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科室: 性病科 
  • 别名: 传染性上皮瘤 水瘊子 贝特曼氏病
  • 症状: 丘疹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儿童、性活跃人群
  • 相关疾病: 暂无

概述

传染性软疣(molluscum contagiosum)是一种由痘病毒引起的自身接种性病毒性皮肤病。其特点为散在多发的半球状,蜡样光泽丘疹,中央呈脐窝状,可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俗称“水瘊子”。

病因

本病系由传染性软疣病毒(CMV)所致。属痘类病毒,呈砖形,其直径为350 nm,在光镜下有时亦可见到。据电镜研究,病毒本身的形成与胞质有密切关系。胞质基质先浓缩,并出现嗜酸性颗粒,这些颗粒逐渐团聚,形成与周围有明显界限的“大颗粒”——颗粒组合型病毒(初期型病毒);继而发展成细颗粒膜型病毒(中期型病毒);最后变成砖形、椭圆或圆形,往往在其中心有哑铃状结构之成熟型病毒,整个胞质基质最后变成病毒包涵体(又称软疣小体)。此小体最初为一个卵圆形嗜伊红结构,对Brachet反应呈阳性,示RNA较多,不久Feulgen染色示DNA开始出现阳性反应。随着体积迅速扩大,Feulgen反应也逐渐加强,而Brachet反应则逐渐减弱,这表明在早期RNA的量较多,而在晚期则DNA较多。中医认为系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复感外邪,凝集肌肤所致。传染性软疣是良性病毒性皮肤疾病。皮疹直径为2~4mm的有蜡样光泽的珠状丘疹,顶端凹陷,能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收起] 本病系由传染性软疣病毒(CMV)所致。属痘类病毒,呈砖形,其直径为350 nm,在光镜下有时亦可见到。据电镜研究,病毒本身的形成与胞质有密切关系。胞质基质先浓缩,并出现嗜酸性颗粒,这些颗粒逐渐团聚,形成与周围有明显界限的“大颗粒”——颗粒组合型病毒(初期型病毒);继而发展成细颗粒膜型病毒(中期型病毒);最后变成砖形、椭圆或圆形,往往在其中心有哑铃状结构之成熟型病毒,整个胞质基质最后变成病毒包涵体(又称软疣小体)。此小体最初为一个卵圆形嗜伊红结构,对Brachet反应呈阳性,示RNA较多,不久Feulgen染色示DNA开始出现阳性反应。随着体积迅速扩大,Feulgen反应也逐渐加强,而Brach...[详细]

发病机制

通过对所分离病毒基因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分析,MCV有两种类型,即MCV-1和MCV-2,大多数患者(76%~97%)为MCV-1感染,但是病毒类型与皮损形态及皮损分布无关。

临床表现

潜伏期2~3周,初起为帽针头至绿豆大小的半球状丘疹,表面呈蜡样光泽,中央脐窝状,为正常肤色,渐增大至豌豆大,挤之可排出白色乳酪状软疣小体。儿童多见于颜面、躯干四肢(图1),成人全身各处均可发生,由性传播者见于外阴、臀部、小腹及大腿内侧,也可出现于唇舌、颊黏膜、眼结膜等处。数目多少不等,散在分布,相互不融合。自觉瘙痒,慢性病程,有自限性,持续数月可自退。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潜伏期为14天~6个月。初起为米粒大半球形丘疹,以后逐渐增至豌豆大,中心微凹或呈脐窝,表面有蜡样光泽,早期质地坚韧,后逐渐变软,呈灰白色或珍珠色。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称为软疣小体。损害数目不等,由数个至数十个,陆续出现,或少数散在,或数个簇集,互不融合。体表各部位皆可发生,好发于躯干、四肢、肩胛、阴囊和肛门等处,也可发生于唇、舌、颊黏膜及结膜。皮疹部位因接触方式不同而异。一般无自觉症状。极少数病人其损害异常巨大称为巨型软疣,有的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称为角化性软疣。皮损偶然可自然消失,愈后不留瘢痕。
[收起]
潜伏期2~3周,初起为帽针头至绿豆大小的半球状丘疹,表面呈蜡样光泽,中央脐窝状,为正常肤色,渐增大至豌豆大,挤之可排出白色乳酪状软疣小体。儿童多见于颜面、躯干四肢(图1),成人全身各处均可发生,由性传播者见于外阴、臀部、小腹及大腿内侧,也可出现于唇舌、颊黏膜、眼结膜等处。数目多少不等,散在分布,相互不融合。自觉瘙痒,慢性病程,有自限性,持续数月可自退。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潜伏期为14天~6个月。初起为米粒大半球形丘疹,以后逐渐增至豌豆大,中心微凹或呈脐窝,表面有蜡样光泽,早期质地坚韧,后逐渐变软,呈灰白色或珍珠色。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称为软疣小体。损害数目不等,由数个至数十个,陆续出现,或少...[详细]

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

病毒培养,分离病毒基因,可以分清病毒类型。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病变主要在表皮。表皮高度增生而伸入真皮,其周围真皮结缔组织受压而形成假包膜,并被分为多个梨状小叶,真皮乳头受压。而成为小叶间的异常狭窄的间隔,基底细胞大致正常,自棘层细胞起逐渐变性。在早期。感染细胞开始有卵圆形小体形成,以后细胞体积逐渐增大,胞核固缩,最后整个胞质均为嗜酸性包涵体(软疣小体)所占据。在表皮中部,软疣小体已超过受累细胞原有的体积,细胞核被挤于一侧,固缩成新月形,甚至完全消失。在粒层水平处,软疣小体自嗜酸性变成嗜碱性,角质层内可有很多嗜碱性软疣小体。因并非所有棘细胞都有上述变性,故在细胞中间仍可见少数角化不良的细胞。在病变中央,变性细胞可脱落而形成中央腔隙并与各梨状小叶相通。真皮无变化。[收起] 组织病理:病变主要在表皮。表皮高度增生而伸入真皮,其周围真皮结缔组织受压而形成假包膜,并被分为多个梨状小叶,真皮乳头受压。而成为小叶间的异常狭窄的间隔,基底细胞大致正常,自棘层细胞起逐渐变性。在早期。感染细胞开始有卵圆形小体形成,以后细胞体积逐渐增大,胞核固缩,最后整个胞质均为嗜酸性包涵体(软疣小体)所占据。在表皮中部,软疣小体已超过受累细胞原有的体积,细胞核被挤于一侧,固缩成新月形,甚至完全消失。在粒层水平处,软疣小体自嗜酸性变成嗜碱性,角质层内可有很多嗜碱性软疣小体。因并非所有棘细胞都有上述变性,故在细胞中间仍可见少数角化不良的细胞。在病变中央,变性细胞可脱落而形成中央腔隙并与各梨状小叶相...[详细]

诊断

本病临床及组织学均非常特殊,一般诊断不难。
中医病机:俗称水瘊子,中医的“鼠乳”与本病相类似。。诸病源候论〃鼠乳候记述“鼠乳者,身而忽生肉,如鼠乳之状,谓之鼠乳也”。中医认为此系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复感外邪,凝聚肌肤而致。

治疗

本病以外用治疗为主。皮疹多者可选用抗病毒药。
1.外用治疗主要去除软疣小体,可在无菌下用睫毛镊子将软疣小体挤出,用3%~5%碘酊滴入,或外用0.5%酞丁安搽剂。数目多者可分次分批剔除。
2.将损害中的软疣小体用小镊子夹住,将之挤出或挑除,然后点入浓苯酚或33%三氯醋酸液,并压迫止血。如果疣体较小,且泛发者,可外涂10%碘酊或聚维酮碘,每天2~3次。
避免搔抓,以免扩散传染,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浴巾,内衣开水消毒。

预后

传染性软疣是良性病毒性皮肤疾病。皮损偶然可自然消失,愈后不留瘢痕。

预防

为防止接触感染,患者应避免去游泳池、公共浴室,直至皮损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