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概述

乳头皲裂(cracked nipple)是哺乳期乳头发生的浅表溃疡。常在哺乳的第1周发生,初产妇多于经产妇。

病因

乳头表皮较薄,富有韧性,可致皲裂的因素很多,常见的致病原因有:
1.乳头内陷或过小,使婴儿吸吮困难,吸乳时用力过大发生乳头损伤。
2.哺喂不正确,未把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
3.过度地在乳头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
4.乳汁分泌过多,外溢侵蚀乳头及周围皮肤,引起糜烂或湿疹。
5.婴儿口腔运动功能失调或口腔有炎症,在哺乳过程中将乳头咬破也可造成乳头皲裂。

发病机制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临床表现

病变早期,婴儿含吮时,乳头部出现刀割样疼痛,随后乳头出现渗血,或有淡黄色稀薄的液体渗出,渗液干燥后在乳头表面形成结痂。如继续让婴儿吸吮,乳头表面即出现小裂口或溃疡。此时乳头红肿,哺乳时有剧烈疼痛,结痂亦可浸软,擦损而脱落,裂口随之变大。
乳头皲裂呈环行或垂直出现,环行的皲裂常常在乳头的基底和乳晕连接之处,如裂伤深时,乳头可部分断裂。垂直的皲裂严重时,乳头可分成两半。乳头裂口上的细菌可引起乳儿患病。皲裂出血,乳儿将血吸入胃内,形成婴儿假性黑便。

并发症

因哺乳疼痛,哺乳者常减少哺乳次数,造成乳汁淤积或细菌感染,可引起急性乳腺炎或乳腺脓肿。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诊断

哺乳期女性乳头表面发生小裂口和溃疡,哺乳时剧痛即可确诊。

治疗

1.哺乳前,湿热敷乳房和乳头3~5min,若乳房过胀,可先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易被婴儿含吮。哺乳时,先在损伤轻的一侧乳房哺乳,以减轻另侧的吸吮力。
2.穿着棉制宽松的内衣和胸罩,并经常开放利于空气流通,促进皮损的愈合。
3.皲裂局部可在清洗乳头后涂用红柳膏、红霉素油膏、复方安息香酊、10%鱼肝油铋剂等药,也可用食用油涂抹使皲裂处软化,易于愈合。中药黄柏、白芷各等份研末,香油或蜂蜜调涂患处亦可。
4.如果乳头皲裂严重,乳头疼痛剧烈,可暂停母乳喂养24h。可将乳汁挤出或吸出,用小杯或小匙喂养婴儿。
5.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预防

1.孕期即开始对乳头的清洁护理,每天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乳头和乳晕,以洗去皮脂腺分泌物,并增强皮肤耐擦力。洗后擦干。
2.经常更换内衣,以防擦伤乳头和乳晕。也可通过对乳头的按摩,增强乳头抵抗力。
3.对平坦、过小的乳头可在妊娠8个月后指导孕妇纠正。
4.分娩后,尽早让婴儿猛烈地吸吮。如果吸吮位置正确,大多数乳头在婴儿吸吮后其伸展性会有改善。
5.哺乳前,可湿热敷乳房和乳头3~5min,使乳晕变软易被婴儿含吮。哺乳应取舒适、正确的喂哺姿势(图1),哺乳中可交替改变抱婴位置,使吸吮力分散在乳头和乳晕四周。

6.注意婴儿口腔卫生,若口腔及口唇发生口腔炎、鹅口疮等感染,应及时治疗。此期间,为防止乳腺继发感染,可暂停母乳喂养24h。
7.哺乳结束后,若婴儿仍紧含乳头,可用食指轻轻按压婴儿下颏,温和地中断吸吮,使乳头自然娩出。乳汁含有丰富的人体蛋白和抗体,有抑菌和促进表皮修复的作用,哺乳后可挤出少许涂在乳头和乳晕之上,待干。[收起]
1.孕期即开始对乳头的清洁护理,每天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乳头和乳晕,以洗去皮脂腺分泌物,并增强皮肤耐擦力。洗后擦干。
2.经常更换内衣,以防擦伤乳头和乳晕。也可通过对乳头的按摩,增强乳头抵抗力。
3.对平坦、过小的乳头可在妊娠8个月后指导孕妇纠正。
4.分娩后,尽早让婴儿猛烈地吸吮。如果吸吮位置正确,大多数乳头在婴儿吸吮后其伸展性会有改善。
5.哺乳前,可湿热敷乳房和乳头3~5min,使乳晕变软易被婴儿含吮。哺乳应取舒适、正确的喂哺姿势(图1),哺乳中可交替改变抱婴位置,使吸吮力分散在乳头和乳晕四周。

6.注意婴儿口腔卫生,若口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