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科室: 普外科 
  • 别名: 背疝
  • 症状: 腹胀 腹痛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 相关疾病: 疝气 

概述

在12肋及髂嵴之间,腹腔内脏经腹壁或后腹膜突出,称为腰疝(1umbar hernia),亦称背疝。1672年Barbotte首先报道本病,Budgen(1728)首次报告了先天性腰疝,Garangeot(1731)在尸检中发现第1例腰疝嵌顿者,而第一例腰疝修补手术是由Ravanton(1750)医生完成的。1783年Petit详细描述了下腰三角的解剖界限并报道了1例腰疝嵌顿病人,因此下腰三角又被命名为Petit三角。在1866年之前,外科医生认为所有的腰疝均由下腰三角疝出,直到Grynfeltt提出了上腰三角(Grynfeltt三角)的存在后,临床医师才逐渐对腰疝有了全面的认识。腰疝疝囊位于腰区的肌肉之间,可发生在上腰三角或下腰三角,临床较为罕见。[收起] 在12肋及髂嵴之间,腹腔内脏经腹壁或后腹膜突出,称为腰疝(1umbar hernia),亦称背疝。1672年Barbotte首先报道本病,Budgen(1728)首次报告了先天性腰疝,Garangeot(1731)在尸检中发现第1例腰疝嵌顿者,而第一例腰疝修补手术是由Ravanton(1750)医生完成的。1783年Petit详细描述了下腰三角的解剖界限并报道了1例腰疝嵌顿病人,因此下腰三角又被命名为Petit三角。在1866年之前,外科医生认为所有的腰疝均由下腰三角疝出,直到Grynfeltt提出了上腰三角(Grynfeltt三角)的存在后,临床医师才逐渐对腰疝有了全面的认识。腰疝疝囊位于腰...[详细]

病因

1.解剖因素 腰部三角区缺乏肌肉的保护是引发腰疝的先天性因素,约占腰疝的19%。
2.创伤 在后天性致病因素中,约有26%为创伤性和手术源性造成,因为腰部的创伤或局部切口(如肾切除后)愈合不良造成腰三角区的更加薄弱。
3.腹内压增高 占腰疝病例的55%,其中主要是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排尿不畅等各种原因使腹腔内压增高,诱发本病。
4.腰部肌肉萎缩 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引起的腰部肌肉萎缩,或肥胖性肌肉萎缩,使肌肉和筋膜的保护作用进一步降低,腰三角区更加薄弱。

发病机制

腰部三角是腹壁的薄弱区。它由下腰三角间隙和上腰三角间隙构成(图1,2)。
下腰三角(Petit氏三角):位于腰部下方,下界为髂嵴,外界为腹外斜肌后缘,内界为背阔肌的前缘。三角的底面为腹内斜肌,表面有浅筋膜。此三角因缺少足够的肌肉层次,而成为腹后壁的一个薄弱区之一。
上腰三角(Grynfeltt-Lesgaft氏三角):位于第12肋与竖脊肌的夹角内,在下腰三角的上前方。内界是坚脊肌外缘,上界为三角的底边,由第12肋和下后锯肌的下缘组成,外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三角的底面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其前方有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跨过,顶为背阔肌。此三角的最大弱点是在第12肋的下方,该处只有腹横筋膜而没有背阔肌的覆盖。


当发生创伤,或行腰部手术后愈合不良,或疾病造成肌肉退行性变时,其肌肉和筋膜的保护作用则进一步降低,使原本存在的解剖薄弱区发生重大缺陷,在腹腔内压增加时即使腹腔内脏由此两间隙脱出形成腰疝(图3)。因上腰三角较为恒定且间隙较大,故上腰三角腰疝较多见,腰疝的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和结肠。
[收起]
腰部三角是腹壁的薄弱区。它由下腰三角间隙和上腰三角间隙构成(图1,2)。
下腰三角(Petit氏三角):位于腰部下方,下界为髂嵴,外界为腹外斜肌后缘,内界为背阔肌的前缘。三角的底面为腹内斜肌,表面有浅筋膜。此三角因缺少足够的肌肉层次,而成为腹后壁的一个薄弱区之一。
上腰三角(Grynfeltt-Lesgaft氏三角):位于第12肋与竖脊肌的夹角内,在下腰三角的上前方。内界是坚脊肌外缘,上界为三角的底边,由第12肋和下后锯肌的下缘组成,外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三角的底面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其前方有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跨过,顶为背阔肌。此三角的最大弱点是在第12...[详细]

临床表现

有先天性和获得性2种。
1.先天性腰疝 一般在生后小儿哭闹时即发现侧腹部肌肉相当髂嵴上方,腹外斜肌最后部分与背阔肌之间,有一半圆形突起肿物,柔软、无压痛、表面皮肤正常,可触及位于肿物内的肠管、脏器外形、按压时可闻及肠鸣音,哭闹时增大,安静时可还纳,还纳后于侧腹壁可触及卵圆形缺损孔隙(图4)。

2.获得性腰疝 多发生于年老消瘦者。大多数病人没有特殊的症状,仅于腰部见一缓慢增大的肿块,肿块质地软而且易于还纳,站立时肿块明显,俯卧位时消失;局部有胀感或牵拉感。触诊可有咳嗽冲击感。巨大腰疝可有消化不良等症状。[收起]
有先天性和获得性2种。
1.先天性腰疝 一般在生后小儿哭闹时即发现侧腹部肌肉相当髂嵴上方,腹外斜肌最后部分与背阔肌之间,有一半圆形突起肿物,柔软、无压痛、表面皮肤正常,可触及位于肿物内的肠管、脏器外形、按压时可闻及肠鸣音,哭闹时增大,安静时可还纳,还纳后于侧腹壁可触及卵圆形缺损孔隙(图4)。

2.获得性腰疝 多发生于年老消瘦者。大多数病人没有特殊的症状,仅于腰部见一缓慢增大的肿块,肿块质地软而且易于还纳,站立时肿块明显,俯卧位时消失;局部有胀感或牵拉感。触诊可有咳嗽冲击感。巨大腰疝可有消化不良等症状。...[详细]

并发症

腰疝的疝囊颈较宽大,较少发生疝内容物的嵌顿、绞窄,其发生率约占全部腰疝的10%。疝内容物一旦嵌顿、绞窄,则腰部肿块不能还纳,并且出现局部疼痛和肠梗阻等。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腰疝病人的侧位X线胃肠钡剂造影,可见小肠或结肠进入腰部肿块内,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辅助检查手段。
2.CT扫描 可发现腰疝和局部缺损。

诊断

1.病史 主要表现为腰部可复性包块,先天性腰疝在婴儿出生时即被母亲或医师发现。成人腰疝,随时间延长进行性增大,可有剧烈咳嗽、创伤、肾切除手术等病史。一般无特殊症状,较少嵌顿。
2.体征 腰部扪及可复性肿块,并有咳嗽冲击感。
3.X线检查 侧位X线胃肠钡剂造影,有助于是诊断。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①2岁以内的小儿,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腹壁肌肉不断发育,局部裂隙可逐渐缩小。②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较小腰疝者。③有明显手术禁忌者。
(2)方法:小儿可用疝带局部加压治疗,成人暂用弹性绷带紧束支托,以防止疝环进一步增大。
2.手术治疗 腰疝修补手术是治疗的基本方法。
(1)适应症:①2岁以上的小儿,经非手术治疗疝囊无明显缩小者。②大疝有明显临床症状者。③腰疝发生嵌顿者。
(2)手术原则:①还纳内容物:手术时先游离疝囊,小的疝囊不必切开,可直接将其推进囊口内;大的疝囊回复疝内容物后,应将多余的疝囊切除。②关闭腹横筋膜缺损,修补腹壁缺陷:较小的腹壁缺陷可用丝线连续缝合疝环、周围筋膜及肌肉加固,缺损过大者则要求利用肌肉带蒂或游离阔筋膜、腰筋膜、臀筋膜转移修补,或使用人造合成材料加强修补。1997年Heniford报告应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间隙修补腰疝,方法是建立腹膜后间隙后,置入聚丙烯或聚四氟乙烯补片固定于髂嵴与第12肋之间,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3)腰壁缺损修补方法:
①Dowd手术:腰疝修补首先要求缝补或叠瓦式缝合腰背部筋膜,再采用Dowd手术将腰三角两侧肌肉直接拉拢缝合(图5)。在腰上三角区可利用背阔肌筋膜向外侧翻转缝补缺损。在腰下三角区可将带蒂的臀大、中肌筋膜和阔筋膜瓣自髂嵴向上翻转缝补缺损。巨大腰疝可采用自体阔筋膜或聚丙烯网片修补。

②经后腹膜镜手术:Habib (2006)通过后腹膜镜或经腹腔后腹膜镜手术进行无张力修补获得较好效果。首先在腰部作一小切口,以手指分离后,插入10mm的套管针制造后腹膜气腹。在直视下,解剖后腹膜脂肪,并将5mm的套管针插入11肋外侧,将腹膜后脂肪内翻入后腹膜腔,游离侧腹膜、结肠和输尿管,暴露腰壁,观察缺损。然后将聚丙烯假体网与腰壁缝合,覆盖缺损。当后腹膜腔难以关闭时,需采用膨化聚四氟乙烯网(e-PTFE)关闭缺口。[收起]
1.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①2岁以内的小儿,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腹壁肌肉不断发育,局部裂隙可逐渐缩小。②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较小腰疝者。③有明显手术禁忌者。
(2)方法:小儿可用疝带局部加压治疗,成人暂用弹性绷带紧束支托,以防止疝环进一步增大。
2.手术治疗 腰疝修补手术是治疗的基本方法。
(1)适应症:①2岁以上的小儿,经非手术治疗疝囊无明显缩小者。②大疝有明显临床症状者。③腰疝发生嵌顿者。
(2)手术原则:①还纳内容物:手术时先游离疝囊,小的疝囊不必切开,可直接将其推进囊口内;大的疝囊回复疝内容物后,应将多余的疝囊切除。②关闭腹...[详细]

预后

经手术治疗后均可痊愈。

预防

1.加强局部锻炼及保护,必要时可用护腰。
2.避免或减少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