肠壁血流量低于10ml/100g,并持续8h,将发生不可逆性肠梗死。 由于肠系膜血管痉挛是以微血管为主,故肠缺血呈片状,局限于黏膜。病理特点为黏膜广泛缺血性坏死伴有溃疡形成,黏膜下层血管扩张有大量的红细胞沉积,浆膜面呈点状坏死,晚期可发生穿孔。
可与急性动脉或静脉肠系膜闭塞相似,但老年人更多见。 1.早期表现 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在数天内缓慢发生,期间可有乏力和腹部不适的前驱症状。 (1)腹痛: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的腹痛,较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轻,疼痛的程度、性质和定位各不相同,20%~25%患者无腹痛。 (2)腹胀和胃肠出血:不明显原因的腹胀和胃肠出血,可能是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及肠坏死的早期表现。 2.肠坏死表现 肠梗死开始时有突发的严重腹痛和呕吐,接着有急骤血压下降和脉速。常见发热,水泻或肉眼血便,肠鸣音减弱,以后则消失。腹部有局部或广泛触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提示全层肠壁坏死,预后不良。[收起]
可与急性动脉或静脉肠系膜闭塞相似,但老年人更多见。 1.早期表现 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在数天内缓慢发生,期间可有乏力和腹部不适的前驱症状。 (1)腹痛: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的腹痛,较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轻,疼痛的程度、性质和定位各不相同,20%~25%患者无腹痛。 (2)腹胀和胃肠出血:不明显原因的腹胀和胃肠出血,可能是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及肠坏死的早期表现。 2.肠坏死表现 肠梗死开始时有突发的严重腹痛和呕吐,接着有急骤血压下降和脉速。常见发热,水泻或肉眼血便,肠鸣音减弱,以后则消失。腹部有局部或广泛触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提示全层肠壁坏...[详细]
1.血常规 (1)白细胞计数:通常超过15×109/L,或伴核左移。 (2)血小板减少。 (3)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 均升高,提示血浆大量丢失,血液浓缩。 2.血清酶 血清淀粉酶升高;血清中LDH、SGOT、SGPT、CPK升高提示肠管缺血和坏死已不可逆转。 3.血清电解质 血清磷升高,患者多有高磷血症。 4.血气分析 pH降低,SB下降,BE负值,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提示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1.X线腹部平片 早期,临床表现似急腹症,而X线腹部平片正常,提示有早期的急性肠系膜缺血;晚期,20%~25%患者有肠梗阻、肠壁水肿、肠腔内积气等表现,提示肠壁全层坏死。 2.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肠系膜上动脉痉挛影像为:①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狭窄;②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扩张和收缩交替出现;③肠系膜血管弓痉挛;④血管内充盈缺损。
有内脏循环下降的疾病,如果出现不能解释的腹部症状与体征,应高度怀疑本病的可能。 1.病史 有下列病史者为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高危人群:①急性心肌梗死伴有休克、充血性心衰、心律不齐;②烧伤伴有血容量减少;③脓肿、胰腺炎;④失血性休克;⑤正在使用肾上腺素α受体兴奋药和洋地黄类具有收缩内脏血管功能的药物等。 2.临床表现 突然发作的剧烈腹部绞痛,伴水泻或血便,发热、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局部或广泛性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3.辅助检查 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发现肠系膜上动脉有多数分支的起始部狭窄、肠管形态改变呈不规则痉挛状,肠壁内血管充盈不佳等。
1.非手术治疗 经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后,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肠坏死发生。 (1)改善心脏功能:在确诊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之前,需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慎用血管收缩药物和洋地黄类药物,采用血管舒张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解除血管痉挛。 (2)扩张血管:经动脉造影导管输入罂粟碱可有效地扩张血管,改善血供。持续观察全身和局部的临床表现,必要时再次动脉造影观察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情况。 (3)积极治疗原发病。 2.手术治疗 若病情不能缓解,患者出现白细胞增高、胃肠道出血、肠腔内积气等时,则需急诊行剖腹探查手术。手术目的在于判断受累肠管活力和切除可能坏死的肠段。术中可见坏死肠管色泽灰暗、肠腔扩张、肠壁水肿、蠕动消失等。若坏死肠管界限清楚,可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否则应将坏死肠管外置。 3.术后处理 术后予以抗生素、抗凝及支持治疗。[收起]
1.非手术治疗 经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后,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肠坏死发生。 (1)改善心脏功能:在确诊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之前,需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慎用血管收缩药物和洋地黄类药物,采用血管舒张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解除血管痉挛。 (2)扩张血管:经动脉造影导管输入罂粟碱可有效地扩张血管,改善血供。持续观察全身和局部的临床表现,必要时再次动脉造影观察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情况。 (3)积极治疗原发病。 2.手术治疗 若病情不能缓解,患者出现白细胞增高、胃肠道出血、肠腔内积气等时,则需急诊行剖腹探查手术。手术目的在于判断受累肠管活力和切除可...[详细]
早期积极采取措施,预防肠坏死的发生则可获得较好的预后。一旦发生肠坏死,大部分患者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