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
肾内科
-
别名:
老年人肾病综合症
老年肾病综合征
老年人肾病变综合征
-
症状:
水肿
蛋白尿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老年人
-
相关疾病: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以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30g/d)、高脂血症及水肿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病变。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老年肾病综合征,临床上分为二大类,一类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第2类是由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称为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中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率高。其中以肾淀粉样变最高。约占全部老年患者肾病综合征的15%,其次是各种肿瘤,也常引起老年人继发肾病综合征,如胃肠道肿瘤、淋巴瘤白血病、肺癌发生率为11%。还有其他疾病,如老年糖尿病肾病、乙型肝炎,某些药物(非特异性消炎药、金制剂、青霉胺),血管炎、冷球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病理分型以膜性肾病最为常见。据国外80年代的资料分析:膜性肾病占36.5%,微小病变占19.4%,各类增殖性肾炎占15.3%,局灶性肾小球硬化占7.7%,其他类型少见。
肾小球疾病的病因还未完全阐明,它们发病机理也不尽相同,但可以认为免疫因素是它们致病的主要机制。
本病常于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或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后,或受凉、劳累起病,起病可急可缓,有时起病隐袭,主要的表现: 1.水肿 呈全身性、体性、可凹性水肿。初期多见于踝部,晨起时眼睑、面部水肿,随着病程发展,水肿可至全身并出现胸、腹腔及阴囊积液,甚至心包积液。老年患者水肿严重时可发生心衰。 2.大量蛋白尿 尿蛋白>3.5g/24h,严重者达十几克,呈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蛋白尿。 3.低蛋白血症 血浆总蛋白降低,主要是血浆白蛋白降低。大多在10~30g/L(1~3g/dl),偶有降至5.8g/L(0.58g/dl)。 4.高脂血症 大部分患者血中胆固醇、磷脂及三酰甘油均可升高。这4点中,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作为诊断的必备条件。[收起]
本病常于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或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后,或受凉、劳累起病,起病可急可缓,有时起病隐袭,主要的表现: 1.水肿 呈全身性、体性、可凹性水肿。初期多见于踝部,晨起时眼睑、面部水肿,随着病程发展,水肿可至全身并出现胸、腹腔及阴囊积液,甚至心包积液。老年患者水肿严重时可发生心衰。 2.大量蛋白尿 尿蛋白>3.5g/24h,严重者达十几克,呈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蛋白尿。 3.低蛋白血症 血浆总蛋白降低,主要是血浆白蛋白降低。大多在10~30g/L(1~3g/dl),偶有降至5.8g/L(0.58g/dl)。 4.高脂血症 大部分患者血中胆固...[详细]
1.感染 老年人患肾病综合征时,因机体免疫力在激素作用下明显下降,易出现感染,且感染起病隐袭,临床表现不典型,本征也易引起泌尿系感染,但尿中出现有核细胞时不要轻易诊断泌尿系感染。应做尿培养以区别是否是细菌感染。注意糖皮质激素常加重细菌感染,特别是结核菌感染的易感性。应用细胞毒类药物,则加重病毒的易感性。感染的部位多为肺部、腹部、脑膜及下泌尿道。一旦感染出现应及时选用敏感、强效及无肾毒性的抗生素治疗。对老年人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如注射疫苗及高免疫血清球蛋白。 2.血栓、栓塞 此乃本征严重的致死性合并症之一,已公认,肾病综合征时,存在高凝状态,这与本征凝血、抗凝及纤溶的变化有关,加以低蛋白、高脂血症所致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使本征时凝血,血栓形成倾向更严重。强利尿剂及长期大量糖皮质激素加重这一倾向。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占肾病综合征的8%~50%,其中以肾静脉血栓(RVT)最多见,膜性肾病可达患者之50%或更多,可发生严重的蛋白尿、血尿甚至肾功能不全,其次是肺动脉和肺静脉的原位血栓形成。周围静脉好发于下腔深静脉血栓及下肢深静脉,成人发生率6%,表现为下肢肿胀。老年人肾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的发生率较年轻人明显增多。 3.肾功能损伤 (1)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本病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多发生于肾病综合征起病1个月左右,无任何诱因突发少尿、血尿、肾功能急骤恶化,给予胶体液扩容不仅不能达到利尿效果,反而引起肺水肿。常需透析治疗。能自然缓解、恢复需7周左右。这一急性肾衰多发生在50岁以上患者。病理上呈弥漫性间质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伴再生,肾小球病变很轻,85%以上为轻微病变,因病人多为中老年人,常伴小动脉透明样变及弹力层扩张。本病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①急进性肾炎;②非固醇类消炎药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有肾病综合征表现,常伴有全身及肾脏过敏表现;③因感染用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④肾病综合征并发双肾静脉主干大血栓引起的急性肾衰。排除以上原因后方能诊断。 (2)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因血容量不足,通常与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和过度使用强利尿剂有关。呈少尿,无尿伴血容量不足表现(四肢厥冷,体位性血压下降,脉压小,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上升)。此时输入血浆或扩容药进行治疗。 (3)肾小管功能损害:可引起糖尿、高磷酸尿、丢失钾和丢失碳酸氢盐。有此症状者对糖皮质激素效果差,长期预防也差。[收起]
1.感染 老年人患肾病综合征时,因机体免疫力在激素作用下明显下降,易出现感染,且感染起病隐袭,临床表现不典型,本征也易引起泌尿系感染,但尿中出现有核细胞时不要轻易诊断泌尿系感染。应做尿培养以区别是否是细菌感染。注意糖皮质激素常加重细菌感染,特别是结核菌感染的易感性。应用细胞毒类药物,则加重病毒的易感性。感染的部位多为肺部、腹部、脑膜及下泌尿道。一旦感染出现应及时选用敏感、强效及无肾毒性的抗生素治疗。对老年人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如注射疫苗及高免疫血清球蛋白。 2.血栓、栓塞 此乃本征严重的致死性合并症之一,已公认,肾病综合征时,存在高凝状态,这与本征凝血、抗凝及纤溶的变化有关,加以...[详细]
1.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 尿常规检查显示有大量蛋白尿。仅15%~20%的病人有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罕见。尿蛋白24h≥3.5g,发病初期约30%的病人血清肌酐轻度升高。老年患者血肌酐升高明显。血浆蛋白中白蛋白<3.0g/dl,血脂、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于正常。 2.血清蛋白电泳测定 主要表现为白蛋白的降低,α2及β2球蛋白增高,γ球蛋白正常低限或降低。 3.尿C3测定 尿中C3含量增加,主要见于增殖性及硬化性病例。在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中有参考价值。 4.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FDP) 本检查对肾病综合征的类型及选择治疗方案有一定帮助,微小病变时,尿FDP<1.25μg/ml者占大多数,而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者多数>1.2μg/ml,如果尿FDP>3μg/ml,持续不降低,提示病变活动性较强。[收起]
1.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 尿常规检查显示有大量蛋白尿。仅15%~20%的病人有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罕见。尿蛋白24h≥3.5g,发病初期约30%的病人血清肌酐轻度升高。老年患者血肌酐升高明显。血浆蛋白中白蛋白<3.0g/dl,血脂、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于正常。 2.血清蛋白电泳测定 主要表现为白蛋白的降低,α2及β2球蛋白增高,γ球蛋白正常低限或降低。 3.尿C3测定 尿中C3含量增加,主要见于增殖性及硬化性病例。在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中有参考价值。 4.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FDP) 本检查对肾病综合征的类型及选择治疗方案有一定帮助,微小病变时,尿FD...[详细]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该检查可以为确定肾病综合征和病理类型提供形态学诊断,并对治疗方案确定的及估计预后有着指导性意义。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在临床表现与成年人基本相同,主要根据实验室中,尿蛋白、血浆蛋白和血三脂的指标,达到肾病综合征的标准而确定,但是老年人肾病综合征是继发性多于原发性,所以明确了肾病综合征诊断后一定力求找出病因,因为不同种的原因,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转归和预防也有很大差别,前面已经提到老年肾病综合征继发于很多疾病,各种肿瘤性疾病、胃肠道肿瘤、淋巴瘤、白血病、肺癌、多发性骨髓瘤,还有糖尿病肾病血管瘤、异常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药物如金制剂、青霉胺、非类固醇抗炎、转换酶抑制剂。所以一定要除外上述疾病的原因,才能诊断为原发性的肾病综合征。 各种病理类型的肾病综合征有着不同的症状特点和病因: 1.微小病变型 占老年肾病综合征25%,临床表现中伴有舒张期高血压和血肌酐超过正常值,高于成年人,而血尿少于成年人,原发性较多。 2.膜性肾病 占老年肾病综合征70%,膜性肾病型常与肿瘤和某些药物(金制剂、青霉胺)有关。肿瘤多与肺肿瘤、胃肠道肿瘤、淋巴瘤、白血病有关。临床症状无特殊。 3.肾淀粉样 大部分是原发性淀粉样变,少数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和慢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淀粉样变可以波及全身时,可出现牙龈或直肠的刚果红染色阳性,且预后较差,无有效治疗方法。常于诊断后14个月内死亡。 典型的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老年人肾脏的老化改变,以及其他系统性疾病可掩盖某些肾病综合征的表现,使其变得不典型,实际上做出准确的诊断的是不容易的。因此为了明确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并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案,许多学者认为有必要进行肾组织活检,但因为肾脏老化改变,有时必须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起]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在临床表现与成年人基本相同,主要根据实验室中,尿蛋白、血浆蛋白和血三脂的指标,达到肾病综合征的标准而确定,但是老年人肾病综合征是继发性多于原发性,所以明确了肾病综合征诊断后一定力求找出病因,因为不同种的原因,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转归和预防也有很大差别,前面已经提到老年肾病综合征继发于很多疾病,各种肿瘤性疾病、胃肠道肿瘤、淋巴瘤、白血病、肺癌、多发性骨髓瘤,还有糖尿病肾病血管瘤、异常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药物如金制剂、青霉胺、非类固醇抗炎、转换酶抑制剂。所以一定要除外上述疾病的原因,才能诊断为原发性的肾病综合征。 各种病理类型的肾病综合征有着不同的症状特点和病...[详细]
1.常规治疗 (1)一般处理: ①肾病综合征时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卧床可增加肾血流量、尿量增加,预防交叉感染。但也应适当床旁活动,避免肢体血栓形成。当症状有所改善后,可适当增加活动。这样有利于降低血脂,减少合并症。但如有尿蛋白增加需减少活动。 ②饮食治疗,应进易消化、吸收的清谈半流饮食。因肾病综合征病人水肿时常伴有消化道黏膜水肿,消化功能受影响,在饮食成分中应注意。 A.钠盐和蛋白质的摄入:如水肿明显时应低盐饮食,每天摄取食盐2~3g,不要食腌制的食品,尽量少用味精及食碱。对蛋白质的摄入。按每天约1.0g/kg加上尿中丢失蛋白质量摄取。这样即补充了丢失的蛋白质,还能使病人的肝脏去合成蛋白质能力增强的状态下,增加蛋白质的合成。 B.脂肪的摄入:肾病综合征的病人一般常有高脂血症,所以摄入的饮食应少含脂肪酸,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红花油、芝麻油、玉米油和鱼油),和含胆固醇较低的素食,燕麦、米糠有利于降脂。 (2)对症治疗: ①水肿的治疗:除限钠摄入和卧床休息外,可适当应用利尿剂。 A.渗透性利尿:静脉注射高涨葡萄糖和果糖或静脉滴注肾小管不能回收的外源性物质,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和甘露醇。机制是使更多的溶质和水分到达肾小管,使肾小管内渗透压升高,达到增加尿量的目的。但是尿量不足400ml/d时应慎用,以免引起渗透性肾病,导致急性肾功衰竭。 B.抑制电解质的重吸收:主要是抑制钠、钾离子在肾小管的回吸收。如噻嗪类利尿剂,常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25~50mg,2~3次/d,对多数患者有利尿作用。呋塞米(速尿)等强利尿药口服、肌内、静脉注射,利尿效果更好。用此类药物注意低血压。 C.抗醛固酮类药物:醛固酮增多是肾病水肿的一个因素。故可用螺内酯(安体舒通)抑制醛固酮利尿。 D.血浆制品: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患者,致体位性低血压和低血容量而产生的难治性水肿、少尿,应用人体白蛋白或血浆,能暂时增加血容量和渗透压,有很好的利尿效果。特别于输液结束时给予襻利尿剂如呋塞米(速尿)更能增强利尿效果。值得提出的是,不能将血浆制品作为营养品及利尿剂使用,因在输入后24~48h内即全部由尿液排出。而且还增加肾脏负担,降低类固醇的疗效。输入人血白蛋白过多还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蛋白质超负荷肾病”。特别是老年人或心功能不全者,输入过快,过多的人血白蛋白,可能有导致左心衰竭的潜在危险。 ②高脂血症的治疗:以往对降脂治疗重视不够,近年来认识到,高脂血症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加速冠心病发生。同时高脂血症能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促进肾小球硬化。因此,除饮食注意外,降脂药有重要意义。 降脂治疗有以下药物: A.羟甲基二酸单酰辅酶A(HMG-G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是阻断肝脏合成胆固醇。这类药包括洛伐他汀,20~80mg/d。配合饮食治疗,可以增强该药的疗效。根据近6年的应用结果,认为上述药物是比较合理、安全的一类药物。此类药与胆酸结合剂可以联合使用。但不能与贝特类药物并用,否则将引起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 B.胆酸结合树脂:降胆固醇,对降三酰甘油无效,一般不单独使用,如考来[收起]
1.常规治疗 (1)一般处理: ①肾病综合征时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卧床可增加肾血流量、尿量增加,预防交叉感染。但也应适当床旁活动,避免肢体血栓形成。当症状有所改善后,可适当增加活动。这样有利于降低血脂,减少合并症。但如有尿蛋白增加需减少活动。 ②饮食治疗,应进易消化、吸收的清谈半流饮食。因肾病综合征病人水肿时常伴有消化道黏膜水肿,消化功能受影响,在饮食成分中应注意。 A.钠盐和蛋白质的摄入:如水肿明显时应低盐饮食,每天摄取食盐2~3g,不要食腌制的食品,尽量少用味精及食碱。对蛋白质的摄入。按每天约1.0g/kg加上尿中丢失蛋白质量摄取。这样即补充了丢失的蛋...[详细]
NS预后的个体差异很大。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除病理类型外,临床因素如大量蛋白尿、高血压和高血脂均可促进肾小球硬化,上述因素如长期得不到控制,则成为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另外,反复感染、血栓栓塞并发症也常影响预后。
1.一级预防 (1)适当活动、稳定情绪,以增加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2)避免受凉、受湿或过度疲劳。 (3)预防感冒,以免诱发本病。 (4)避免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 (5)定期进行有关项目的复查。 2.二级预防 (1)患上感冒及时用药治疗。 (2)及时治疗全身各部位的感染。用药时注意药物过敏,以免诱发加重本病。 (3)如果尿中已出现蛋白尿。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治疗,病情稳定时要定期复查,尿常规、血脂、血浆蛋白、血压。 (4)对已有肾功能衰退的时期尽量少用经肾排出的药物。以免引起药物蓄积,致药物中毒,加重肾脏损害。 3.三级预防 是以治疗手段为主对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治疗,减轻疾病对肾脏的损害。[收起]
1.一级预防 (1)适当活动、稳定情绪,以增加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2)避免受凉、受湿或过度疲劳。 (3)预防感冒,以免诱发本病。 (4)避免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 (5)定期进行有关项目的复查。 2.二级预防 (1)患上感冒及时用药治疗。 (2)及时治疗全身各部位的感染。用药时注意药物过敏,以免诱发加重本病。 (3)如果尿中已出现蛋白尿。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治疗,病情稳定时要定期复查,尿常规、血脂、血浆蛋白、血压。 (4)对已有肾功能衰退的时期尽量少用经肾排出的药物。以免引起药物蓄积,致药...[详细]