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
皮肤科
-
别名:
孕酮自身免疫性皮炎
autoimmune progesteroe dermatitis
-
症状:
丘疹
红斑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女性人群
-
相关疾病:
暂无
月经疹是一种与月经周期有关而出现的皮疹。以每逢月经来潮前1~3天,其四肢、躯干局部或多处出现红斑、丘疹、风团、水疱、大疱、糜烂、渗液、自觉瘙痒,随着月经的结束皮疹自然减退和消失。一般认为与月经来潮前,卵巢分泌的孕酮骤增而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
病因不清。月经来潮时,雌激素水平较低,可能与发病有关。有人认为可能是病人对自身体内的孕酮或其代谢产物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这种变态反应,在月经来潮前皮肤较为敏感时引起皮疹的发生。
尚未完全明确。有人认为与人工使用孕酮史有关。经期血小板计数,纤溶试验阳性,故可发生紫癜。也有可能是作用于子宫内膜血管的某些物质经血流作用于子宫以外的皮肤黏膜血管导致的血管功能失常所致。 1.月经期血小板减少,易导致紫癜等皮疹症状发生。 2.中医解释为“冲任不调”。
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3天发疹,持续到月经后的1~2天消退。随着月经的来潮而反复发生,也有间断发疹者。痛经者多见。皮疹呈多形性,可有红斑,多形红斑样皮疹,结节性红斑样疹,单纯疱疹,水疱,荨麻疹,紫癜,眶周色素加深等。口腔和外阴黏膜还可出现溃疡。皮损一般对称分布,好发于面、躯干和四肢。有的仅有月经期皮肤瘙痒。常随着月经结束逐渐减退或消失。如此在每次月经前又反复发作,但也有少数间断发疹者。皮疹发作时,全身可伴有精神疲倦、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食欲减退等。
根据皮损与月经周期一致,一般与其他皮损类似的皮肤病鉴别不难。 1.女性月经来潮前2~3天发疹,持续到月经后的1~2天消退。 2.随着月经的来潮而反复发生,也有间断发疹者。痛经者多见。 3.皮疹呈多形性,可有红斑,多形红斑样皮疹,结节性红斑样疹,单纯疱疹,水疱,荨麻疹,紫癜,眶周色素加深等。口腔和外阴黏膜还可出现溃疡。皮损一般对称分布,好发于面、躯干和四肢。
可于月经前预防性服用雌激素,有一定防治作用。可给抗组胺类药和维生素C。也可根据不同皮损作相应的对症治疗。 1.西医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常用泼尼松口服每次10~15mg,3次/d。疗效较好。 (2)雌激素治疗:对本病有一定疗效,可减轻瘙痒及减少皮疹复发的次数,常用己烯雌酚每晚1次,口服,从月经最后l天开始服,3周为1个疗程。 (3)抗组胺药治疗:有抗炎症介质、抗过敏作用,可减少皮疹发作及减轻瘙痒等症状。可选用氯雷他啶(克敏能),每次10mg,1次/d,口服;赛庚啶,每次2mg,3次/d,口服;特非那丁,每次60mg,2次/d,口服。 2.中医治疗 (1)内治法: ①辨证论治: A.风热搏结证:治宜疏风清热、凉血止痒,选用消风散酌加白蒺藜、赤芍、丹皮、紫草根等。月经疹发于头面、上肢面者,宜用银花消风汤加减:银花、牵牛子、益母草各15g,生地、黄芩、白蒺藜各12g,苍耳子、苦参、防风、川芎各10g。1剂/d,水煎内服。 B.肝经血热证:治宜疏肝解郁、清热消风,选用丹栀逍遥散酌加益母草、蝉衣、生地、白蒺藜、旱莲草等。月经疹发于躯干部者,宜用当归活血汤加减:当归、丹参、益母草各20g,女贞子、旱莲草、白蒺藜、赤芍各15g,柴胡、川芎、枳实各10g,甘草6g。1剂/d,水煎内服。 C.脾虚湿热证:治宜益气健脾、清热利湿,选用参苓白术散酌加银花、黄柏、车前子、茵陈、汉防己等。月经疹发于下肢者,宜黄柏利湿汤加减:宜用黄柏、土茯苓各30g,益母草、泽兰各20g,赤芍、当归尾、红花、木通各10g。1剂/d,水煎内服。 D.肝肾阴亏证:治宜滋补肝肾、养血润燥,选用六味地黄汤酌加益母草、首乌、当归、黑芝麻、麦冬、玄参等。 ②中成药、验方: A.龙胆泻肝丸或三妙丸,每次9g,3次/d,口服。 B.逍遥丸合二至丸,每次各9g,3次/d,口服。 C.六味地黄丸合二仙膏,每次各9g,3次/d,口服。 D.益母草60g,旱莲草30g,白蒺藜15g。月经提前、量多者,加生地20g,赤芍、丹皮各15g,山栀12g,田七3g;月经推后,量少者,加黄芪30g,仙灵脾、丹参各20g,当归、白芍各15g。1剂/d,水煎内服。 (2)外治法: ①月经前发疹,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者,可选用黄连、黄柏各30g,滑石、寒水石各60g,冰片10g,共研细末,混匀后,1天多次外扑;若有渗液者,可选用三黄洗剂,5~6次/d,外搽。 ②皮疹以水疱或大疱、糜烂、渗液为主者,可选用马齿苋,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野菊花各30g,明矾、芒硝各20g,煎水待冷后湿敷,或用20%黄柏溶液,2~3次/d,外洗。 ③皮损以干燥、结痂为主者,可选用青黛散或祛湿散,以麻油调搽患处;或黄柏霜,2~3次/d,外涂。 (3)其他疗法:。[收起]
可于月经前预防性服用雌激素,有一定防治作用。可给抗组胺类药和维生素C。也可根据不同皮损作相应的对症治疗。 1.西医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常用泼尼松口服每次10~15mg,3次/d。疗效较好。 (2)雌激素治疗:对本病有一定疗效,可减轻瘙痒及减少皮疹复发的次数,常用己烯雌酚每晚1次,口服,从月经最后l天开始服,3周为1个疗程。 (3)抗组胺药治疗:有抗炎症介质、抗过敏作用,可减少皮疹发作及减轻瘙痒等症状。可选用氯雷他啶(克敏能),每次10mg,1次/d,口服;赛庚啶,每次2mg,3次/d,口服;特非那丁,每次60mg,2次/d...[详细]
1.稳定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适度参加体育煅炼。 2.增加饮食营养,多食含维生素(A,B,C,D,E)丰富的食物,避免各种辛辣、刺激性饮食。 3.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避免使用各种易致皮肤过敏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