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概述

本病又称胶样假性粟丘疹(colloid pseudomilium)或皮肤胶样变性(cutaneus colloiddegeneration)。有人将其译为胶状稗粒瘤或胶质粟丘疹。最早在1942年由Reuter和Way报告。皮疹好发于颜面和手背,多数为淡黄色、粟粒至扁豆大的圆形半透明扁平丘疹,很像水疱。用针挑破后可挤出有黏性的胶样物质。

病因

尚未完全明了。皮损多见于露出部位,可能与日晒有关。一般认为本病分儿童和成人两型。前者在儿童或少年期发病,至青春期后即逐渐自行消退,常有家族关系,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成人型常在成年后长期受日光曝晒,特别是在热带室外工作者多见,石油工人易发病,本病有家族性发病倾向,男多于女。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明,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临床表现

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萎缩,表皮嵴变平。真皮乳头层显著扩大,真皮上层可见无结构均质性的胶样物质,或呈透明变性。其周围由正常胶原纤维束环绕,境界明了。在变性的胶原物质内可见裂隙和少数纺锤形破裂的细胞核。胶样物质如以HE染色呈嗜酸性,较正常胶原染色淡或呈弱嗜碱性。PAS染色阳性。耐淀粉酶。Van Gieson染色呈黄色。弹性纤维可以断裂。在胶样物质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儿童患病时,在露出部位发生半透明的、淡黄色、针头至黄豆大、圆形或不整形、扁平或丘状隆起的丘疹,常对称分布。好发于面部和手背,也散布于前额、颊部或鼻部。丘疹较周围皮肤稍坚实,互不融合,但常群集。经过慢性,至成年期方渐自消失。一般无自觉症状。
在成年以后发病者,皮疹也常发生于暴露部位,如前额、眼睑周围、耳、颈项、前臂和手背等。除有少数较大透明丘疹外,还可见淡黄色、橘黄色或正常皮色的结节或斑块。前者顶端可见小窝或附着小痂。斑块上有时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经过慢性。常受日晒的老人易发,男多于女。有时自觉轻微瘙痒。[收起]
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萎缩,表皮嵴变平。真皮乳头层显著扩大,真皮上层可见无结构均质性的胶样物质,或呈透明变性。其周围由正常胶原纤维束环绕,境界明了。在变性的胶原物质内可见裂隙和少数纺锤形破裂的细胞核。胶样物质如以HE染色呈嗜酸性,较正常胶原染色淡或呈弱嗜碱性。PAS染色阳性。耐淀粉酶。Van Gieson染色呈黄色。弹性纤维可以断裂。在胶样物质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儿童患病时,在露出部位发生半透明的、淡黄色、针头至黄豆大、圆形或不整形、扁平或丘状隆起的丘疹,常对称分布。好发于面部和手背,也散布于前额、颊部或鼻部。丘疹较周围皮肤稍坚实,互不融合,但常群集。经过慢性,至成年期方渐自消失。一般无自觉症...[详细]

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诊断

根据皮疹的表现和病理变化的特点等容易确诊。

治疗

少数皮疹可行冷冻或电灼,此外可服小量氯喹和大量维生素C。

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预防

皮肤避免长期日光曝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