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科室: 皮肤科 
  • 别名: 臁疮 深脓疱疮
  • 症状: 脓疱疮 结痂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儿童人群常见
  • 相关疾病: 脓疱症 

概述

深脓疱病(ecthyma)又名臁疮,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一种深在性脓疱疮,基本损害为脓疱及被粘着性痂所覆盖的溃疡,主要侵犯小腿。常见于营养较差及久病体弱者,愈后留有瘢痕及色素沉着。

病因

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少数皮损处能培养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认为系继发感染所致。多见于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贫血伴发慢性消耗性疾病者,也可继发于轻微外伤、瘙痒性皮肤病等。

发病机制

基本损害为脓疱及被粘着性痂所覆盖的溃疡,主要侵犯小腿。常见于营养较差及久病体弱者,愈后留有瘢痕及色素沉着。少数皮损处能培养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认为系继发感染所致。多见于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贫血伴发慢性消耗性疾病者,也可继发于轻微外伤、瘙痒性皮肤病等。

临床表现

初起为粟粒至豌豆大丘疱疹,迅速变为绿豆至豌豆大小脓疱,基底有炎性浸润,渐扩大并向深部发展,形成溃疡,边缘整齐陡隘,周围有水肿性红晕,严重者痂皮厚积,呈蛎壳状。剥离痂皮可见溃疡底面有灰绿色脓苔及肉芽增生,自觉疼痛,常伴近卫淋巴结肿大。好发于小腿,也可见于股、腰、臀部等处,损害数目多少不定,有自家接种特性。病程2~4周。溃疡愈合后遗留瘢痕。由于自我接种,新损害不断产生,若治疗不当可使病程迁延,经久不愈。可并发肾小球肾炎。严重者可有发热和败血症。在营养不良儿可形成深在性穿破性脓肿,称为婴儿穿破性深脓疱疮(ecthyma terebrant infantum)。

并发症

可并发肾小球肾炎。严重者可有发热和败血症。

实验室检查

脓液中可查见β-溶血性链球菌,合并感染时凝血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阳性。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见非特异性溃疡,表皮、真皮坏死性炎症,有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易于诊断。中医认为为素体气虚,复感湿热毒邪,正虚邪实,不能脱毒外出,毒邪内陷而成。
辨证分析:局部炎症明显,破溃后分泌物为稀薄脓性,或带血性,常形成浅在性溃疡,疮面不易愈合,亦可伴有全身倦怠、无力、低烧等症状。舌质淡,苔白或黄。脉沉弦微数,辨证属气血虚弱,复感毒邪,致使肌肤溃烂。

治疗

1.全身疗法 酌情给予各种维生素、铁剂及强壮剂。皮肤损害数目较多、炎症显著时应及早选用抗生素。
2.局部疗法 原则为杀菌、消炎,促进肉芽生长。早期脓疱未破或已破而脓液较少时,创面清洗后可用鱼石脂、5%氯化氨汞(白降汞)、依沙吖啶(利凡诺)或各种抗生素等制成软膏或泥膏外用。脓液多时可选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加于达里波液或0.25%雷琐锌、0.75%硼酸溶液作蒸发罨包。
3.中医疗法
(1)中医治则:法宜清热解毒、益气养血。方用解毒清热汤加减,湿热盛者加防己、茵陈,发热者加生石膏;低热不退者加地骨皮、丹皮;脓肿未破而欲破者加穿山甲、皂刺;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党参。也可服用连翘败毒丸配八珍丸,小败毒膏或散结灵,每天两次。
(2)局部治疗:对脓疱未溃者可用化毒散软膏、黑布化毒膏。若脓疱已溃,可用紫色疽疮膏配化毒散软膏各半,混合外用。
4.免疫疗法 迁延不愈者可用自家菌苗注射。
5.物理疗法 紫外线、红外线、超短波、音频电、氦氖激光均可促进愈合,预防复发。[收起]
1.全身疗法 酌情给予各种维生素、铁剂及强壮剂。皮肤损害数目较多、炎症显著时应及早选用抗生素。
2.局部疗法 原则为杀菌、消炎,促进肉芽生长。早期脓疱未破或已破而脓液较少时,创面清洗后可用鱼石脂、5%氯化氨汞(白降汞)、依沙吖啶(利凡诺)或各种抗生素等制成软膏或泥膏外用。脓液多时可选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加于达里波液或0.25%雷琐锌、0.75%硼酸溶液作蒸发罨包。
3.中医疗法
(1)中医治则:法宜清热解毒、益气养血。方用解毒清热汤加减,湿热盛者加防己、茵陈,发热者加生石膏;低热不退者加地骨皮、丹皮;脓肿未破而欲破者加穿山甲、皂刺;气虚明显者加黄...[详细]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当可使病程迁延,经久不愈。

预防

以讲究卫生,除去病因,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为主。积极治疗各种诱发本病的慢性疾病及瘙痒性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